分享

在《易经》中,群龙无首为何是“吉”,而不是“凶”

 无极太空0 2019-12-02

“群龙无首”是一句成语,它的意思是说,在一个团队之中没有领头人,其暗示着这个团队是一盘散沙,难成大器,显然,“群龙无首”是含贬义的。

​可是,在《易经》之中,却似乎并不是这样。“易经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也就是“乾卦”,乾卦“用九”的爻辞是这么说的:“见群龙无首,吉”,很明显,《易经》把“群龙无首”当做了褒义词。

那么,《易经》这样说,究竟是对还是错呢?如果是对,这其中又是什么道理呢?

首先,我们当然都能够猜到,《易经》这样说肯定是对的,只是“对的道理”会是什么呢?其实,表面上看,“群龙无首”确实不好,可是,只要我们稍稍思考一下,就不难明白,《易经》之中所说的“群龙无首”,并不是“无首”,而是龙龙皆为首,所以也就显示不出首了,显示不出首,即“无首”也。

所以,“群龙无首”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在一个团队之中,每一个人都能够尽心尽责,都具有主人翁的意识,随意挑出一个人,都可以独当一面,都可以带领着团队向前发展,这样的状态,显然是极好的,用《易经》的话说就是“吉”。

如果您感觉这样的解释多少还是有些牵强,那么我们还可以联系“乾卦”的“上九”来看待这个问题。乾卦的“上九”,其爻辞只有四个字——“亢龙有悔”,它的意思是说,一条龙飞得过高(太高亢)就会有悔。

“用九”在“上九”之上,一条龙飞得过高(即亢龙)会有悔,那么所有的龙(即群龙)都成为了“亢龙”之后,反而就是吉祥的状态了,因为这个时候,大家都处于最高峰,任何人都不存在“太过头”,任何人都达到了极致,这样的状态,自然就是“吉”。

文章写到这里,还没有完,接下来还有一次“反转”。了解《易经》的朋友都知道,其实《易经》中的“吉”与“凶”,和我们平时所认为的“吉”、“凶”并不太一样,《易经》中的“吉”、“”凶”并不是“好”与“坏”,而是是否符合自然的规律、法则,合乎自然规律的,就是“吉”,不合乎自然规律的,就是“凶”。

所以,如果“群龙无首”是“吉”,那么“群龙无首”一定就是合乎自然规律的,事实到底是不是这样呢?答案是肯定的,“群龙无首”合乎自然规律,因为“群龙无首”,其实就是人类社会的终极阶段——世界大同。为什么说在“世界大同”的时候,就是“群龙无首”呢?呵呵,我想你一眼就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吧。

总之,在《易经》之中,群龙无首是“吉”,而不是“凶”,这绝不是《易经》的差错,而是暗藏着深意,揭示着道理,您说是不是这样呢?欢迎大家点赞、转发,和留言讨论哦。

欢迎关注文化新篇,谢谢你这么漂亮还来关注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