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吃货们是如何热爱美食的?苏东坡,袁枚谁更狂热

 江山携手 2019-12-02

这想必大家已经非常熟悉

著名美食家苏东坡

了。苏轼是一位很会吃的文人,曾为吃的洋洋洒洒地写过一大堆文字——

一百多首与“吃”有关的诗!

不光是吃,他还做菜,煮鱼煮肉,说他在烹饪占据一席之地,也毫不夸张。

其实在文人这个群体中,认真研究饮食的,从古至今一直都大有人在:明末清初的张岱、清人李渔、直到近代的汪曾祺……今天我们就再来看一位也曾对“吃”别有一番见解的文人。


(苏轼画像)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这首朗朗上口的诗歌熟悉不熟悉?诗的作者,就是清代著名散文家、诗人

袁枚

。袁枚擅长诗、赋、能写骈文、小品文、笔记,在当时可是非常有名气的一大高手,

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首。

袁枚骈散皆通,文章通发性情,写得极好,文笔又与纪晓岚齐名,时称

“南袁北纪”。


(袁枚手迹《致西崖书札》)

他还收录了许多鬼故事,以简洁明了的笔法写成了非常有名的志怪笔记小说

《子不语》

当然,袁枚的身份可不仅仅是诗人什么的,他不光散文写得好,

还写有一本重要的食谱——《随园食单》。

这本书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中国南北菜点,并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出版。


在书中,袁枚把古代的烹饪技术与当时的厨师实践相结合,上升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说得相当的精彩。

袁枚非常注重食材的选则,在他看来,食材是重中之重,是一切佳肴的基础,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烹饪的成败。不管是调味品还是大部头的原料,都要抓紧在“

最佳赏味期限

”内使用。

袁枚也是一位讲究养生之道的人:不同类型的食材要搭配着吃:

“凡一物烹成,必需辅佐,要使清者配清,浓者配浓,柔者配柔,刚者配刚,方有和合之妙。”

……


在这个众多90后、00后也开始注重健康养生的时代,看看他的理念,还真是别有一番趣味呢。

令每一个厨房小能手困扰不已的

“掌握火候”、“调味”

等关键环节,他也说得相当精妙:

“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有须武火者,煎炒是也,火弱则物疲矣。有须文火者,煨煮是也,火猛则物枯矣。有先用武火而后用文火者,收汤之物是也;性急则皮焦而里不熟矣。”


“善烹调者,酱用伏酱,先尝甘否;油用香油,须审生熟;酒用酒酿,应去糟粕;醋用米醋,须求清冽。且酱有清浓之分, 油有荤素之别, 酒有酸甜之异, 醋有陈新之殊, 不可丝毫错误。”

简直说到人的心坎里。


在《随园食单》中,袁枚把烹饪美食看成了一个成系统的大工程,工序涉及了各个方面,非常有条理,讲得可谓是面面俱到。

小编反正是看饿了!你也看饿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