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科论道】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应抓住工程建造新机遇——智能建造 |精彩回顾

 吴锦程uws6z9ya 2019-12-02

11月30日,由华中科技大学校友总会指导,华中科技大学北京校友会主办的“华科论道”第五期线上校友对话活动圆满结束。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与建筑工程管理专家、同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工程管理研究分会理事长丁烈云作为本期嘉宾,为校友们分享了以《智能建造推动建筑产业变革》为主题的精彩讲座。

丁烈云院士首先分享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建造大国和制造大国的观点。他介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驱动轮分别是大制造和大建造,高速工业化进程造就大制造,高速城镇化进程引发大建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重要的引擎,持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阿卡迪建筑资产指数显示,我国建筑资产规模已位列全球第一,超过美国建筑。

但他同时提出,尽管我国现在是建造的大国,但还不是建造的强国——我国的工程建造是碎片化的、粗放型的,还存在资源浪费巨大,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问题突出,产品性能欠佳等许多问题,因此,抓住时代的变革机遇,实现智能建造迫在眉睫。

他随后介绍了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变革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实例。美国2017年公布的《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中的20项技术,绝大多数都与信息技术相关,数字化和信息化的高度应用已是大势所趋。美国公布《美国基础设施重建战略规划》,2025年降低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成本50%,2030年达到100%的碳中性设计;英国在英国建造2025(《Construction 2025》)中将智慧建造和数字设计,低碳和可持续性建筑作为战略优先级;日本在国土交通省“i-Construction(建设工地生产力革命)”中构建国家战略目标、行业战略目标、企业战略目标。麦肯锡提出国际建筑业发展趋势,是运用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以及创新管理模式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中国也应紧跟时代,抓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新机遇。

丁院士表示,实现建设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就是将碎片化、粗放型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成集成化、精细化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在工程建造领域的深度融合,抓住工程建造的新机遇——智能建造。

他指出,智能建造的内涵在于智能技术与工程建造系统融合形成的工程建造创新发展模式,使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实现数字链推动的工程建造全生命周期(工程立项策划、规划设计、施工生产、运维服务)一体化协同与智能决策,交付以人为本、绿色可持续的智能化工程产品与服务。以大兴国际机场、阿姆斯特丹数字技术办公楼、智能工地(工厂)及工程机械设备等为例详细讲解智能建造的组合式创新。

他认为在产业快速转型时期,建造方式是从建筑施工到“制造+建造”,制造建造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实现产品个性化和部件规模化;经营理念上从产品建造到服务建造,从自然资源的大规模生产到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产品+服务+支持+知识+自我服务”。

他详细介绍了Uptake工程机械服务企业模式、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工程安全管理服务模式、桥梁综合健康监测服务模式、智慧养老物业等新型业态,以此为例分享前沿领域最新理念和实践,并且得出“世界已走向平台经济时代”的判断。当前市场形态从产品交易逐渐过渡到平台经济,工程建造服务的交易空间已从传统的线下转向互联网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的深度整合与配置。

丁烈云院士表示,在智能建造领域,技术是基础,业务模型是核心,但文化理念更重要。他最后提出中国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对工程建造的变革性影响,制定以数字建造为核心的“中国建造2035”发展战略,来实现建设行业的转型升级,为一带一路提供技术支撑,从建造大国走向建造强国。

——华科论道·系列活动——

“华科论道”由华中科技大学校友总会指导,华中科技大学北京校友会主办,是一个大型线上校友对话的活动。每次活动邀请校友嘉宾,以微信群为载体,以最近的时事要点为主题,面向全国校友进行分享,每次对话1-2小时。

此前,“华科论道”已成功举办四期,在这个平台上,汇聚了知名创业者、企业家,学者及专家,探讨了“5G与人工智能”“贸易摩擦升温下的中国经济新方向”“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与投资价值”以及“企业家心中的人”等话题。“华科论道”活动旨在进一步汇聚校友资源,团结各地校友,扩大校友凝聚力,构建起全国校友的线上交流平台。

本次活动由北京校友会秘书长、粉丝网CEO刘超作为主持人,北京校友会会长、物美集团CEO张斌参与并致辞。

张斌谈到,“华科论道”已经开展到第五期,不变的是北京校友会的初心,始终致力于为校友传递最新的讯息和最理智的洞见。与此同时,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创新竞争力,从不同侧面进行多元化的尝试。从上期开始,校友会根据嘉宾的专业领域和具体情况,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模式,同时采用多种形式记录活动的精彩,实现瞬间输出文字、语音及视频同步直播,供校友们进行多样化的选择。

他表示,“华科论道”正在成为校友们互动的新窗口,集中展示校友的新成就,讨论当下发展的新趋势,也交流新思想,切磋新观点。自活动举办至今,北京校友会收到很多年轻校友的反馈,希望能与“华科论道”有更近距离的接触。年轻人是创新的主力军,也构成了时代的未来,“华科论道”愿为更多学子提供与前辈交流对话的机会,也期待、欢迎更多的校友资源参与到活动中来。

——丁烈云经典金句——

·中国是名符其实的建造大国,也是制造大国,阿卡迪全球建筑资产财富指数显示,我国建筑资产规模超过了美国位列全球第一,但中国不是建造强国,还存在产品性能欠佳、资源浪费巨大、安全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

·目前,全球正在进行新一轮科技革命,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变革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都在考虑把建造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美国2017年公布的《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中的20项技术,绝大多数都与信息技术相关。

·实现建设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是,将以往碎片化、粗放型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变为集成化、精细化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努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在工程建造领域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建造。

·中国现在建筑的寿命大多数不到40年,仅仅相当于欧洲的四分之一,究其原因,一是建筑质量问题,再就是城市规划不合理,资源存在巨大的浪费。

·建筑业和工业最后慢慢都在向相似的目标走,但路径不一样。工业是在规模化中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建筑业是在个性化当中来寻求规模化的效率。

·应该将个人经验转化为企业知识,来积累服务资源。具体来说,就是把经验记录下来形成信息,再把信息通过结构化处理变成知识,让不具备这些知识的人能够方便地重用,这就是智能。

·AI应用等数字资源的使用和管理需要更加地规范化,少一点盯着老百姓兜兜的人工智能,多一点尊重老百姓隐私的人工智能。

·现在的建造方式叫做建筑施工,以后是“制造+建造”。 工业生产特点是大批量规模化生产,建筑产品特点是个性化定制生产。现在两种建造方式正在相互融合,两种加起来产生一种新的方式:“大规模定制”,即部件工厂规模化生产,产品个性化装配。

·3D打印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还不好评价。 但是极端建造环境中3D打印价值就能体现,例如3D打印太空基地。


——丁烈云音频下载链接——

【华科论道】智能建造推动建筑产业变革丁烈云|音频链接


北京校友会秉承开放互联的模式,诚邀各位校友参与到每期论坛的筹备中来。各位校友可以邀请或推荐重量级的嘉宾,也可以为论坛的主题出谋划策,同时鼓励各地兄弟校友会一起组织、联合主办或承办活动,一同推动“华科论道”成为覆盖全球校友的高端线上论坛品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