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栅栏街道:和故宫一样不种树的胡同群

 唯我英才 2019-12-03

北京以胡同为核心的市井文化,始终冒着烟火气儿。地名,在老百姓嘴里,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社会底层讨生活的人,来自四面八方,地名就是个标记,方便,好记,大家明白是什么意思,就足够了。随着城市生活的扩大,天子脚下,再用这些个“破烂儿”地名,委实说不过去,好事者于是雅而化之,北京的地名就越来越高大上起来。但骨子里的市井情怀,就像居委会的马大姐,虽然上过电视得过奖状,但在铺满胡同家里短长的日子,偶尔总是能露出些许蛛丝马迹,让人怀念。

照例从老宣武说起。

大栅栏街道:和故宫一样不种树的胡同群

大栅栏街道

大栅栏街道

踅摸着就到大栅栏了。在家里总也坐卧不宁,索性出来走走。有一阵子没来了,太阳还好。在观音寺街住过几年,现在叫大栅栏西街,总也改不了口。大门并不大,里面的堂子却很壮观,高大的天井透着敞亮。加了个顶棚,也许是塑料的,挡雨还不错,只是北京的雨太金贵,一年也使不上几回。阳光倒是挡了不少,尤其是夏天,很凉爽。据说当年是个茶楼,能听戏,能喝茶,鲁迅先生是常客。如今却是个旅馆了。说是老住户,服务员也不让进,怕是看着不像好人,也便罢了。

大栅栏街道:和故宫一样不种树的胡同群

廊房二条

前面就是二条了。有人说,住了一辈子也没听说过廊房四条,瞎咧咧。其实,严格意义上,他不算老住户。好吧,这要打明朝说起,是稍微远了点。明时叫(廊房)四条胡同,至迟在乾隆初年,四条胡同在官方层面就正式被“大栅栏”的名称所代替了(见拙文《大栅栏:消失的廊房四条》)。

大栅栏街道办事处,位于老宣武东北角,现属西城区管辖。街道名称的由来,自然源于繁华的大栅栏商业街。街道辖区,东以前门大街为界,挨着老崇文(现东城区)的前门街道;西以南新华街为界,挤着椿树街道;南以珠市口西大街为界,搭着天桥街道;北以前门西大街为界,与西长安街街道相望。地界方方正正,细眉明眸,从明永乐开始立市,到嘉靖年间已经是地道的老北京了。除街道西南角的几条胡同属明代正南坊外,与正西坊几乎重合。

大栅栏街道:和故宫一样不种树的胡同群

大栅栏

今前门西大街以南,前门西后河沿以北,是当年老北京内城外护城河的位置。城根原有前门西火车站及京汉铁路轨道,1959 年北京站建成运营,此段铁路废除。1965年拆除旧城墙修地铁,将护城河改为盖板河,后又改为暗沟。大栅栏街道辖区有个特点,打明朝时候起,就不见有树。和故宫一样,到现在还是很少见。有也是后种的,如今狭窄的胡同里见缝插绿,很是机巧。古树肯定是一棵没有。什么原因呢?据说与这块宝地的风水有关。暂且按下不表。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据史料记载,大栅栏街道办事处辖域,辽代属南京东郊的海王村。金代为中都东郊的海王庄。元代属大都西南郊。明嘉靖后,属京师南城的正西坊和正南坊。清代属京师十坊,乾隆十五年(1750年)地图显示为“北城”地界。光绪末年,属外右一区和外右二区。民国时期,属外二区。新中国成立后,初属外二区管界,后划归九区、六区。1952 年属前门区。1958 年撤销前门区,划归宣武区,正式成立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它由“四个半”街道(即:西河沿、施家胡同、李铁拐斜街、博兴胡同办事处和琉璃厂办事处的东半部)组成。2010年撤宣武区,大栅栏街道归西城区管辖。

大栅栏街道:和故宫一样不种树的胡同群

廊房二条一角

辽、金、元时代,这里是城市郊区地旷人稀的村落。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为繁荣经济生活,在京城四门、钟鼓楼等处,兴盖廊房,号召商民居住、经商。这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打造商铺,招商引资。永乐皇帝是明白人,士农工商,商人虽然地位不咋地,但搞活经济离不了他们。前门外,就是他在城外划出的一片经济开发区,号召天下有识之士下海经商、大胆创新、先行先试。

清查慎行《人海记》卷下“北京廊房”条记载:“永乐初,北京四门、钟鼓楼等处,各盖铺房店房,召民居住,召商居货,总谓之廊房。视冲僻分三等,纳钞若干贯、洪武钱若干文。选廊房内居民之有力者一人,签为廊头。计应纳钱钞,敛银收买本色,解内府天财库交纳,以备宴赏之用。今正阳门外廊房胡同,犹仍此名。”

到了清代,把汉人全部赶出北京内城。南城文化,蓬勃兴起,各种茶楼酒肆、堂子戏院、文玩字画摩肩接踵,俨然大唐长安东西市、神都洛阳胡姬花、汴梁清明上河图。因了这个机缘,大栅栏这片寸金寸土的区域,创造了持续几百年的老北京商业传奇。这直接造成大栅栏地区街道狭窄,楼房遍地,挑高的屋檐擦肩接背,挤挤挨挨,大部分地区是繁华的一线天,此为其一。商业重地,防火自然又是一大要事,此为其二。有历史教训可鉴,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农历五月二十日,大栅栏地区曾发生大火,延烧店铺1800 余家,大小房屋7000余间。这些地区的房屋,一般都是1900年以后重建的。这两大原因,是导致大栅栏地区自古没有种树习俗的根源。

大栅栏街道:和故宫一样不种树的胡同群

古都街角的花

查慎行的记载足以证明,并不是所有的开发区都蓬勃如初。大浪淘沙,机缘巧合,明时的辛苦经营,经过清朝的一番折腾,倒是独独让大栅栏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不小心成为商业翘楚,在古都北京的历史长河中扬了名、立了万。这个记载,顺便说明了“廊房”名称的来历。

诸位看官,这位查慎行(1650—1727)老先生可了不得,乃是康熙朝重臣。祖籍杭州府海宁花溪,武侠小说大师——金庸之祖,清代翰林,著名诗人、藏书家,清初“国朝六家”之一。“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这首《舟夜书所见》,就出自查老先生之手。诗作平实之中见功力,曾入选语文教材,是很多孩子幼时朗朗上口的古诗词之一。

斜街的故事

看地图可以发现,大栅栏街道有几条胡同呈东北—西南走向,并不规则,显得有些突兀。北京的街巷胡同一般都是横平竖直,所以叫斜街的屈指可数,一般来说均为河流走向造成的,比如烟袋斜街。但也有例外,比如宣武门外西南侧的上斜街和下斜街。宣武门,北京内城九门之一,元时叫顺承门,大致位置在宣武门向北长安街一线。元时在金中都城东北新建大都城,中都老城所在的区域还是时人赏花游玩之所。为了便于穿行,当时的人们出顺承门抄近道奔中都旧城,走的人多了,就在田埂间踩出一条斜街。明嘉靖年间修筑外城之后,斜街在宣武门外依然保留至今。

大栅栏街道:和故宫一样不种树的胡同群

小肠陈

大栅栏的斜街来源于第一条,是河道留下的痕迹。据记载,明代以前,今铁树斜街、杨梅竹斜街一带都是大水沟。随着街市的繁华和人口的增多,逐渐填沟盖房,形成街道。明至清初,今东北园西边,原为琉璃窑坑。清中叶以后,窑厂逐渐迁往京西三家村附近,原窑坑逐渐填平建房,形成小街小巷。

清李慈铭(1830~1894)《桃花圣解盦日记》记载:明嘉靖以前,外城未筑时,在今厂甸附近有水,“西流为清厂潭 (指今椿树街道前青厂一带),又西南为章家桥(指今臧家桥),又南为虎坊桥,……可引凉水河,处处经脉流通,今皆久成平陆,并凉水河亦久迷其处。”最晚至清代咸丰同治(1851~1875)年间已经成为平地。

这是大栅栏地区几条斜街的来历。

大栅栏街道:和故宫一样不种树的胡同群

珠宝市街

富贵人家珠宝市

珠宝市街应成名于清末,初称珠宝市,1965 年将此街南段西侧的短小死胡同恒丰胡同并入,改称珠宝市街。近几年拓宽了许多,南北走向,长约半里。胡同西侧分别与廊坊头条、二条、钱市胡同相交,原是纵穿大栅栏南北几条平行胡同的一个小夹道,躲在前门大街的背后。珠宝市街与粮食店街其实是一条胡同。二者以大栅栏为界,以北为珠宝市街,以南为粮食店街,北起前门西河沿,南至珠市口西大街。

大栅栏街道:和故宫一样不种树的胡同群

钱市胡同简介

大栅栏街道:和故宫一样不种树的胡同群

20世纪90年代,夹道两旁商铺乱涌,局促狭窄,即便相向而行,也人为地造成摩肩接踵、穿行不畅。头顶上一线宛然,几不见天,脚下乱泥飞渡,坑坑洼洼。晴天一脚泥,雨天落汤鸡,也是当年胡同的缩影。布匹丝绸、服装鞋帽、毛绒玩具、旅游纪念品,遮天盖地,琳琅满目,服务员依着门框吃盒饭,透着一股浓厚的生活气息。有风来,不用打听,循着味厕所就到了。大家都习惯了,也是一种方便。

看看今天的整洁,简直是恍如隔世。虽然街市是拓宽了,但基本格局还是600年前大明年间的老样子。桑海桑田,世事变幻,中国文化的内核,始终贯穿在国人的内心深处。也许是文化基因的惯性使然,即使有些人暂时忘记了,一旦时机成熟,依然还会走上民族复兴的熟途。这和乡愁类似。比如京石高速,还是2000多年前的老路,人力畜力变成机械动力而已。

历史总是螺旋式上升,惊人的相似。

大栅栏街道:和故宫一样不种树的胡同群

老北京“八大祥”——谦祥益

恍然记得今年是安阳殷墟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当然,120年前,西方人是不承认中国有商朝的。中国的信史可以证明古印度(如身毒),可以证明古罗马(如大秦),可以证明古波斯(如安息),但不可以证明自己(如夏商)。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字系统,甲骨文一经面世即石破天惊。从破译的文字看,甲骨文六书咸备,举世无双,人所罕见。可惜甲骨文至今破译不足一半,中国文字博物馆悬赏一字10万,留待有志者。

扯远了,还说这条胡同。清朝时,随着街市的日渐繁华,大栅栏区域的街巷胡同与居民点逐渐增加,很多无名区域产生了新地名。例如,由于两侧商铺逐渐蚕食,前门大街(明朝称正阳门大街)左右两边形成了两条窄长的巷子,由此实现了前门大街的“一分为三”。这三条胡同,北起前门楼子,南达天桥。乾隆十五年(1750年)地图显示,西侧这条胡同北为粮食夹道,以猪市口(珠市口)为界,南为穷汉市。清末时,“穷汉市”改为“铺陈市”,因其不在大栅栏街道范围之内,此次不再赘述。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北京市地图显示,曾经的粮食夹道以大栅栏为界,北为珠宝市,南余粮食店。

大栅栏街道:和故宫一样不种树的胡同群

钱市胡同

珠宝市,以经营珠宝玉器的商行、店铺集中而著名,鼎盛时达20多家,是京城最古老的珠宝玉器交易场所之一。清中后期,街内熔炼银两的炉房多达19家,成为京城熔炼、兑换银两最大的集散地。这为人们兑换银两、购置珠宝玉器以及商人们进行各种交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民国后,各种钱庄、银号、金店纷纷在此设立,成为名副其实的珠宝市。如今的街口东南侧,摆着工人熔炼银两的雕塑。

再说说位于珠宝市街南端路西的钱市胡同。旧北京时,各大钱庄、商号,每日清晨都到钱市胡同进行交易,每日银两兑换制钱或制钱兑换银两。钱市胡同,遂成为旧京重要的金融交易场所。该胡同是北京最狭窄的胡同之一,东口宽0.8 米,最窄处0.4 米,单人行走都不方便。类似台北的摸乳巷。如今都是民居,西城区正对此区域进行胡同改造。

北京丝绸商店,位于街口西北角,其前身是老北京有名的“八大祥”之一的谦祥益绸缎庄。始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老板为山东人。1987年经商务部决定改名为北京丝绸商店。一座二层小楼,独立于街角,历晨昏、沐风雨,有些落寞了。盯久了,像看旧时的黑白照片,晃神的功夫,清末的时尚与气派,活色生香,扑面而来。

大栅栏街道:和故宫一样不种树的胡同群

珠宝市的古建筑

后记

最美故都的秋。

晴朗朗的天气,银杏黄的炸人的眼儿。中山堂的红墙,五塔寺的金佛,大觉寺的阳光,钓鱼台的汉服,都是银杏叶的绝配。用长镜头的,透着虚化背景的温暖。清晰的也行,孩子宠物一大群,也是热闹的、可人的,羊脂玉般温润。

一场秋雨,冬天就来了,也不提前打个招呼。远郊还有雨夹雪,沙粒般噗簌簌的,走起来并不缠人,地上也只是湿湿的光景。虽然早上零下5、6度了,不管它,秋裤就是不穿。所谓春捂秋冻,老话儿老理儿,自然是后腰挂暖瓶——有一腚(定)的道理。

过了小雪节气,一阵风吹散了持续几日的阴霾,窗口的西山和军都山,在阳光下淡淡的勾勒几笔,水墨般迷人。

大栅栏地区有几大特色:街道狭窄无法种树,名人故居多,商业繁华老字号众多,堂子戏院遍地……

最著名的当然要数“八大胡同”,此是后话,且待下回分解。

大栅栏街道:和故宫一样不种树的胡同群

大栅栏街道:和故宫一样不种树的胡同群

大栅栏街道:和故宫一样不种树的胡同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