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减少对死亡的过度恐惧

  平凡的人 2019-12-03

自觉的宇宙需要匹配的世界观



如何减少对死亡的过度恐惧

文 / 原音

公众号 / 整体观(zhengtiguan)


你若不问生死,修行便未开始”一文发出后,很快就有人反馈:既然如此,那么如何才能减少对死亡的过度恐惧呢?那我们就来试着谈谈这个话题。

首先要知道,如何看待死亡是每个人自己要面对的人生问题,要靠自己去通透,别人只能提供些建议和感悟供参考,而且这是个需要在事上反复磨砺明了的过程,不可能指望看一篇文章就一劳永逸。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探讨生死,绝对是一个需要勇气和觉知,又极具时间性的问题,一时想不通想不透也很正常,但只要有不断探究的精神,总会有所成长的。

- 壹 -

大致有这样几种人较少有对死亡的过度恐惧:
一、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生死只是自然的发展过程,一个人从自然中来,在自然中成长、生活,经历一个过程之后,又回归自然,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有什么好怕呢?
二、虔诚的宗教徒。正统的宗教教义中,对生死都有直接的表述,如果真的相信,那当然也不怕。
三、无有恐惧者。也许不知道自己信仰什么,但没什么恐惧感,一路向前就过完了一生,那也挺好。有些年轻人也会是这样。
四、已经走出恐惧阴影的人。

剩下的那一部分(也许是大部分),既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也没有虔诚的宗教信仰,或者自己也不确定属于哪一种人,但却时常被恐惧所困扰,那就往下看,或许这些建议和感悟会对你有所帮助。

- 贰 -

1. 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的自然本能,甚至是促进人类发展的动力,为了逃避或对抗死亡,人类创造出了丰富的文明成果。所以,不要因为自己内心的一点恐惧而自责,前者是本能,后者是干扰。凡事只要不过,便无大碍。

2. 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过对死亡的想像或思考,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想透,而是停留在了恐惧当中。所以如果你还放不下,就请继续去探索它、研究它。既然这是每个人一定要面对的问题,那就早一点把它想通想透,然后才能放下。

3. 通常来讲,气血充足、身心健康的人很少有过度的恐惧感;而那些气血衰微、罹患疾病、神经脆弱的人,往往会对死亡有无法自控的幻想和过度恐惧。这告诉我们两点:① 保持健康很重要;② 要在自己健康的时候就把这个问题想清楚,早做准备,因为这时候心态积极、脑子好使、思路清晰。如果等遇到困难时再去想,心态可能就不同了,有时还可能来不及了。

4. 要知道,我们对死亡的看法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源于社会群体意识的影响。习惯于随大流者,很容易被滚滚红尘卷入好生恶死的漩涡,进入群体无意识状态;而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往往更容易找到突破口,发现解决方案。所以,养成自己动脑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很重要。我们害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亡”这个被赋予了某种含义的概念。

5. 从宏观上讲,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个体如同一粒尘埃,微不足道。不论是圣人、伟人还是平常百姓,谁离开了,都不会影响这个世界的正常运转。所以,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所谓的重要性,往往是自己内心的幻象。开阔自己的眼界和思维,意识经常与虚空相合,对减少恐惧有很大的帮助。

6. 不要把自己的不舍转嫁到亲人身上。没有证据证明,在双亲家庭成长的孩子一定比在单亲或失去双亲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更健康和完美。历史上、现实中,有很多圣人、贤人、伟人、名人等是在单亲或失去双亲的环境中长大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如果忽略了这些人的存在,整个人类历史都将被改写。所以,不要以为你的离去就一定会对孩子和家庭造成多大的伤害,很多时候只是我们自己不舍而已。
7. 从微观上讲,每时每刻我们的体内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无数的细胞新生,也有无数的细胞死去。一个人从出生到现在,已经不知经历过多少生死。所以,生死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也许有人会说,那些细胞并不是真正的“我”。那么“我是谁?”,如果我们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就没有了生死之忧。但不论是否找到了真正的“我”,那么代谢的细胞依然是我们生命整体的构成要素。

8. 对于死亡时的痛苦的担忧,是死亡恐惧的重要来源之一。现代社会,死亡时的痛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疾病本身;二是过度医疗和损伤性抢救。前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尤其是内求修炼,减少或避免痛苦。对于后者,如果你希望避免,则需要提前与子女、亲人沟通,要明确、明确、明确表态,且无比坚决。相信真正爱你的亲人会尊重你的意愿的。对此,“琼瑶最后的叮咛”值得我们参考。


9. “人生是没有意义的”、“只要开心就好”,这样的观念,不仅不会减少对死亡的恐惧,反而极易使生机勃勃的生活变得空虚无聊,屈从于低俗的欲望和偏狭的自由意志。赋予人生以积极的意义,始终追求更完美的自我,勇于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做个有良知、重成长的人,是消除恐惧和减少精神痛苦的重要方面。

10. 我们有意避讳的往往是自己所在意和恐惧的。每个人都清楚,我们无法改变最终走向死亡这个结果,既然如此,对死亡的恐惧就成为了毫无意义的自我干扰。越是回避,越是难以解放。所以,直面它,了解它,想透它,才能走出恐惧,解放自己。这是根本策略。如何实施?以下内容或可参考。
- 叁 -

1923年,邓颖超突然收到周恩来(是年25岁)从法国寄来的一张明信片,在这张印有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画像的明信片上,周恩来写道:“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一样,一同上断头台。”


毛泽东曾与他人笑谈自己设想的五种死法,还用“人都是会死的,毛泽东是人,所以毛泽东也是会死的”为例子,向身边的工作人员讲解逻辑学。

一些人不能理解,那些革命先烈为什么就能做到视死如归。我想这当中,除了信仰的力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早就做好了随时为革命事业牺牲的准备。

人类对陌生的、未知的事物往往有着莫名的恐惧感。所以要克服对死亡的过度恐惧,就需要主动去面对它、熟悉它。
记得曾有人写一个大大的“死”字贴在自己的房间里,天天看着它,做各种假设和联想,俗称“修死观”。其目的有二:一是克服死亡恐惧,二是更加珍惜现实生活。有兴趣的不妨一试。不过,建议避开那些尚不能理解的亲人,免得惊吓了他们。

- 肆 -

小时候,我们都有被躲在暗处突然出现的同伴吓过的经历,当然也这样吓过别人。我们发现,那些提前有准备的人或平时精神稳定的人,就几乎没有什么强烈发应;而那些毫无防备又胆小的人,往往会被吓得不轻。由此可知,提前做准备和提高精神的稳定性是减少过度恐惧的关键。

提前做准备的问题前面已经谈到,不再赘述。提高精神稳定性的关键则在于日常生活中的修炼。正如王阳明所说:“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方能静亦定,动亦定”。所以,日常生活就是我们最好的修炼道场。当然,也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这里分享其中之一。

曾有一位老师教过我们一个锻炼胆量的方法,基本原则就是:你越是怕什么,就越是主动去想像那些可怕的场景发生时,自己泰然处之的状态。比如,有人怕“鬼”,那就想像“鬼”以各种方式和面貌出现,而自己却泰然处之的场景。刚开始可能会搞得自己毛骨悚然,但想得多了,慢慢就安定了。切记,自己泰然处之的状态是关键。欲克服死亡恐惧,亦可依此法而行。
- 伍 -

明代大儒罗近溪,临终前还讲学不辍。一日,他梳洗得当,端坐堂中,拱手与学生们道别:“我行矣,珍重珍重!”(意思就是:我要死了,你们保重吧!)正在此时,从远方来了两名新生,众学生又在痛哭挽留。于是,他笑着答应说:“为诸君,再盘桓一日。”(意思就是:好吧,为了你们,我就再多留一天。)次日午刻,坐而逝,而且颜色红活,手足绵软如生。

我们讲过,养生就是优化生命,它贯穿了人从孕育、出生、成长,直至死亡的全过程。人可以优生,当然也可以优死。

优化死亡,一是预知死期,死而无苦;二是在一定程度上掌控生死。这也是内求修炼的直接效应之一。刻苦修炼,虽不一定能达到罗近溪那样掌控生死的境界,但现实中做到“死而无苦”者,却是大有人在。

所以,那些既对死亡充满恐惧,又不愿自己努力的人,我们也就只能送到这儿了。

- 陆 -

马丁·海德格尔说:“死在,我就不在;我在,死就不在”。但关键是,“我”是一种什么存在?!人体的细胞每过七年就会更新一次,也就是说,每过七年,我们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都不是原来的自己。那么,“我”在哪里?!

克服死亡恐惧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对自我生命认知、改造和提升的过程。而要认识自我的本体,也就是要明了“我是谁”,唯一(没有之一)的途径就是内求修炼,因为我们无法在自身之外找到恐惧的根源。

我们常说要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可现代人通常多追求“乐观”,而忽视了“革命”。于是就有了“不管怎样,开心就好”这样的流行观念。可是很多人却不知道,这种只管开心的生活理念,其实是把人囚禁在了自私欲望和感官刺激的牢笼之中,难以展开完整的生命。

修炼就是一场生命领域的革命,如果没有这种“革命”的意愿和勇气,人就只能感受到有限的乐趣,而难以真正体验到丰富、完整的生活之美和内在喜悦

我们知道,我们终将会在生命的终点相遇,但我们依然会为更自由的生命、更完美的自我、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因为,这就是大自然,当然也是人类,生生不息的自然法则。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作品,微信公众号“整体观”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或于后台留言联系授权。链接转发无需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