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专家魏书生:学生难教,是老师方法不够多,这种说法是否合理

 读书甚佳 2019-12-03

学生没有学好?老师有没有责任?这个问题很难一概而论。如果一个班的学生都学不好?老师毫无疑问是有问题的,但如果仅有个别的学生学习不好,很难说就是老师的问题。

教育专家魏书生说过,学生难教,是老师方法不够,这个说法,家长肯定大部分赞同。但这个说法逻辑上是站不住的。

引申开来,犯人没有改造好,是否一定是管教人员水平不够?病人没有治好,那是否一定是医生的医术有问题呢?

教与学,本来就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强行把责任归于一个方面本来就不科学,也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所谓牛不喝水强摁头是没用的,学习也是一样如此。

教育专家魏书生:学生难教,是老师方法不够多,这种说法是否合理

l 即使学生努力,并非好老师就一定能教出好学生

如果把老师比作一个知识的输出终端,那么并非这个输出端越强力越好,能否顺利输出,还要看输入端,也就是学生的接受能力。

理想状况下,老师讲课的内容和速度,正好达到学生接受的上限,这样的学习可以达到最大效率。但这显然非常难做到。

一个班级的学生能力不可能完全一样,必然有差异,尤其是现在阳光分班,这种差异就更大,老师讲课的速度和内容不可能适合每一个学生。

教育专家魏书生:学生难教,是老师方法不够多,这种说法是否合理

必然有部分学生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补救的办法是课后补差,但现在减负,课后补差无法进行,或者说只能靠学生主动补差,这就导致跟不上节奏的学生非常困难。

学生和班级的平均水平差距越大,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就越多,困难也就越大。对于这种学生,老师水平越高,班级平均水平越高,他学习的困难就越大。

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是老师方法不够多,而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跟不上班级的要求。这是硬伤,老师的方法再多,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教育专家魏书生:学生难教,是老师方法不够多,这种说法是否合理

l 学生不学,神师也无能为力

学习的前提是要学,如果学生不学,那即使再好的老师也没有办法。孔子也说过,朽木不可雕。这不是老师能解决的问题。

或许专家可以说,是老师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至于学生全无学习的动力。一些家长也说,我家孩子很聪明,就是不肯用功学习。两种说法何其相似?学习的主体没有责任,内因没有责任,责任在于其他人,在于外因。这何其荒谬?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教育专家魏书生:学生难教,是老师方法不够多,这种说法是否合理

学习是艰苦的劳动,古人也说过,所谓十年寒窗苦。学习是辛苦的,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人的本性是懒散的。如果学生不愿意吃苦,只愿意吃喝玩乐,这种懒病没法治!

即使老师愿意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完全不可能做到。一个班级这么多学生,老师不可能有这个精力。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老师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个别学生身上,也是一种不公平,正常情况下,老师的精力应该平均分配给每个学生,过于向个别同学倾斜,是对其他学生的不公平。

教育专家魏书生:学生难教,是老师方法不够多,这种说法是否合理

l 学习也确实存在天赋,不是想学就能学好

必须承认,天赋确实是存在的。同样学一样东西,天赋不同,花费的时间和努力也是完全不相同的。

有的学生,老师水平相当高,学生也很努力,且成绩也是相当不错,但就是在某些学科上极其艰难,事倍功半已经不足以形容这种行为了。

比如英语,有些同学遇到的英语老师非常出色,水平也相当高。而这些同学在其他学科上成绩非常优秀,唯独英语是明显的短板。

教育专家魏书生:学生难教,是老师方法不够多,这种说法是否合理

老师愿意想尽办法教,学生也愿意付出努力学,但就是收效甚微。学生其他学科能学得出色,智商肯定没问题,其他文科的背诵也没问题,记忆力也相当出色。

在英语上付出的时间远超过其他科目,但就是学不好,这不是一句不够努力就可以解释的,很多英语不好的同学一定感同身受。

唯一的解释就是天赋了,确实没有学习语言的天赋。同样的道理,除了英语,其他科目上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教育专家魏书生:学生难教,是老师方法不够多,这种说法是否合理

偏科的学生未必在短板上花的时间少,很多时候是反的,短板上花的时间更多,但效果几乎没有。

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学校,老师,同学,学习环境,个人的天赋,努力程度等等因素综合起来的结果。

每一个因素都在学习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有些是可以改变,而有些确实是无能为力。能够上清华北大的未必就比上一本的更努力,老师更出色,而是一个综合的结果。

综上,无论家长还是学生,把所有的责任归结为一个因素,那是甩锅的做法,于事无补。

教育专家魏书生:学生难教,是老师方法不够多,这种说法是否合理

还不如改变那些能改变的,比如学习环境,比如家庭学习氛围,比如个人的努力,比如建立好的学习方法,比如养成高效的学习效率,这些远比怨天尤人更有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