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太原奇案为何被称之为奇案?

 紫薇院 2019-12-03

答:清末太原奇案为何被称之为奇案?因为,该案有十七奇。

下面我来简单说一下。

第一奇:太原阳曲县财主张百万爱富嫌贫,将一女连许二主。

张百万共有两女,长女金珠、次女玉珠。

金珠嫁了个富家子,但那富家子命薄,婚后没到一年,就挂了。金珠年纪轻轻开始守寡。

玉珠原先打算许配给另一富家子曹文璜,但尚未成婚,曹家家道中落。张百万遂把玉珠改许给姚员外家。

第二奇:姚员外家前来迎亲之日,张百万却称玉珠暴病身亡。

实际上,玉珠并不是暴病身亡,而是与小情郎曹文璜私奔了——新婚前夜,与情郎私奔,可列为第三奇。

玉珠出逃,张百万怀疑她是躲藏到了大女儿金珠家,带家丁前去金珠家搜索,搜出了一只里面可藏人的大红箱。

大红箱上了锁,金珠吱吱唔唔,死活不肯交出钥匙。

张百万认定箱里藏的就是玉珠,喝令家丁抬家里去。

但是,到家砸开箱,箱内却是一只浑身不着寸缕的光头大和尚!

显然,婚后守寡的金珠寂寞难耐,红杏出墙,与和尚偷情了,是为第四奇。

箱虽打开,和尚却气息全无,想是在箱中已被闷死。

即张百万无意中杀人,是为第五奇。

小女儿出逃,姚员外那边明天要来迎亲,张百万已急得火烧眉毛,接着又撞破大女儿偷情丑行,羞愤难当,这会儿发现和尚已死,难逃责任。

前思后想,他一不干、二不休,干脆让人给死和尚穿上为小女儿准备的嫁妆,设起灵堂,对外宣称小女儿暴病身亡,一来是应付姚员外那边的迎亲,二来是埋尸灭迹,逃脱杀人罪责;三来又可掩盖掉大女儿偷人的丑事。

即以死和尚冒充新郎,是为第六奇。

第七奇是一夜之后,身穿新娘装的死和尚不见了。

第八奇是两天之后,人们在附近的一口井里发现了和尚的尸体。

第九奇是和尚身上穿的不是新娘装,而是一件衣兜里有几粒黄豆的土布衣衫。

第十奇是和尚头部刀伤,即不是掉进井里淹死,而是被杀后丢到井里的。

阳曲县令通过查访,找出了土布衣衫的主人——居住在离水井不远以磨豆腐为生的莫老头。

莫老头说,和尚在凌晨时分光着身子到自己家里敲门,自称兴善寺的僧人,路上遇到强盗,被洗劫一穿,衣衫也被抢去,要借衣服回寺。

县令却认定莫老头是杀人凶手,严刑拷打。

莫老头屈打成招,被丢下了大牢。

莫老头被捉,曹文璜出现了。曹文璜投案,说自己与玉珠私奔,玉珠的三寸金莲走不了远路,经过莫家豆腐坊时,向莫老头借驴远走。

和尚和曹文璜同经过莫家豆腐坊,同向莫老头借东西,事情太巧,是为第十一奇。

第十二奇是曹文璜把玉珠安置在位于交城县的朋友陈砥节家后,回向莫老头还驴,路上遇上了城东屠夫吴一刀。两人一起喝酒,吴屠夫酒后吐真言,说自己前段时间曾杀死一个和尚,抛尸水井。

原来,那天和尚在箱子里并没死透,只是一时闭气假死过去,经过张百万一番折腾后,悠悠醒来,趁下半夜人都去睡了,偷偷溜出,脱掉新娘装,到莫老头家借衣,回寺经过吴屠夫家,看见吴屠夫娘子一个人在家,就色胆包天,要强行不轨之事。哪料吴屠夫杀猪回来,见死秃驴如此无礼,一刀将他砍死。

和尚与金珠偷情在前,要对吴屠夫娘子行不轨事于后,可谓贼性不改,是为第十三奇。

曹文璜回到阳曲,知道莫老汉被诬陷,赶紧去找县令给莫老汉证明清白。

哪料县令认为案子已结,不愿再生事端,把曹文璜定为莫老汉的同伙,一并关押。

案情已清,县官却恶意将之搅浑,是为第十四奇。

第十五奇是曹文璜和玉珠一起投奔的朋友陈砥节原是交城县县令,竟然官运亨通,当上了太原知府。

第十六奇是陈砥节听说好友沉冤,复核案件,最终洗雪了冤情。

最后的结局是:曹文璜和张小姐有情人终成眷属;莫老头无罪释放;张百万罚没一半家产;金珠不守妇道,骑木驴示众;吴一刀杀人有因,杖责一百。

故事讲完了,细心的朋友可能会问,您开头说本案共有十七奇,怎么只讲十六奇就完了?

嗯,是这样,第十七奇不在案中,而在案外。

此话怎么说呢?

其实,通过上面的案情介绍,大家也看出来了,案子巧合太多,而且私奔、偷情、假设灵堂、和尚行不轨,屠夫杀人等等事件又高度集中在一个晚上,很像是虚构编造的戏剧故事,而不是真实案件。

的确,所谓的“太原奇案”并不是真实事件,而是戏剧家的戏剧创作。

那么,第十七奇就奇在:“太原奇案”并不是真实事件,却与其他真实的张文祥刺马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杨月楼案并列为“清末四大奇案”,真是太神奇了!

 

慈禧垂帘听政的清末年,所谓女子当道鸡犬不宁,当官的只想着如何讨好慈禧老佛爷,不善其事导致有很多冤假错案,实为钱财,将势弱的那一方投入牢狱,用严刑逼供其认罪。其中以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名伶杨月楼冤案、太原奇案、张汶祥刺马案最为轰动,统称为清末四大奇案。

1840年三月的山西太原阳曲县处处透着一股邪性阴祟,令人毛骨悚然。 原来,这阳曲县城里新近出了一件又一件活见鬼的灵异事儿。那是龙抬头的早上,有村民在村口的古井打水不料在井中发现了一个看似人头的玩意这可把平静的县城闹开了锅。

县城张百万家千金的尸体不翼而飞,县官还没开始调查怎么又来一桩命案。这可把县官忙乎坏了。来到案发现场,这和尚穿的衣服不就是开豆腐店的莫老汉的衣服么?巧合的是在莫老汉家中发现了张百万家千金的婚假衣服。于是莫老汉被县衙缉拿了!幸亏张百万家千金的丫头看不下去了。自告奋勇的调查出真相,原来莫老汉既帮助千金与情郎私奔还给和尚换了衣服。可这个和尚居然是个花和尚被屠夫发现在家勾引他媳妇,一怒之下杀了和尚丢进了井里。幸亏莫老汉好心得好报,丫鬟拔刀相助,不然莫老汉就这样死的冤枉!

总的说来太原奇案之下无不体现封建社会的各种陋习:

其一、忽视女子的意愿包办婚姻,强行嫁娶。才导致千金小姐逃婚从而发生这一连串的事情。

其二、清末民不聊生,和尚都不遵循佛门教规喝酒吃肉玩女人,从中看出当时的民风应该很乱。

其三、办案草率,仅凭衣服就断案谁是凶手。可以推测清末官员的腐败和武断判案,死在刽子手刀下的冤魂不计其数。

太原奇案最离奇的地方就是:每一个细节表现的合情合理的。但是放在一起,又觉得太过于巧合和勉强。太像现在的狗血古装剧了!的确很奇!

 

晚清有四大奇案,分别是张文祥刺马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杨月楼案和太原奇案

其中太原奇案以新娘灵堂诈尸,和尚暴毙古井,的奇诡情节,名列四大奇案之最。

道光年间的太原阳曲县,一天早晨,一位老头去井边挑水,他刚把桶放到井里,便惊恐的大叫起来,邻居们围过来一看,井里泡着一具尸体,众人急忙报官。

曲阳县令赶到现场,发现死者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光头男子,头部有明显的刀伤,像是被杀后丢到井里的。

县官还是比较有经验的,他判断光头男死者很有可能是个和尚,于是派人调查周围的寺庙,是否有和尚失踪。

查看失踪和尚::

结果查到太原兴善寺有一个和尚失踪好几天了。兴善寺的僧人来到现场一辨认,确认这就是失踪的和尚,可是当时下山的时候,穿的是和尚的僧服,捞出来的尸体穿着普通人的衣服,衣兜里还有几粒黄豆。

县令不愧久经沙场,他想到这衣服肯定和做豆腐的有关,其他人一般口袋里不会有豆子。

于是县令又让人调查县城附近卖豆腐的,查来查去,一个姓莫的老头浮出了水面。

县令命衙役将莫老头带到县衙,把和尚的衣服往莫老头前面一丢,喝问道:

“莫老头,你杀死了这个和尚,还不从实招来!

莫老头吓得屁滚尿流,急忙否认道:

大老爷,小人只是个卖豆腐的,从不与和尚打交道,小人冤枉啊!” 

县令察言观色,看上去莫老头不像撒谎,于是问道:

你过来好好认认这衣服,是不是你的?”

莫老头承认衣服是自己的,可是前几天晒在外面,被人偷了,昨日天还没亮,他正在磨豆腐,这时有人敲门,莫老头打开门,一看见一个像是新娘子一样的女子,头戴凤冠,身穿霞披,钻进门来。

莫老头正在奇怪,怎么会有新娘子这么早来自己的豆腐店,这时那个女子脱去凤冠,露出一个大光头。

仔细一看,原来是个和尚。 和尚对莫老头说:

“施主,我是兴善寺的僧人,昨夜偷喝了几杯,醉倒在路边,醒来发现自己的僧衣没了,不知道被谁套上了新娘子的凤冠霞帔,现在这样子没法子回寺,请您借我一件干净的衣服,这凤冠霞帔我也没用,就送给您了。”

莫老头看到那凤冠倒是值不少钱,就给和尚拿了自己件衣服,和尚穿上衣服就走了,至于怎么会死于井中,莫老头也不知道。

县令带着衙役去豆腐店搜查,搜到了凤冠霞帔和一把刀,县令看着凤冠霞帔,想起了两天前有人来报案,说一个新娘子穿着凤冠霞帔失踪了,会不会就是这套行头呢?

派人查探:

原来头天,县城的姚员外一大早就来告状,说另一个张员外答应把女儿嫁给自己儿子,还收了自己家的聘礼,本来今日便是良辰吉日,没想到自己儿子去娶亲时,张员外耍赖,说他女儿暴病身亡,这婚结不成了。

姚员外认为张员外是想论诈,便来告状。县令传来张员外对质,张员外说自己女儿确实昨日暴病而亡,但是尸体诈尸了,现在不知道尸体跑哪去了。

太原知府对这个案子很重视,责令阳曲县令限期破案。县令经过一番推理,认定莫老汉见财起意,偷走张百万女儿的尸体并扒下凤冠霞帔,被和尚撞见,遂一刀将和尚杀死,抛尸水井。

莫老头哪里肯认,但在一顿痛打之下,屈打成招,承认自己杀了和尚、偷了尸体之罪。

结案后的不久,突然有人来县衙击鼓为鸣冤。鸣冤人二十来岁,说自己叫曹文璜,是张小姐的丈夫,张小姐并没有死。

曹文璜和张小姐:

原来曹文璜家早与张员外家订了亲,可是曹家后来家道中落,张员外就想悔婚,所以将小姐许配给姚员外家。曹文璜和张小姐早就私定了终身,叫张员外悔婚,两人便决定私奔。

不料他们跑出张府没多久,张员外就带人追了出来。俩个情侣跑到张小姐的姐姐张金姑家,张金姑是个年轻的寡妇,可当晚怎么也不肯收留二人,让他们赶快走。

张小姐和曹文璜没办法,只好继续跑,跑着跑着就到了莫家豆腐坊,莫老头同情他们的遭遇,就把自己的驴借给他们骑走。

县令想来想去,感觉问题还在张员外身上,便将张员外拘来严加拷问。

张员外:

张员外受不了打,终于说道:

“那天他带人追张小姐时,也追到了大女儿的住处,大女儿不肯开门,他怀疑张小姐就藏匿在此处,便带人闯了进去。
这时他看到房间里有一口上了锁的大箱子,箱子自己还在微微晃动,更加认定小姐藏在箱中,便让人把箱子抬回府。

没想到回府劈开箱子,里面是个昏过去的和尚,张员外一看就明白了,原来大女儿和这个和尚有奸情。 张员外正不知道拿这个和尚怎么办,他的的管家献上一计:

将这个和尚冒充小姐,就说小姐昨夜暴病身亡,既能安抚了姚家,也可掩盖大女儿私通和尚的丑事。

张员外便依计而行。 没想到他们给和尚穿上女子凤冠霞帔后,和尚便醒了。

这和尚稀里糊涂的就穿着凤冠霞帔跑了,这也就是后来张员外以为是诈尸了。

但是和尚是怎么死的呢?

县令听到这些供述,根本不信,他维持原判,并将曹文璜定为杀人同犯,与莫老汉关押在一起,等待秋后问斩。

过了几个月,太原新任知府复核案件,觉得此案疑点重重,莫老汉怎么可能一刀将和尚杀死?

新知府复审:

曹文璜与和尚无冤无仇,为什么要杀和尚?最关键的是,此案居然没有提审过张小姐!知府决定重审此案。

张小姐见知府重审,一到大堂便大声喊冤,她说曹文璜根本没有杀人,那个和尚,他们根本不认识。

这个案子又陷入一团迷雾之中。知府仔细分析后认为:

凶手能一刀将和尚毙命,应该是经常用刀的人。于是吩咐查当地的屠夫。

果然查出城东屠夫吴一刀,失踪多日。于是知府命人在太原附近捉拿吴一刀,不久后吴一刀到案。

公堂之上,吴一刀三两下就招供了。原来那晚,吴一刀卖完肉回到家,发现自己的老婆与一名和尚在撕扯,大怒之下,抽出杀猪刀,将和尚一刀杀死。

杀人后,趁着天还没亮,将和尚的尸体投进古井中。 这个死掉的和尚也是罪有应得。

他从箱子里跑出来后,受尽惊吓,在莫老头家换了身衣服,刚走到城东,看见吴一刀的老婆长得挺漂亮,于是扑过去把妇人抱住,谁知妇人不肯,拼命挣扎。

这时恰好吴一刀到家,见到此情,提刀砍在和尚后脑之上,和尚当场毙命。

吴一刀将和尚抛在井里,逃出太原城,躲避风头。

谁想此种离奇案件被新来的知府破掉,真相大白于天下。

知府结案,让曹文璜和张小姐有情人喜结连理,莫老头无罪释放,张员外罚没一半家产,张寡妇不守妇道,游街示众,吴一刀杀人有因,杖责一百。

昭雪:

这就是晚清的太原奇案,我说故事的头都说晕了,各位给个关注吧!

作者:歪眼小史工作室—— 冯生

 

晚末有四大奇案:分别是张文祥刺马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杨月楼案和太原奇案。

清末太原奇案为何被称之为奇案?

“太原奇案”,它是真的很“奇”。奇到让人怀疑这个案件是不是编造的。太原奇案以新娘灵堂诈尸,和尚暴毙古井,的奇诡情节,名列四大奇案之最。

下面我们来详细谈谈太原奇案的“奇”

案件起点

清道光年间,山西太原阳曲县有一富贵人家姓张,家长是当地有名的富商张百万。老张劳碌一生,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如珠如宝的女儿:金珠和玉珠。

做父亲的自然想要为女儿找个好人家,让她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从小就为金珠和玉珠安排了指腹为婚,对象都是当地的大户。本来张百万给老二指配的是曹家的公子曹文潢,可世事无常,曹文潢数次落第,曹家家道中落,没钱了。而张百万本就想靠着和曹家联姻来发展自己的事业,但现在这样,自然不能把女儿嫁给一个朝不保夕的曹文潢了。于是张百万给女儿重新选了人家并约定好了过门日期。

玉珠暴亡,尸体丢失,案件迷离

可一天夜里,玉珠突然失踪,张百万心急如焚,赶忙跑去大女儿金珠家里看看玉珠有没有过去。在看到金珠遮遮掩掩的样子后,张百万让家丁搜查。结果就在金珠房间的衣柜中找到了玉珠,可这时的玉珠已经因为长时间缺氧而去世了。

张百万痛苦万分,只能取消了婚约,把玉珠装入棺材,放置于灵堂,准备执日下葬。可当晚却又发生了一件怪事:玉珠的尸首不见了。而几天后,在城外的一处地方又发现一桩命案:死者是一个和尚,死因是利物致死,然后被扔到了附近的井里。

一时间和尚命案和张家走尸案响遍这个阳曲县,阳曲县令杨重民正式审理此案,并得到了一些有力的证据:和尚死时身上所穿衣物,乃距命案现场不远处的一家豆腐店的老板莫老实所有。

杨重民下令彻查莫老实家,结果又在他家里搜出了玉珠入棺时所穿的衣服。这下真相大白了,原来莫老实久居孤独,盗尸用以行苟且之事,但被路过的和尚发现,于是恶向胆边生,下毒手把和尚杀死后投井。

案件查到这步也就可以了,杨重民关闭卷宗,将其上交刑部结案。

不过这案有个疑点:就是玉珠的尸首何在?

莫老实家没找到,他自己虽招了杀人,可绝口不提尸首的事。

曹文潢伸冤

在莫老实入狱,等待秋后处决的时候,这天县衙里突然来了一个人,自称姓曹名文潢,乃阳曲县以前的当地大户,可近几年家道中落了。据曹文潢所说:自己受莫老实恩情,为了把一头驴子还给他而来。如今却听到莫老实含冤入狱,故特来申冤。

杨重民问:那真凶是谁?

曹文潢答:乃晋祠乡的吴屠户,此事是他酒醉后自己说出来的。

杨重民仔细一想:莫老实是人如其名的老实,而且年岁已高,怎么可能潜入高门大院的杨家盗尸而不被发现呢?再者死者和尚正值壮年,怎么会轻易死在一个老头的手里?而且玉珠尸首下落不明,案件爆发之快,莫老实又如何来得及毁尸灭迹呢?

反观吴屠户,平日里横行霸道,乃乡里一霸,而事发地点离他的家又十分接近,案发之后他抛下家当,携妻带子地举家搬迁到晋祠乡,如此举动岂不怪哉!

可杨重民转念一想:此事已交刑部结案,此时再审,就算真相大白自己也难逃失职之罪。思考再三,杨重民决定维持原判,莫老实依旧秋后处斩,曹文潢因受莫老实恩情,想要诬蔑救人,下狱候审。

莫老实和曹文潢都在狱中,杨重民本以为此事可以结束了。可突然有一天,新任的山西提刑按察司陈砥节来到了阳曲县,新官上任三把火,陈砥节来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询问曹文潢所在。

太原奇案真相

原来玉珠根本没死,她是不愿嫁给姚家的子弟,而选择了为爱付出,和曹文潢连夜私奔。在他们私奔途中路径莫老实的豆腐店,得到了莫老实的帮助,还把唯一一头搬货的小驴给了他们。

至于张百万在金珠家衣柜中找到的,其实就是那个被淹死的和尚,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金珠和和尚私通,当晚杨百万查找金珠家时,和尚就躲在了衣柜里,结果被闷晕了。杨百万不愿家丑外扬,于是对外宣扬玉珠已死,把和尚穿上玉珠的衣服,装入棺材放置在灵堂。

半夜和尚醒来,连忙开溜,路上经过了莫老实的点,于是把自己的女装给了莫老实,换取了一套男装继续上路(莫老实家的玉珠女装就是这样来的)。在逃跑路上,和尚淫心又起,居然调戏吴屠户的妻子,结果吴屠户可不是好惹的,手起刀落就把和尚给了结了,案发后举家搬迁到晋祠乡。

而曹文潢和玉珠连夜逃走后,去到交城县投靠故交陈砥节,并在那里成了亲、安了家。有感于莫老实的恩情,曹文潢特意带着驴子前去感谢,在歇脚处遇到了吴屠户,也是天网恢恢,吴屠户酒过三巡,居然自己把案发经过说了出来,曹文潢这才知道莫老实入狱的事,可曹文潢仗义执言,却被打成同党下狱。

所幸他身边的小丫头秀香在探监时知道了内情,于是急忙禀报住在交城县的玉珠。

玉珠知道因为自己的缘故,导致了一条人命和恩人、相公的无妄之灾,也立刻找到了陈砥节,告知他其中详情,在去找晋祠保长监视住吴屠户。

陈砥节到达阳曲县后,吴屠户随后也被带到了县衙,并供认不讳。这下子真相大白了,莫老实、曹文潢无罪释放,吴屠户被判秋后处斩,杨重民革职查办。

案件结局:杨百万也是默认了玉珠和曹文潢的婚事,并让他们搬回阳曲县一家团聚。曲折离奇的太原奇案至此告一段落了,

总结:它能跻身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它是关于一个女子反抗家族势力,追求真爱的故事,其中夹杂的谋杀、冤屈、神鬼等,更让此案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讨论性。

 

清末四大奇案,刺马案,太原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杨月楼冤案其中刺马案最为曲折离奇,被称为是四大奇案之首,这四个案件都是相当的曲折离奇,案情复杂,太原奇案也是一样,过去了很多年但是一直是经久不衰,而且还被拍成电视剧电影。

太原奇案,之所以经久不衰不是因为这个案件有多么的精彩,只是这个案子非常的离奇,或者说有太多的巧合凑在一起了。我们先来看看案件的过程。

就是太原的一个富商张百万,有两个女儿,二女儿本来已经和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私定终身了,但是奈何张百万嫌贫爱富,却把自己的二女儿玉珠许配给了别人,之后就是玉珠和她喜欢的这个人叫曹文璜一起私奔了,在私奔的时候落脚在一个豆腐店,当时豆腐店的老汉姓莫得知了实情,就非常的同情他们,于是就把自己的驴借给他们逃走了。第二天张百万发现自己的女儿玉珠逃走了,就以为是跑到了大女儿那里,搜了她的房子,但是没有发现,当时张百万以为玉珠就藏在大女儿的衣柜里面,于是就把衣柜直接抬走了,但是衣柜里却有一个和尚,那么这个和尚为什么在衣柜里,大家想想就知道了。张百万抬回去发现一个和尚,但是这个和尚由于长时间在衣柜里昏厥了,张百万以为他就死了,于是就谎称自己的二女儿玉珠死了,把这个和尚就换上自己女儿的衣服,摆了灵堂,但是这个和尚之后又醒了逃走了。

故事就是这么的巧合,这个和尚又跑到了之前玉珠和曹文璜落脚的豆腐店,把这个莫老汉的衣服偷走了,这个和尚为什么在张百万大女儿的房里大家都知道了,这个就是一个花和尚,逃出来之后没忍住就调戏了一个妇女,结果又被这个妇女的老公一个姓吴的屠夫失手杀死了。

这个时候县令忙于结案,而且当时和尚穿的是莫老汉的衣服,有人证,所以就把莫老汉屈打成招了。而杀了和尚的那个屠夫由于杀了人,就害怕了想搬走,结果在搬家的时候又遇到了曹文璜,两个人也是一见如故,就一起喝酒,结果这个屠夫酒后吐真言又把实情说了出来,曹文璜由于得到了莫老汉的帮助,所以也是心存感激,就想替莫老汉伸冤,但是又被这个县令诬陷说是莫老汉的帮凶。

之后玉珠的丫鬟,在探监见到了曹文璜之后也是知道了案件的整个过程,就跑到了玉珠那里,而当时玉珠和曹文璜私奔了之后投奔的就是曹文璜的好朋友陈砥节,当时陈砥节正巧升任山西提刑按察司,最后两案终于真相大白。

可以看看这个故事是相当的曲折离奇,这个故事里面有古代戏曲里面最常见的情节,父母的嫌贫爱富,有情人的私奔,忠义之士的帮助,忠诚的丫鬟,美好的结局。

 

要说这清末太原的奇案,那真的是不得不称之为奇案。这件案子情节曲折颇为戏剧化,整个案件中处处是意外。让人忍不住怀疑这是不是在拍狗血电视剧,还好这件案子的原因始末最终水落石出,也算是圆满了结了。

此次案件可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玉珠夫妇私奔”和“花和尚被杀”,欲知案件巨细,请听我细细道来。

原来,这太原有一位叫张百万的,人如其名,是一个爱钱如命的有钱人。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金珠,二女儿叫玉珠。

这女儿到了适合婚嫁的年龄,就要为她寻一个合适的夫君。张百万选女婿的标准只有一个——有没有钱。

于是他自作主张给玉珠选了一个有钱人曹文璜作老公,两人定了亲。

没成想,玉珠还没嫁过去呢,这个曹文璜家道就败落了,从一个有钱人家的尊贵公子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穷小子。

张百万一听心想坏了,这下不划算了,于是立马取消了这门亲事。可是这玉珠还是个有情有义的勇敢姑娘,直接拉着曹文璜私奔去了。

他们俩连投奔的人都想好了,那就是太原附近的交城县县令的朋友陈砥节(划重点,这个人很重要)。

他们在去的路上经过了一家豆腐店,店老板莫老汉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老头,他一听这两个小娃娃的经历同情心就止不住地泛滥,先是安慰他们一通,又把自家的毛驴借给他们赶路。

于是两个小年轻骑着毛驴上路了。

这边玉珠的爸爸张百万发现自己闺女跑了,连忙去找。首先他来到了金珠的家里,开始找女儿。 这个爸爸也是有才,他猜他女儿藏在衣柜里,也没打开看看是不是真在里面就直接把衣柜扛走了。

意想不到的情节出现了,张百万把衣柜扛回家打开一看,里面躺着一个昏倒了的和尚。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张百万以为这个和尚死了。

可是就算和尚死了,那不应该是马上去官府报案吗,结果呢,张百万竟然让这个和尚穿上他女儿的衣服假扮玉珠,然后对外宣称玉珠已经死了,接着就开始办丧事。

因为在封建社会里面,女儿和别人私奔是一件见不到人的事情。所以张百万就想来一个假葬礼,然后把这件事情糊弄过去。

男扮女装的“玉珠”,也就是和尚,醒来突然发现自己躺在棺材里,不知道他当时是什么心情,反正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巧的是,他也路过了那个豆腐铺,还在人家的店里顺便换了一身衣裳。这个开豆腐店的莫老汉还真是“现世济公”啊,一直在干好事。

于是,穿着莫老汉衣服的和尚大摇大摆走出了豆腐店,突然看见一个美貌妇人,没想到啊没想到,这还是个花和尚。

且看这花和尚刚伸出淫手,这边美妇人的丈夫吴屠夫就手起刀落,杀了这个淫贼。事情发展到这儿,坊间不太了解实情的人,在道听途说之下,就传出了两大凶残无比的案件:

有人说死了的张家二小姐突然起尸了。

还有人说看到一个和尚无缘无故被杀抛尸了。

一时流言四起,百姓都需要当官的给出一个说法。当时阳曲县令杨重名负责审判该案件,不料这个县令也只是一个没用的狗官,不信?且看他的审判结果。

杨重明认为是豆腐铺的老板莫老汉杀了这个和尚,原因是和尚身上穿着莫老汉的衣服。莫老汉叫冤,杨重民便对他用刑。最终,莫老汉屈打成招,案子了结。

这莫老汉一直好人好心干好事,却被无能官员害惨了,还好苍天有眼。

话说吴屠夫杀了人以后就逃走了,没想到在路上遇见了曹文璜。真是无巧不成书,也不知道这两个人是怎么碰上的。

碰上了以后两个人还一见如故似的在一起喝了酒,可吴屠夫一个不小心喝高了,对着曹文璜开始倾诉心事。说着说着就说漏嘴了,还把自己杀了和尚的事告诉了曹文璜。

当时的曹文璜还不知道莫老汉被诬陷的事,等到他去找莫老汉还毛驴时才知晓。曹文璜也是个正直的人,连忙去找县令给莫老汉证明清白。

杨重民这个狗官一听气死了,我好不容易把这个难缠的事甩掉,怎么又多出这么多事端,二话不说就把曹文璜定为莫老汉的同伙一起关押了。

这俩人这个冤啊,和窦娥有的一拼。

还好还好,玉珠的丫环去探了个监,得知真相后赶快回去告诉了玉珠,碰巧她们投奔的这个陈砥节升了个大官,是那种比狗官杨重民还大的官。
终于,整个案件真相大白了,玉珠和文璜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莫老汉的豆腐铺也红红火火地开着。

 

清朝末年,列强侵华,朝廷昏庸无能,上层尸位素餐,下层收刮百姓,所谓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在如此的环境下,民间则出现了一件件奇闻冤案。

而其中的太原奇案更因其案情曲折离奇而名列清末四大奇案之一。

楔子

清道光年间,山西太原阳曲县有一富贵人家姓张,家长是当地有名的富商张百万。老张劳碌一生,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如珠如宝的女儿:金珠和玉珠。

做父亲的自然想要为女儿找个好人家,让她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从小就为金珠和玉珠安排了指腹为婚,对象都是当地的大户。张百万认为这样两个女儿下半生就可以无忧了。尤其是大女儿按约定嫁了出去之后,现在张百万的心里就只剩下二女儿玉珠这一块大石头了。

本来张百万给老二指配的是曹家的公子曹文潢,可世事无常,曹文潢数次落第,曹家家道中落,没钱了。而张百万本就想靠着和曹家联姻来发展自己的事业,但现在这样,自然不能把女儿嫁给一个朝不保夕的曹文潢了。于是张百万给女儿重新选了人家并约定好了过门日期。

玉珠暴亡,尸首丢失,奇案连连

可一天夜里,玉珠突然失踪,张百万心急如焚,赶忙跑去大女儿金珠家里看看玉珠有没有过去。在看到金珠遮遮掩掩的样子后,张百万让家丁搜查。结果就在金珠房间的衣柜中找到了玉珠,可这时的玉珠已经因为长时间缺氧而去世了。

张百万痛苦万分,只能取消了婚约,把玉珠装入棺材,放置于灵堂,准备执日下葬。可当晚却又发生了一件怪事:玉珠的尸首不见了。而几天后,在城外的一处地方又发现一桩命案:死者是一个和尚,死因是利物致死,然后被扔到了附近的井里。

一时间和尚命案和张家走尸案响遍这个阳曲县,甚至还有传言:和尚是在半路遇上了尸变的玉珠,斗法失败后被杀。不过当官是不信邪的,阳曲县令杨重民正式审理此案,并得到了一些有力的证据:和尚死时身上所穿衣物,乃距命案现场不远处的一家豆腐店的老板莫老实所有。

杨重民下令彻查莫老实家,结果又在他家里搜出了玉珠入棺时所穿的衣服。这下真相大白了,原来莫老实久居孤独,盗尸用以行苟且之事,但被路过的和尚发现,于是恶向胆边生,下毒手把和尚杀死后投井。

案件查到这步也就可以了,杨重民关闭卷宗,将其上交刑部结案。不过这案有个疑点:就是玉珠的尸首何在?莫老实家没找到,他自己虽招了杀人,可绝口不提尸首的事。

峰回路转,案件似乎有了新的转机

在莫老实入狱,等待秋后处决的时候,这天县衙里突然来了一个人,自称姓曹名文潢,乃阳曲县以前的当地大户,可近几年家道中落了。据曹文潢所说:自己受莫老实恩情,为了把一头驴子还给他而来。如今却听到莫老实含冤入狱,故特来申冤。

杨重民问:那真凶是谁?曹文潢答:乃晋祠乡的吴屠户,此事是他酒醉后自己说出来的。杨重民仔细一想:莫老实是人如其名的老实,而且年岁已高,怎么可能潜入高门大院的杨家盗尸而不被发现呢?再者死者和尚正值壮年,怎么会轻易死在一个老头的手里?而且玉珠尸首下落不明,案件爆发之快,莫老实又如何来得及毁尸灭迹呢?

反观吴屠户,平日里横行霸道,乃乡里一霸,而事发地点离他的家又十分接近,案发之后他抛下家当,携妻带子地举家搬迁到晋祠乡,如此举动岂不怪哉!可杨重民转念一想:此事已交刑部结案,此时再审,就算真相大白自己也难逃失职之罪。思考再三,杨重民决定维持原判,莫老实依旧秋后处斩,曹文潢因受莫老实恩情,想要诬蔑救人,下狱候审。

昏官断昏案,朝廷大员千里救人命

莫老实和曹文潢都在狱中,杨重民本以为此事可以结束了。可突然有一天,新任的山西提刑按察司陈砥节来到了阳曲县,新官上任三把火,陈砥节来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询问曹文潢所在。

这就吓坏了杨重民了:曹文潢到底是什么人?上官居然和他有交情,那会不会和最近这两件奇案有关呢?杨重民本想打个马虎眼糊弄过去,结果陈砥节一拍惊堂木,怒骂杨重民:“莫老实无罪,真凶另有其人,曹文潢乃本官世交,本官可证无罪,至于你心心念念的那个走尸案的尸首,现在正在本官家中喝茶呢!”

在场的人一听这样全都懵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真相大白,真相落网,太原奇案最终水落石出

原来玉珠根本没死,她是不愿嫁给姚家的子弟,而选择了为爱付出,和曹文潢连夜私奔。在他们私奔途中路径莫老实的豆腐店,得到了莫老实的帮助,还把唯一一头搬货的小驴给了他们。

至于张百万在金珠家衣柜中找到的,其实就是那个被淹死的和尚,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金珠和和尚私通,当晚杨百万查找金珠家时,和尚就躲在了衣柜里,结果被闷晕了。杨百万不愿家丑外扬,于是对外宣扬玉珠已死,把和尚穿上玉珠的衣服,装入棺材放置在灵堂。

半夜和尚醒来,连忙开溜,路上经过了莫老实的点,于是把自己的女装给了莫老实,换取了一套男装继续上路(莫老实家的玉珠女装就是这样来的)。在逃跑路上,和尚淫心又起,居然调戏吴屠户的妻子,结果吴屠户可不是好惹的,手起刀落就把和尚给了结了,案发后举家搬迁到晋祠乡。

而曹文潢和玉珠连夜逃走后,去到交城县投靠故交陈砥节,并在那里成了亲、安了家。有感于莫老实的恩情,曹文潢特意带着驴子前去感谢,在歇脚处遇到了吴屠户,也是天网恢恢,吴屠户酒过三巡,居然自己把案发经过说了出来,曹文潢这才知道莫老实入狱的事,可曹文潢仗义执言,却被打成同党下狱。

所幸他身边的小丫头秀香在探监时知道了内情,于是急忙禀报住在交城县的玉珠。玉珠知道因为自己的缘故,导致了一条人命和恩人、相公的无妄之灾,也立刻找到了陈砥节,告知他其中详情,在去找晋祠保长监视住吴屠户。

陈砥节到达阳曲县后,吴屠户随后也被带到了县衙,并供认不讳。这下子真相大白了,莫老实、曹文潢无罪释放,吴屠户被判秋后处斩,杨重民革职查办。杨百万知道闹出这么大的事,全是因为自己不顾女儿的想法,一心想要她嫁给金钱,却不知女儿对于真爱的追求要远远高于利益。

最后杨百万也是默认了玉珠和曹文潢的婚事,并让他们搬回阳曲县一家团聚。曲折离奇的太原奇案至此告一段落了,而此案虽不及刺马案、科举案那样涉及政治斗争,也不像杨乃武小白菜案那样因慈禧亲自审理而著名。

它能跻身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它是关于一个女子反抗家族势力,追求真爱的故事,其中夹杂的谋杀、冤屈、神鬼等,更让此案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讨论性。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

 

太原奇案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也是清末四大奇案中最扑朔迷离、曲折离奇的一件案子。老父嫌贫悔婚,小姐痴情贞烈,县令糊涂判案,案情一环套一环、机缘巧合令人惊叹,称得上奇中奇、案中案。

 

太原奇案之所以能够称之为奇案,则是由于其曲折离奇的案件过程。

张百万二女儿与人私奔,却在大女儿家发现一花和尚

太原有个富裕人家,其家主名为张百万,其生有两个女儿,大女儿金珠已经出嫁,二女儿玉珠却看中了一个穷人家的男子曹文璜。古代婚嫁讲究一个门当户对,有钱的张百万自然不希望女儿嫁到一个穷人家,于是不顾女儿的反对,将其许配给了一家姓姚的。

张百万将女儿许给姚家

然而,二女儿玉珠却是个为了爱情而奋不顾身的痴情女,拗不过父亲便和心上人曹文璜私奔了。两人离家之后无处可去,商议一番之后便打算投靠曹家的故交,在交城当县令的陈砥节。两人出城之前,先是在一家豆腐店稍事休息,豆腐店的莫老汉父女听了两人的遭遇后极为同情,便将自家的毛驴借给了他们充当脚力。

次日,张百万死活也找不到二女儿玉珠,在那个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年代,张百万怎么也料想不到女儿竟然有胆子私奔,便想着银珠是不是为了逃婚,跑到了已经出嫁的大女儿金珠家。于是,张百万便带领家人跑到大女儿家去找人,在金珠家一统翻找之后,非但没有找到二女儿玉珠,反而在衣柜里找到了一个与金珠私通的花和尚。

张百万无奈之下只得连人带柜子抬回去

这下张百万脸上挂不住了,二女儿不见了,大女儿却与和尚私通,这传出去哪还得了。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无奈之下张百万只好带人将衣柜连同和尚一起带回了家。

张百万以和尚代女设灵堂,和尚逃跑之后调戏妇女被杀

张百万好不容易将和尚连同衣柜抬回了家,打开衣柜一看却发现和尚已经被闷死了(实际上是晕倒了)。正不知如何是好的张百万无可奈何,为了保住面子,更为了给姚家一个交代,只好对外谎称二女儿玉珠已经暴病身亡,于是便为和尚穿上嫁衣冒充女儿,设置灵堂打算办丧事。

张家上演假出殡

半夜时分,一阵凉风吹过,昏死过去和尚醒了过来,看着周围的情形虽然有些懵,但也深知此处不可久留,便偷偷的溜走了。一路火急火燎的逃亡,这和尚竟然也来到了莫老汉的豆腐店,坐在门口歇脚,低头一看才发现自己身上还穿着嫁衣,于是便从莫老汉家换了一身衣服,换下了身上的嫁衣,之后便出城逃走了。

那边张家人起床一看灵堂的尸体没了,没法给姚家交代的他只好硬着头皮跑去报官,希望县令能帮自己找回尸体。而这边和尚逃走的路上竟然又起了色心,管不住下半身的他调戏了一个早起的妇女,结果不想这次却踢到了钢板上,被妇人的丈夫吴屠户给杀死了。吴屠户杀死花和尚之后,便将和尚的尸体扔到了井里,然后自己便逃到晋祠开起了酒店。

穿着莫老汉衣服的和尚被吴屠户所杀

且说时间不久,和尚的尸体便在井里被发现了,案件被迅速报到了阳曲县令杨重民处,和尚命案和张家走尸案的出现,顿时轰动了全城。

糊涂县令断糊涂案好人被冤,屠户酒后失言案件真相大白

杨重民接到案件之后便开始了调查,结果有人认出和尚所穿衣物为莫老汉所有,于是破案心切的糊涂县令便认定莫老汉为凶犯,将莫老汉抓来之后就是大刑伺候,莫老汉竟然被屈打成招。拿到口供的县令杨重民于是叛其斩立决,并就此结案上报刑部。

杨县令将莫老汉屈打成招

几天之后,曹文璜回太原途中路过吴屠户新开的酒店,酒后失言的吴屠户竟然说出了自己才是杀害和尚的凶手。曹文璜有感于莫老汉此前对自己的帮助,得知真相之后便立刻跑到县衙为莫老汉伸冤,县令杨重民听了曹文璜的叙述虽然有所警觉,意识到自己可能冤枉了好人,但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也只好将错就错,于是一狠心,将曹文璜定为了莫老汉的同谋。

得知曹文璜入狱,玉珠的的丫鬟秀香前去探监,这才从曹文璜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于是乎,秀香一方面请求晋祠保长监视吴屠户,另一方面则赶赴交城寻找玉珠。玉珠得知此事之后,便又找到了刚从交城县令升任太原知府的陈砥节。

陈砥节重审之后真相大白

陈砥节得知此事后,一方面上书刑部要求重审此案,另一方面便开始着手重新展开调查。这才使得此案得以真相大白,莫老汉和曹文璜得以无罪释放。此后,在陈砥节的劝说之下,由于姚家已经退了亲,张百万便也原谅了女儿,接纳了女婿,也算是有了个圆满结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