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金庸的同时,也要谈谈如何用现代视角去读出新意

 高野海青 2019-12-03

前天的推送,十分抱歉做的不够认真。为了去赶热点,没有花更多的时间来打磨自己的文章,这其实是很不负责任的。因此今天将昨天的文重新修改后再推出来,其中会有一些之前的内容的重复,也会有新的内容。

昨天的写作中,我一直想表现的很理性。但表现出情感,不代表缺少深度,相反,将思想放到具体的情境中,反而能方便读者去理解。金庸说起来算是我语文的启蒙老师,小学的时候语文一直很差,到现在的影响就是我总会写错别字。考试几乎就没有上过80分,还最怕写作文。所以当我小学和初中的那个暑假,第一次在盗版书店读到《天龙八部》时,是查着字典看完的,之后二刷的时候,是查着成语词典读完的。读了金庸的作品之后,之后才对文字有了兴趣,对写作也有了动力。

所以当我听到金庸去世的消息,是实在忍不住想写点什么的。但又不愿落入俗套,只是怀旧卖情怀。我对自己写作的要求首先是要不落俗套,于是我就想金庸的小说有那些地方值得批评的,当时想到的有金庸小说中的男性中心主义,书中多次出现的武功秘籍,以及替天行道带来的法制精神的缺失。

但再想的深一层,只是批判,而没有建构。那不过是给曾经喜欢的作品贴上了“成人童话”的标签,并不代表自己真正长大了,只是吃不到葡萄(写不出金庸那样的文字)说葡萄酸。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提出了“语言游戏”,指“把语言与活动这两者交织到一起而组成的整体”。于是我想将金庸小说的解读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看能不能通过自己的行动去消解上述的三条对金庸小说的批评。通过创造性的扩展语言的使用场景,既研究了文本对应的语义,也为其创建符合新时代价值观的外延。

先说金庸小说中对女性的不尊重这点。金庸小说最出名的五个角色,根据对最近数十篇怀念文章的统计,是乔峰郭靖令狐冲杨过黄蓉,其中只有一个女性角色,而且还是以她的古灵精怪,来衬托出男主的深沉厚重。而当下提倡是夫妻之间人格上的平等。然而金庸笔下是有这样的情侣的,盈盈做的不止是为了男主角牺牲自己,更关键的是她帮助男主完成剑萧合奏的心愿,从而实现了精神追求的完整,而这比神雕中的双剑合璧离男女人格上的平等更进了一步。因此与其抱怨金庸笔下人物都有些直男癌,不如引导读者去思考金庸笔下哪一种男女交往模式更值得借鉴,比如笑傲中的交往方式,就是通过兴趣爱好开始的,也是以此结尾的,这样的交往,才能够让男女双方能站在平等的起跑线上。

而金庸长篇小说中女性地位集体最高的一部,是《倚天屠龙记》。倚天中的女性角色,由于外族统治下儒教文化的松懈,变得比男儿更有英雄气象。纪晓芙在面对她师傅的强迫下时能保留自己做人的底线,这其中的勇气不亚于郭靖为了救徒弟去单刀赴会。而杨不悔代替母亲嫁给自己父辈的残疾人,还要定下名分,这其中的胆大妄为,和杨过拒绝黄药师让他拜师后再娶小龙女一样罔顾礼教传统。而殷素素在遇到张翠山后的改变,在金庸小说的男性角色中则难以找到可以相比的。她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愧疚,只怕除了乔峰之外,是没有男性能够承受的。

至于书中的俩位女主角小昭和赵敏,更是金庸小说中唯一出现的异族女主角。赵敏的“我偏要勉强”,其中的无畏和坚持不逊于“千万人吾往矣”。她有野心又有能力,遇到所爱的人就主动,遇到再大的障碍也不退缩,舍得曾经的成就,拿得起放得下,敢做看似不可能不顾情理之事(从婚礼中带走新郎),这都是值得现代女性去学习的。如果我们能不再以仙女或妖女这样非黑即白的简单视角来看,也许能更全面的去看到赵敏的魅力。而赵敏是我金庸全书中最喜欢的俩个女性角色之一(另一个是程英)。

至于倚天中的小昭,很多宅男将其当成心中的偶像,觉得她就只是个女仆,一个标准的乖乖女,但这是一种误读,小昭由于家教的原因,在书中多次扮演的是风清扬之于令狐冲,神雕之于杨过的精神导师的角色。在光明顶上,她用通达世情的小曲来安慰无忌,用“受用一朝,一朝便宜”来劝说无忌练习了乾坤大挪移,又在危急时自行指挥五行之阵来帮助无忌。我觉得的就算在当下,小昭这样对世事看得通透的女孩子,很多男生也还是不敢娶的,就算娶来也只是当成摆设,而不愿和她们进行精神上的深交。

顺便透露下,小昭唱的曲子来做关汉卿的《乔牌儿》节选,其中还有俩段,也是极好的 “算到天明走到黑,赤紧的是衣食。凫短鹤长不能齐,且休题,谁是非。” “落花满院春又归,晚景成何济!车尘马足中,蚁穴蜂衙内,寻取个稳便处闲坐地。”。只是这俩段和故事的情节衔接不好,而没有出现而小昭的小曲在中。而在离别时她唱的歌是“来如流水兮逝如风 不知何处来兮何所终”,来做波斯哲人伽亚谟。能在以本小说里写出一个思想深度如此高远的女性,以及一个超越了现代女强人的shero,金庸的作品不应该被简单的理解只有大男子主义的遗毒。

和笑傲一样,倚天也是江湖放置在一个专制的庙堂之下,书中的男子多半有些性格上的缺陷,反而是其中的女性角色让人印象深刻。笑傲中的女性配角,比如宁中则,曲非烟,恒山三定等,各个都很有自主性。这应不是偶然的,在一个被扭曲的环境中,能保住本心的更多是那些本身由于社会性别能远离政治的女性。其实不管男女,执念于找回自己曾经的荣光,就会带来行事上的僵化和自我的迷失。

金庸小说最受欢迎的一点是书中的主角大多都有种80年代的大学生才具有的朝气,因此书中的故事才能让很多年轻人读起来废寝忘食。倚天书中的人物也有朝气,也会冲动,只是这本书里做出选择的是女性。女性的角色体现出了相比男性更丰富的色彩,比如殷离,这里就不再细说。很多人会由于自身对人生的经验不足,而体会不到这个人物做选择要面对的两难,从而无法和人物产生共鸣,所以对她印象不深或不佳。最典型的例如神雕中的黄蓉不讨人喜欢,但这反而反映了最真实的人性。

接下来说说第二点,武侠小说中有太多的武功秘籍,容易让人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金庸的确写过一夜之间拿到他人七十年功力,但对于当事人来说,他完全没有在等待这样的好运气,反而将其看成是一种责任,这是他与期待天上掉馅饼的人的不同。而在更多的情况下,例如射雕三部曲中的男主,金庸会指出他们都是花费了一番苦功夫才有所成就的。

无忌不是拿到真经就直接去迎战六大门派的,他一个人在深谷里练了五年。这相当于如今读一个博士的时间了。而杨过在古墓里待的时间,至少算是读一个本科的时间,之后在海潮里练剑,又是一个硕博连读的时间。金庸是写过会了秘籍就能战胜比自己强的多的对手这样的bug情节,但也要看到在不为了情节推动的时候,金庸还是会让他笔下的主角去经历长时间独自的修炼的。

小说中武功,如果以游戏的视角去开展隐喻,能进行一些有趣的展开,不管其是否对错,只看其能不能给当代人一些启发。这样的尝试既可以看成是玩笑取乐,也可以看成是正经的训诂。比如倚天中的九阳真经。用当下的视角,会有一番全新的解读。书中写道“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用流行的话注释,说的是反脆弱,即始终把握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外界环境的负面变化,反而让我从中变得比之前更强。

而乾坤大挪移,从名字来看,乾坤就是天下,挪移就是改变,讲的是如何改朝换代的功夫,也就是如何获得并保持政治权利的方法。其中诀窍是借力打力,比如牵引挪移敌劲,粘住掌力,复制对手武功,还有就是转换阴阳,一会是阴谋一会又是阳谋。书中讲无忌学功夫因为九阳的关系,能够神速的学会,是想告诉读者学习的顺序,先让自己具有反脆弱的性质,不会由于外界的无常而受到伤害,再去学处事的厚黑学(或者说先去读斯多葛学派的《沉思录》,再去读霍布斯的《君主论》)。

而乾坤大挪移的第七层中有一些错误的,强行修炼,会让人走火入魔,可以看成对那些沉迷诡辩或权谋,最终搬石砸脚的人的反讽。事实上,很多人在都是第六层的境界,却要写第七层的道理,到头来是害人害己。金大侠“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故借此点明。另外,书中写道这门武功写的除了张无忌之外,第八代教主武功最高,能将「乾坤大挪移」练到了第五层,但在练成的当天,便走火入魔而死。这在金庸小说中是独一无二的,武功秘籍保持完整,又不是异族文字写成,但就是没有人能炼成。而如果将乾坤大挪移当成厚黑术权谋学的话,就不难理解作者的苦心。而书中写无忌之后的武功,也仍然是以九阳为根,这也表示了作者对这俩种价值观孰轻孰重的态度。

而倚天中太极剑的教学方法,也是读者津津乐道的场景。张三丰问无忌忘了几分,等到无忌说全忘了,才算是学到家了。有的读者从这里看到的是天人合一,以为这才是金庸想借此传播的道。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看成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关系,具体的招数是具象的思考方式,其虽然能够产生技术,能够快速的上手,但真正重要的是抽象的普遍的原理原则。只有掌握了抽象规律,才能做到连绵不绝,而要掌握普遍规律和概念,就需要去扬弃形象化思维这么一条好走的路。但走向抽象的道路,需要实证(招数)来一步步支撑,还需要逻辑(剑意)来环环相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意在剑先。

小结一下,读者如本来就抱着侥幸心理,那自然能从金庸小说中找出靠小聪明一步登天的,一夜间逆袭的种种场景。然而若是本身即懂得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也明白运气在人生中的重要性,那才能看到书中要提倡的并不是不劳而获,而是品格与运气的相互影响。如果没有提前修炼出完善的心智与良善的美德,那就算运气砸到你头上也终究是祸害。而能够对小说中的设定的在现代视角下进行解读,说明了这本书越具有超越民族和时代的潜质。

关于金庸小说的第三点批评是其中的角色以人治代替法制。比如洪七大义凛然的说自己杀的都是大奸大恶,又比如郭襄闹少林的时候砍掉了无名和尚的手指,却没有人关注。这样的批评是拿以当下的价值观去要求古人。小说家要写古代的传奇故事,就要按照古代的普遍观念去写,不然故事就会不合情理。毕竟金庸写书还是要照顾人物的成长经历的,不会像古龙一样写出楚留香这样类似穿越过去的人物,非要将坏人送到官府,而且坚持自己不杀一人。

我们评价作家是否有进步性的时候,要看其是否有在故事的架构设定中体现出现代的价值观,天龙的结局展示了超越民族性的世界和平的观念,虽然是个人的行为促成,但最终产生约束力的却是靠辽帝在众军士前的宣誓来完成,这已经是一种制度建设的萌芽。而在倚天中,推动故事的明面上是一刀一剑,实际上却是郭杨俩家合力设计的一套即恢复汉人统治地位,又避免暴君祸国的制度安排,这其实可以看出是法制理念中相互制衡思想的萌芽。

总结来看,金庸本来想写的是政论,武侠只是他写来吸引流量的,本不应当成是经世济民的正经文字。好的作家会在他的流行文学中只稍微领先时代一步,比如在神雕中调整当下已经正在消失在的师生恋禁忌,还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些更现代的价值观来,唯有如此,才能够既有广泛的受众,又能让读者常读常新。金庸逝世之后,我随手挑了倚天重读,因此这篇小文中多谈倚天,现在看来,当年真是读浅了这本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