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QY原创】谈谈电影“空天猎”里的反辐射旁瓣攻击

 阿甘宝书 2019-12-03
什么是雷达的主瓣信号和旁瓣信号

制导雷达无论什么体制,都会存在主瓣和旁瓣。在方向图上通常都有两个或多个波瓣信号,其中辐射强度最大的瓣称为主瓣,其余的瓣称为副瓣或旁瓣,与主瓣相反方向上的旁瓣叫后瓣。旁瓣是怎么产生的呢?工科学生都知道我们要把频率信号从时间域转换成频率域时,采用了DFT离散傅里叶变换和截断用的窗口函数。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截断后信号和原信号之间存在畸变,窗函数存在着不同幅度的旁瓣,所以在卷积时,除了离散点的频率上有幅度分量外,在相邻的两个频率点之间也有不同程度的幅度,这些应该就是截断函数旁瓣所造成的,总之旁瓣是一定存在的。


为什么制导雷达要抑制旁瓣信号:

一方面旁瓣信号遇到物体也会有回拨信号,在目标显示器上和主瓣的回波信号一起显示出来显示。当旁瓣的回波信号强到一定程度,势必会影响到对主瓣的回波信号的判断。事实上旁瓣信号由于地面的回波严重的影响到主瓣回波信号。另一方面随着电子对抗技术的发展,利用旁瓣信号对制导雷达进行电子干扰也是常见的一种方法。


如何减少旁瓣信号对主瓣信号的影响:

既然旁瓣信号对于制导雷达来说的弊端这么多,那一定要想办法抑制旁瓣信号,最好是只有主瓣没有旁瓣。但是事实上,制导雷达的定向天线多多少少都会有旁瓣信号。为了减少旁瓣信号对制导雷达的影响,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旁瓣匿隐技术(SLB)。它的实现方法就是增加一套副天线,通过主副两套天线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比较,设置一个旁瓣回波信号的门限,在目标显示器上只显示超过这个门限的回波信号,自然就是主瓣的回波信号了吧。其实旁瓣的信号还在那儿,只是制导雷达选择看不见看不见,是不是有一点自欺欺人啊!


新型相控阵雷达的T/R组件可以利用相位控制的方法实现波束赋形的功能,除了可以快速移动主瓣的扫描方向,还可以减少旁瓣的产生。这个也是目前的主流发展方向。


反辐射导弹的攻击方式:

回到正题上来。对于反辐射导弹来说,探测制导雷达的主瓣信号是最为直接的方法,信号又强方位直接,但是如果采用追踪主瓣信号的方式,反辐射导弹势必会进入主瓣信号的探测范围,这样会在制导雷达的目标显示器上显示出反辐射导弹的回波。这个时候制导雷达通常的对抗方式就是立刻关机,如有可能迅速转移阵地。如此一来会大大降低反辐射导弹的攻击成功率。这个时候,聪明的科学家发现了可以利用制导雷达的旁瓣信号作为追踪源,由于制导雷达自己压制了旁瓣的回波信号,所以当反辐射导弹跟踪旁瓣信号就可以一路安全的找到制导雷达,并摧毁它。但是由于旁瓣信号通常比较微弱,反辐射导弹必须进入一定距离才能捕获制导雷达的旁瓣信号。


电影情节的合理性:

在《空天猎》中反辐射导弹的旁瓣攻击情节,由李晨长机低空突入,僚机携带YJ91反辐射导弹,并在其攻击距离内准备伏击。长机在距离萨姆6阵地很近的距离上突然跃升,诱骗萨姆6的制导雷达开机,这时候僚机发射的反辐射导弹很顺利的捕获到萨姆6制导雷达的旁瓣信号,并成功摧毁了萨姆6导弹发射车。这个情节虽然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但是基本合理。当然在实际交战时,攻击一方的飞行员不会个个都是李晨,其实也不需要。通常会在攻击体系中选择自己的隐形战斗机来完成这项工作,这样即安全又高效。


​以上纯属个人的一些分析,有不对之处敬请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