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補述: 從「無、有、有之始」談太極

 派护林人 2019-12-03

shenlongtaiwan / 18 小時 ago

汪群超 2019.4/

〈從「無、有、有之始」談太極〉是吳國忠老師於 1992 年的一篇著作(註 1), 探討太極拳之「無、有」哲學,以解決太極拳「動」的問題,動從何來?如何從不動到動?最後歸結於「有之始(動之始)」做了什麼?發生了什麼事?這裡的「無、有」牽涉兩個層面:一為有形的體,即不動(靜)為無,動為有;二為體用之哲理,以「有」為體,以「無」為用。兩個層面互為演繹,互通有無。本文題目的「無、有」可以先單純當作「不動(靜)」與「動」,而「有之始」屬於哲學的體用內涵。

一般太極拳習者也許會覺得納悶。練拳走架乃至發勁,動則動矣,哪裡有如何動的問題?怎麼會有「動之始」的命題,難道還有「動之末」嗎?會不會想太多了!豈非庸人自擾,強立論述,非要吹皺一池春水,重蹈學者普遍務虛之通病?

跟隨吳老師近二十年的時間裡,老師每次看我們不大進步,總是想盡辦法「文攻武嚇」地幫我們找進步的處方。往往解說或示範、上手到最後的關鍵就是「始動」之精微。然後一定請我們回去看他這篇〈從「無、有、有之始」談太極〉。已經記不清楚這樣的情節重複了多少次,反覆看這篇文字的次數也多到不可數計,但,我沒有一次看懂文章,只覺得篇名能告訴我的還比較多。換句話說,學了近二十年的太極拳,連關鍵問題都沒抓住,沒能單刀破題直指太極拳的核心(註 2) ,反而始終圍繞著周圍的枝枝葉葉辛苦採摘,套句吳老師對學生們的評語:花了 95% 的時間練那些太極拳較不重要的 5%(註 3)。

太極拳「一靜無有不靜,一動無有不動」是另一個命題,強調靜時全靜、動時全動。本文欲探討的重點是從靜(不動)到動的轉換到底如何發生?譬如從不動到動,即是從無到有,這中間牽涉到「動之始」。始動之「始」含時間與空間兩層意思。從時間來看,動之始可以是一動的開始,或未動(靜)之末,甚至起心動念霎那;以空間而言,始動於腳底湧泉,所謂由下而上;始動於內(意、呼吸、炁或丹田),所謂由內而外。

以上是人盡皆知的拳理,但執行起來可不簡單了。譬如,由下而上、由內而外的動,若變成從腳底做動作(或頂,或推,或旋、或鬆),同時也從丹田或呼吸做些什麼(旋或鬆)來帶動身體,這便落於「有」的領域,為一般人運動習慣,但從「道」的角度來看,「做動作」充滿煙火味,雖能做到符合拳理的外象,卻盡失其內涵。本文想從道家與儒家之異同(註 4), 舉《莊子‧大宗師》關於坐忘的一段文字為例,並以余英時先生大作《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中的闡釋為本(註 5), 嘗試說明動之始的內涵。

原文:

顏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謂也?」曰:「回忘仁義矣。」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忘禮樂矣。」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仲尼曰:「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後也。」《莊子 · 大宗師》

「 仁義禮樂」是儒家之本,立人之道,何以顏回反受益於忘仁義與禮樂,而孔子還說不夠呢?直到顏回說「坐忘了」,並解釋坐忘是不受肢體的限制(離形),不為聰明才智左右(去智),等於大通大暢了。這段師生對話是莊子虛構顏回忘仁義禮樂而提升自我,終回歸到最高層次的「道」,而「坐忘」是達「道」的法門(註 6)。甚至還補了一句孔子想起而效法的話:「能同則無好惡偏差,順應變化就不執滯於常理。」

余英時先生認為《老子》以道德為首,視仁義為次,禮樂為末,甚至對於孔子講仁義並制禮作樂看成走向「墮落」之途。於是莊子這段文字告訴我們如何從「墮落」狀態回歸到原始精神的「道」:第一步忘禮樂,第二步忘仁義 (註 7)。余英時先生進一步評論:(見註 5)

莊子的「道」存身於感覺和一般理性無法接觸的領域之中,因此,人在追求與「道」合一時,必須「忘卻」賴以獲得有關此世確定知識的方法。然而,在我看來,這兩步導向「道」的「忘」並不能省略或越過其中之一。

余先生的解讀間接回答了練太極拳「做動作」的源由與不可避免。我們練的是純道家太極拳,崇尚「道」之自然與樸實無華,其中並無作意(註 8) 。但因「存身於感覺和一般理性無法接觸的領域之中」,所以難練、難改。唯一的方法是「「忘卻」賴以獲得有關此世確定知識的方法」,亦即砍斷原來的思維模式、運動模式,等於改掉原來的習慣,重新學習「道」的模式。也因此普遍被社會認知愈有成就的人士,因愈難忘卻使之功成名就的知識方法,以致愈難練成道家太極拳。即使如此,余先生認為仍不能越過這兩個被「忘」的步驟,他說:

在此必須記住道家的方法乃是「得魚忘筌」、「得意忘言」(《莊子 · 外物》)。但是在捕得魚之前,畢竟還是要用筌的。……早期道家,尤其是莊子竭力向我們人類表示,在我們通過感官和智力所了解到的現實世界之上,還存在著一個更高的精神世界。

現實世界裡,在「得魚與得意」之前,「筌與言」仍是必須的,從太極拳的學習而言,「做動作(形)」便是「筌與言」之必須,甚至應該學習做出正確的動作。「筌與言」雖是形而下的工具,卻是俗世一般人不可避免的開端,一定從這裡開始(外形動作),亦即先具儒家仁義禮樂的規範,然後才逐次忘記屬於人道的禮樂仁義,最後再藉坐忘而近於道(天地之道)。

回憶老師的教導也能找到些坐忘的蛛絲馬跡,他常說「有這個意思,沒這個動作」,譬如,涵胸拔背。有涵胸之意,沒有涵胸之實,不能練成胸部塌陷或往內縮。又說:「展眉心,笑盈盈」,笑盈盈:有笑意,沒有笑容;展眉心沒叫你開展到瞪大眼睛。拳經說:「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這似乎在說「動作來自沒有動作」,而「沒有動作」該怎麼帶出身體的動作呢?這似乎回到莊子坐忘的目的。莊子認為制禮作樂與行仁義都是作意,是違反自然的道,必須被忘卻,讓身體與頭腦回應自然,不矯情造作,方能回歸於大通大暢「道」的境界。這便是老師說的「有這個意思,沒這個動作」。還記得老師教學的口頭禪:「把手忘掉、把身體忘掉、不要想…」。另一方面卻又說每個動作要規規矩矩,每一式要到定位不可馬虎,腳停手停,諸如此類在乎外形的正確和熟練與否。看我們太露相了,又勸說好玩好玩 21 分就好。這一切無不充滿莊子這段文字的道家意涵。

回到現實問題:如何忘?如何不要想?此「忘」不是「忘記」,而是去除違反自然與造作的動作;「不要想」不是腦袋空白一片,而是存在覺知,順應自然、順勢而為,以感而遂通,不強意作為。更具體的作法,舉幾句太極拳經典為例,如:

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己方之動與不動來自彼方。

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我方動之緩急來自對方之緩急。

靜中觸動動猶靜」:是觸動,非己自動。

因敵變化示神奇」:己之動(變化)來自對方,故能出其不意。

不化自化走自走,足欲向前先挫後」:是對方要我化才化,要我走才走,向前之動能來自往後之盪勢。

以上無一不在提示身體的動來自外在的「引動」(或引動萬物),並非靠腦袋(去智),也不是靠身體(離形)啟動一切。老師認為引動之幾則來自「神」,常提師爺說:「神帥炁,炁帥血,血動體隨」。又見《易經 · 繫辭傳》說:「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無思無為、寂然不動是神性的本體,感通天下是神性的作用(李環中〈「神」的聯想〉(註 9) )。

本門太極拳在左家功法裡多處可見「神」;舉九轉玄功之「展眉心,笑盈盈」為例,以眼神守外竅,以「神凝一處」引動氣機,以「神內斂」引動內炁,進而以內炁運身;又如「大乘法」,也是依賴眼神引動內炁為助勢,帶動身體向前往後如荷花迎風搖曳般的晃動。習者若不能體察引動所扮演的角色,練習內功與其他功法時,必然錯過其精髓,充其量只捕捉到外象,一舉動之間仍找不到太極拳的味道(內涵)。

莊子並不否定仁義禮樂(有為)這個與人同的層次,而是透過忘卻它來提升至道(無為)的層次;並非棄仁義禮樂於不顧,只是賦予「道」的況味。以現代流行話來說:從孔子版的仁義禮樂轉換為老子版的仁義禮樂,莊子認為要透過「坐忘」來達成。也可說老子的無,顯相於孔子的有。同樣是仁義禮樂,表達的層次卻不同。

投射到本門太極拳,九轉玄功(左家內功)屬於「無」(註 10), 拳架及其他有形有相的功法屬於「有」。所以我們有一句口頭禪:「沒有內功,拳架是死的(註 11);沒有拳架,內功是空的。」同樣的道理也見於鄭曼青師爺在《曼髯三論》自序:「吾論畫本乎書,筆無神,墨失韵者,無論矣。重形及失形者,亦無論矣。必曰貴神賤形,則近之,形之與神,猶小人之與君子,無小人何以養君子。是以謂形具而後神著也。……神行形活,意到筆隨,則庶乎近之矣。」小人是形具(註 12), 君子是神著,猶陰之與陽,缺一不可。

「無」畢竟要依賴「有」(身體動作)方能表現神力,於是引動之處必遵循體動之規範,即拳經揭櫫之由下而上,由內而外;在此,「無」與「有」合為一體,互為表裡,缺一不可。這說明老莊之道仍建構在儒家之形象表徵之內,兩者缺一不可。鄭曼青先生在《老子易知解》卷頭小引也說到:「老子之所謂道,與孔子大異,老子假陰陽剛柔之變化與推移,乃天地自然之道。為鼓吹無為之說,反立人曰仁與義之道,以為有為而不美。唯孔子之謂仁與義,正猶人所應由之道路耳。」太極拳動作外形是人所應由的道路,必須符合規範(如孔子之仁與義);但規範是有為法,不美,須走一條自然之道(思想的道路),以坐忘為法門,直達天人合一之境界。

有為法是必要的,不是不好,只是不美

最後本文引用道德經第三十八章(德經之首)為「無動之動」(始動、有之始)找到老子的見解:以下採原文,中文註解,英文註解的順序編排(英文翻譯採自Tam C. Gibbs《My words are very easy to understand》(註 13)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之人不彰顯其德,所以有德;下德之人不掩蓋其德,所以無德。

Superior Teh does not reveal its Teh, thereby retaining it; Inferior Teh cannot rid itself of the appearance of Teh, and thereby loses it.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上德之人自然而不刻意作為,所以沒有什麼非要去做的(徇私而為)。下德之人違反自然的刻意作為,是為了某些目的而為之。

Superior Teh practices Non-action and has no private ends to serve. Inferior Teh both acts and has private ends to serve.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仁者雖刻意作為,但沒有什麼非要去做的(徇私而為)。上義者依其認定的是非去作為。

Superior humanism acts but has no private ends to serve. Superior justice both acts and has private ends to serve.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上禮者刻意作為,當不受理睬時,甚至挽起袖子露出胳臂強迎他人(謂之失道)。

Superior etiquette not only acts but, getting no response, tries to enforce its will with raised fists.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從失道、失德、失仁、失義一路退守,最後只剩禮。

Thus, if Tao is lost, Teh appears. If Teh is lost, humanism appears. If humanism is lost, justice appears. If justice is lost, etiquette appears.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僅存禮者,代表失道之人,已無忠信可言,實為亂源之首。

When conscience and honesty wear thin, Etiquette is the beginning of strife.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前識者(有先見之明者)善與人競先,猶道之虛浮表徵(發華),愚者通常從這種表面浮誇之事開始(註 14)

As to prescience, it is merely a blossom of Tao, and the beginning of stupidity.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

有修為的人應在意道之實質,而非表徵,

That is why the truly cultivated man take generosity for his location, does not dwell on the meanness;

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取其樸實之核心,不在虛華之外在,即捨去虛華之小成,取其樸實終能自化。

Focuses on the fruit and does not dwell on the blossom. So he avoids the one and chooses the other.

鄭師爺在其著作《老子易知解》中註解此段,提及:「上德與下德,自然與反自然之不同」。簡單明瞭的解讀「不德」與「無為」是順應自然之道,而「不失德」與「為之」則是有所為而為之,遂行己意,不以自然為師。鄭師爺的註解用在詮釋太極拳的動之始非常貼切,始動若循自然之道是為上德,反之所有刻意的動作、心智的行為都是違反自然的下德,是沉淪之始。而上德者離道不遠矣。

註:

  1. 〈從「無、有、有之始」談太極〉原文見 https:///2013/12/01/從「無、有、有之始」談太極/

  2. 吳老師教學很重視文課,更常提出問題要學生回答。學生的回答一旦不著邊際或背書式地答題,會馬上被老師制止,要求單刀破題,並一再說明單刀破題在太極拳應用的重要地位。

  3. 吳老師暗指學生不聽話,不能虛心接受老師全盤的教導,依己心之執意來決定太極拳學習的輕重緩急。於是老師認為太極拳最重要的部分,反被學生放在練習順序的最後,甚至漠視不練。每說至此,一定要學生去讀他的文章〈老莊哲學的心齋坐忘〉,懂得什麼是「聽話」。詳見:https:///2013/11/25/老莊哲學的心齋坐忘/

  4. 參考鄭曼青〈孔子與老子之異同〉,神龍太極拳網站:https:///2014/03/13/孔子與老子之異同/

  5. 見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聯經 2014),頁 116。

  6.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老子認為「道」才是最原始的精神,依次是德、仁、義與禮。認為儒家以仁義禮樂為本是走向衰退、墮落之途。所以《莊子》裡經常見到杜撰的儒家門人對話,藉以貶低仁義之道,以鼓吹道家無為之說。

  7. 一般認為莊子這段文字有順序偏差,據《淮南子·道應訓》引用此段,顏回先忘禮樂,次忘仁義。這個順序被認為比較合理。

  8. 見鄭曼青著《老子易知解》第三十八章之註解,頁 47-48。

  9. 吳老師上課經常講演「神」在太極拳的角色,也經常請學生回去做功課,並繳交報告與分享心得。李環中這篇〈「神」的聯想〉便是來自上課的啟發,詳文見 https:///2016/01/02/「神」的聯想/

  10. 左家九轉玄功是功法,亦是心法,著重積炁養命之概念。初練習時輔以手的幫忙,逐漸以不動為原則。吳老師稱之為練「無」,不是練「有」,不能執著於形象與感覺。

  11. 拳架是死的,指拳架沒有太極拳的味道。

  12. 「形具」指太極拳外形動作要標準,包含「平整均勻」在內。

  13. 這裡特地附上英文翻譯的目的是希望凸顯鄭曼青先生對老子學說的見解。《老子》之各家註解迥異,莫衷一是,我們學太極拳來自吳老師與鄭子,自然要從鄭師爺的見解,作為學拳的參考。然而,鄭師爺親自註解的《老子易知解》是以老子的話來解讀老子,讀者往往限於國學底蘊之不足,未能通達。而英文譯本卻是個重要的參考,因為譯者 Tam C. Gibbs在紐約從鄭師爺習拳、上課,除浸淫中華文化之外,也能以流利的中文交談,並且擔任鄭師爺在美國教拳的秘書。以此緣由,翻譯此書的過程據說是兩人坐下來一句一句的確認,因此頗具參考價值。另外,中文解讀部分也是採用鄭師爺的註解,惟囿於知識與修養之不足,自認尚不能完全捕捉鄭師爺之意。

  14. 老子三寶之一「不為天下先」,經常表現「先見之明」者欲與人爭先,炫耀能事,違逆老子之道。

刊登於 2019 年《原幾》雜誌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