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薯农无法承受之痛

 昵称67715235 2019-12-03

请给自己的甘薯田也上份保险-----提前预防SPD病毒病

前段时间,有个广东湛江的薯农朋友发来图片及视频,照片中满田的矮化小叶黄化苗子,只有个别植株叶色正常,出问题的苗子全田总苗子的80%以上,根系基本没有发育。看到照片会觉得也就是栽种十几天左右,但现实是残酷的,这是100亩已经栽种60天的薯田。只能遗憾的告诉他,这是感染了甘薯病毒病,而且这样的情况再采取什么措施都徒劳无功,这块地未来的结果有两个,要么减产80%以上,要么拔掉重新种植,一个薯农不能承受之痛。这是多么血淋淋的惨痛事实,虽说厄运不会降临到每个人的身上,可一旦面临,那将是巨大的损失,甚至是倾家荡产。
那这种毁灭性的病害究竟是什么?
1、什么是甘薯病毒病(SPVD)?

甘薯病毒病害SPVD)是由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和甘薯褪绿矮化病毒协生共侵染甘薯引起的病毒病害。可引起叶片扭曲、畸形、叶片褪绿以及植株严重矮化等症状,对甘薯产量影响极大,一般可使甘薯减产50%-90%,甚至绝收

2、如何识别甘薯病毒病(SPVD)?发病初期幼嫩叶片淡绿色,叶片薄厚不匀,继而颜色黄绿相间,呈花叶状。后花叶斑驳程度加大,并现大面积深褐色坏死斑,中、基部老叶尤甚,发病重的叶片皱缩、畸形、扭曲

主要症状有:

1、花叶型:苗期患病,发病前期叶脉成网状透明,后沿叶脉构成黄绿相间的不规则花叶斑纹;

2、叶片褪绿斑驳型:苗期及发病前期在叶片上发生明脉或构成细微褪绿半透明斑,成长后期斑驳附近变成紫褐色或构成紫环斑,多数种类沿脉构成紫色羽状纹;

3、叶片皱缩型:患病苗叶片少,叶缘不整齐,或歪曲,呈现与中脉平行的褪绿半透明斑;

4、叶片黄化型:叶片黄色及网状黄脉;

5、卷叶型:患病叶片边缘上卷,严重时卷成杯状;

6、薯块龟裂型:薯块上发生黄褐色或黑褐色龟裂斑,排列成横带状或储藏后内部薯肉木栓化,刨开病薯可见薯肉有黄褐色斑块。

3诱发甘薯病毒病的因素有哪些?

1、种薯种苗;2、媒介(如蚜虫、烟粉虱等);3、高温;4、干旱;5、品种本身原因。

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一旦感染上病毒病,病毒就会在甘薯体内不断增殖、积累、代代相传,使病害逐代加重。甘薯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到病毒的侵染是导致甘薯种性退化、产量降低和品质变劣的重要原因。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培育出任何能够高抗病毒病的甘薯品种,也没有能够有效防治病毒病的药剂,脱毒是目前防治甘薯病毒病的最好方法,只能通过培育、推广脱毒甘薯来防治病毒病、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

大家都知道甘薯病毒病对甘薯的危害程度有多重,一般的都会造成50-90%的减产幅度,甚至绝收,那怎么才能减少发病几率呢?我们又能控制哪些呢?

4、甘薯病毒病SPVD的防控技术

1、加强检疫措施:加强产地检疫,特别是加强留种田SPVD的识别,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销毁,并将留种田转为商品薯;

2、减少跨区远距离调运种薯种苗:种薯种苗调运是该病长距离扩散的主要途径。因此,减少跨区调运, 可有效减少病害的远距离传播;

3、加强苗期病害调查和识别:发现疑似病株及时拔除,把病株消灭在苗床,可有效减少大田SPVD的发病率和损失。

4、加强对介体昆虫的防治:加强对甘薯田特别是留种田和苗期烟粉虱的防治,可有效减少该病的扩散蔓延。推荐的防治烟粉虱药剂:24%噻嗪酮.啶虫眯微乳剂;3%啶虫眯微乳剂等。

5、种植脱毒甘薯:加强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和繁育基地建设,建立无病留种田;在甘薯种质材料的引进、交换过程中尽量使用无毒苗。


那发生了甘薯病毒病该怎么治?我们也只能告诉大家,甘薯病毒病只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如果发病严重,很难彻底治疗,病毒在侵染甘薯植株后,不仅与甘薯植株争夺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破坏甘薯植株的养分输导,改变甘薯植株的某些代谢平衡,使甘薯植株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致使甘薯植株生长困难,

血的事实给薯农朋友提个醒,甘薯病毒病得防。按照以上防控方法,就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甘薯病毒病,亿农圈衷心祝愿广大薯农朋友年年都是丰收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