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国行3——爱丁堡文化之旅

 耕夫的图书馆 2019-12-03

   告别约克,当天晚十点半,我们到达苏格兰首府爱丁堡。这儿的天气格外的冷,好在我们有备而来,我们仨都套上了羽绒服。此时太阳刚好落下地平线。乘着落日后的余辉我们徒步赶往早已约定的住所,匆忙中当然不忘用相机或者手机对着路边的夜景随手一拍。这样一来,原本20分钟行程变成半小时。

     我们订的住所是一家民宿,进入巷道,女儿让我们提起拉杆箱,免得弄出声响,影响了邻居。没见着主人,钥匙放在指定地点。我们租住的是一个小套间,带有卫生间和厨房。屋子里通暖气,热烘烘地。

      次日早晨天阴沉沉地,按照原定计划我们开始对爱丁堡的游览。

     爱丁堡不光以环境优美,建筑典而著称,而且是英国著名的文化古城,俗称北方的雅典。游览爱丁堡,观景和听景同样重要。

于是,我们选择了先利用一天坐游览车了解概貌,然后再用一天选重点游览的方式。

        爱丁堡游览车和英国别处见到的一样,车体高大,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半敞蓬。尽管天气很冷,但为了便于赏景,更重要的是便于拍照,我们选择上层的开敞处。

         观光车分红黄绿三种颜色,由三家不同公司经营,三色车游览线路略有不同。票价照例是死贵每张16英镑(这个数换成人民币够我在兰州坐半年的公交),但好在是通票,持票可以在当天随时在候车点上下车,而且红绿蓝三趟线通用。

        或许,你最关心的是讲解问题了,不用担心,每个座都配有译音耳塞,有七八种语言供你选择。不认识"查爱那"也不要紧,只要按一下那个贴有很亲切的五星小红旗的按键就行。估计,他们找的是一位华人播音员录的音,汉语普通话很标准,且带有磁性。

        爱丁堡虽然很有名,但无论从规模和人口上来讲,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就是个小城。大概就是我的家乡武威市的样子。坐观光车跑一圈不超过一小时,我们觉得,既然掏了那么多钱,就得尽可能多坐坐,好让心理上有一种不是很吃亏很多的感觉。于是,红蓝绿都走了一圈,好多点都是重复的,我们随着观光车一遍一遍的看,一遍一遍的听,眼睛盯着以为值得拍下的风景,不顾一车人用诧异的眼光看我们,快门声咔咔咔响个不停。反正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爱拍照,多一个少一个无所谓!

        尽管这样重复着看,其实记住的点并不多。只是感觉满眼的古城堡、古王宫、古教堂、古大学、古医院、古街道,古商铺、古酒馆、古雕塑,随便找块地儿,一提便是上百年甚至数百年历史。

        原来这小小的古城,是浓缩了的文化垒成的。仿佛在这里顺手撬掰下一块石头,里面都孕育着沉甸甸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爱丁堡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古老。

        著名的爱丁堡城堡于6世纪就成为苏格兰皇室的堡垒,比英格兰的利兹城堡早200多年,比温莎城堡早400多年,比德国的海德堡城堡更是早600多年。早在十八世纪时期,那时的爱丁堡就是欧洲文化、艺术、哲学和科学中心。在历史上它曾经作为堡垒、皇宫、军事要塞和国家监狱。也正因此,它经历了许多苦痛和沧桑,政治和军事的斗争,使它始终处在中心角色的位置。几个世纪以来,在漫长的争斗历史中,爱丁堡人的强悍和不屈的精神,甚至整个苏格兰人的追求独立、向往自由的精神风格都浓缩在这座堡垒。

        皇家英里大道。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一本介绍爱丁堡的书中,因为这条全长一英里左右的大街西起爱丁堡城堡,东至荷里路德王宫,连接了两座苏格兰最重要的皇家场所。

        这是一条卵石铺就的优美街道,两侧排列着众多古老建筑,有店铺、酒馆和供人参观的景点。皇家一英里大道贯穿爱丁堡老城区中心,连接了苏格兰历史的两座苏格兰最重要的皇家场所,被誉为“世界上最富有吸引力的街道” 之一。·

        爱丁堡大学,是一所成立于1583年的世界顶级学府,是大布列颠六所最古老、最大的大学之一,它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齐名,是英国第四大难进的大学同时也是全英第六古老的综合性大学。著名的大哲学家休谟年轻时便在学校受教和成长。爱丁堡大学产生过16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3位英国首相。

        用不着列举那么多古老的建筑和名胜了,单单提一下下面人物中的任何一位,你就会这座我们眼中的"小城"肃然起敬:

       18世纪,自由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改良了蒸汽机的詹姆斯·瓦特和欧洲历史小说之父沃尔特·司各特,同时出现在爱丁堡这座小城,正是他们引领了苏格兰的启蒙运动,并通过《人性论》、《国富论》等一系列著作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推广到全世界。

         达尔文,就是提出生物进化论那位,曾在苏格兰爱丁堡大学攻读医学。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爱丁堡人,是19世纪后半叶英国伟大的小说家。

         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创建人;

         托尼·布莱尔,原英国首相;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著名物理学家,电磁定律的发明人;

         阿瑟·柯南·道尔,福尔摩斯系列小说的作者;

         约翰·纳皮尔,数学家,对数的发明人;

        J·K·罗琳,哈利·波特的作者,这本书的第一集就是在爱丁堡的大象咖啡馆中写出来的;

       詹姆斯·杨·辛普森,第一位发明用氯仿进行麻醉的产科医生。

       莊士敦,历史学家,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私人教师。

       爱丁堡所谓"北方的雅典”正基于此。

       如今,这座文化名城,已经借用文化发酵成了一座旅游名城。

      爱丁堡这座只有50万人口的小城,正常情况下容纳人口达到100万,遇到节会可以达到200万,最多一年,节会吸引外来游客300万,之后政府不得不采取限制措施。

     每年七月末到九月初都会举办爱丁堡艺术节,这个艺术节包含有多个子节日。著名者包括爱丁堡边缘艺术节、国际艺术节、军操表演和国际图书节。其他时节也有登山节电影节、国际科技节、国际电影节等等。

        还有每年的除夕节,经典项目持续四天,期间有音乐、烟火等表演。

南山揽胜,爱丁堡全貌



爱丁堡城堡在6世纪时成为皇室堡垒,城堡既是王宫,也是重要的军事要塞,它在苏格兰历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爱丁堡城堡高高矗立在火山岩的黑色岩石上,无论站在城市的哪个角度,它总是那么抢眼。

皇家一英里大道贯穿爱丁堡老城区中心,连接了苏格兰历史的两大焦点:位于城堡岩石顶部的爱丁堡城堡,以及荷里路德宫。

每年8月爱丁堡艺穗节会在此举办,包括戏剧、舞蹈、音乐、展览甚至行为艺术等各种艺术形式。

皇家一英里也是“世界上最富有吸引力的街道” 之一。

沿着王子街向东 走到尽头,就来到郁郁葱葱的卡尔顿山。站在山顶向西南望去,爱丁堡城堡巍然矗立,守护着宁静的小城,景色非常美丽。


卡尔顿山上鸟瞰全城 


卡尔顿山上的国家纪念碑,建于1822年,纪念拿破仑战争中阵亡的将士。但纪念碑并未完成,仅有一排巨大的立柱支撑着横梁。据说是因为预算透支而中断了工程。

卡尔顿山上还有一座纳尔逊纪念碑,是为了纪念海军上将纳尔逊而建。每天下午1点爱丁堡城堡鸣炮时,纳尔逊纪念碑塔尖的小圆球就会降下。

在纪念碑的立柱下我拍下了穿格子布裙的苏格兰大叔,这是苏格兰爷们的典型装束。

卡尔顿山上的爱丁堡市立天文台

里路德宫是女王在苏格兰的官方住所,位于爱丁堡皇家英里大道的尽头,正对着宏伟的亚瑟王宝座山。

  紧临王宫的亚瑟王宝座山,据导游讲,王宫选址在此的原因也是看中了这里的风水。这张照片因为在双层游览大巴的顶上抓拍,没拍出山的巍峨气势。

山脚与王宫之间,就是美丽的皇家绿地公园


不顾一天的劳累,我们决定赶在落日前登上王瑟王宝座山。此山是一座死火山,面向城市的一面是险峻的黑色断崖,面向王宫的一面是绿色长坡,每走一段,俯瞰爱丁堡就有不同的画面。

所幸的是当我们登上王瑟王宝座山时,上帝为爱丁堡的天空布满了彩云,这座美丽的小城顿时变得更加梦幻般迷人,这一刻将会成为我们爱丁堡之旅的终生记忆……

         这座文化城市还孕育了影响世界的名著《哈利波特》,爱丁堡用她包含文化养分它的一花一木,一石一瓦滋润着罗琳,创造出了梦幻般的魔法世界。

        大象咖啡厅,这是罗琳创作时常来这家咖啡厅,现在生意异常火爆,尤其受到中国游客的青睐。

         教学设施密集也是爱丁堡这座文化城市的具体体现,学生人口占整个城市人口的五分之一。

       这是爱丁堡大校区一角。和英国许多大学一样,爱丁堡大学也没有专属的校园,学校和市区建筑互相兼融。

苏格兰国立博物馆被认为是20世纪苏格兰最优秀的建筑之一。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与苏格兰独特的历史和自然环境紧密融合,形成历史与现代的巧妙衔接。建筑表面采用苏格兰金色砂岩,制造出饱经风霜的古老面貌。三角形的入口大厅高达七层,制造出充满张力的空间感。大厅采光良好,阳光几乎能洒满大厅中每个角落。



遗憾的是我们参观博物馆的时间过于短暂,只是蜻蜓点水般地选重点看了个大概

不用介绍,你可能已经猜出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克隆羊“多莉”

城内有数不清的纪念碑、塔和雕像。 这是一个善于记忆和崇拜英雄的民族,聪明的苏格兰人,把自己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都固定和外化于这样的雕塑!

市中心的司各特纪念塔格外抢眼

 

自由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

苏格兰风笛表演

这是卡尔顿山上拍到的风笛表演,近距离拍照我总是心怀忐忑,对焦、取景和曝光都大失水准

苏格兰议会大厦,建在荷里路德宫的对面,整个爱丁堡城中少见的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搁在爱丁堡的建筑风格里多少有点出挑。可以免费参观,可惜的是我们去的那天正好闭馆。

什么是苏格兰,有人说苏格兰就是风笛、格子裙和威士忌。

爱丁堡是威士忌的兴盛地,我们没去专门的威士忌体验中心去享受,倒是在休息时选了一家小有名气的酒吧去体验。这里的酒吧和伦敦的一样,室内无比的窄小,巴台旁早已围满了人,有个能围坐六七个人的小厅留给了乐队,过道挤满了站着喝酒的人,里面站不了的干脆站在外面。

还好,我们在女儿努力下找来了两张小凳,很不习惯地挤在人群中。我接受不了威士忌那种怪怪的味道,要了杯啤酒,端杯喝酒的姿势尽可能做的像模像样。不致于在人群中太扎眼。择机还要在人们不大注意时偷拍两张。

威士忌没品成,啤酒到喝得挺惬意,苦涩中透出一股浓浓的麦芽香和酒花香,味道很重,但又很醇正——这是一种久违了的味道!

酒吧小乐队,曲调有一种很强的异域风情,但我还是很喜欢听。这种调调适合在酒吧的噪杂声中表演。

奏乐者一曲接一曲弹奏,喝酒者高谈阔论,酒吧内极尽喧闹,两者似乎各不相干,各行其事,但每曲终了又会赢得一片掌声……


乔治四世桥街和坎多梅克路的交叉有一座小狮子狗铜像,它就是深深感动了爱丁堡人的义犬博比。

1858年,博比的主人约翰·格雷牧师去世后,博比一直在墓边守护了14年,直到1872年死去。为了纪念博比,人们为它造了这座铜像。

博比像是爱丁堡最小的雕像,也是最受当地人亲昵和喜爱的雕像。我们仨也和其他游客一样摸着博比的鼻子照了像。

博比铜像旁边的博比酒巴也因此扬名天下。

除了颜色不同的观光大巴,在爱丁堡我们还看到了依旧运行的电轨车,它和这些新式大巴混杂在同一条街上运行。

在爱丁堡城西的海湾上,停泊着用来观光退役军舰

这儿的街头门脸文化也招人喜欢

这儿的建筑不乏

建筑装饰精雕细刻且以人物居多

和伦敦人一样:以古为美,细心人可以发现这座房子的年龄

教堂是城市的最高建筑

街头一瞥

海鸥是这座城市的精灵,可以容忍它所做的一切,甚至可以在头上拉屎

  两天的爱丁堡游览时间的确是太短太短,留下了许多遗憾,仅管如此,这里浓浓的的文化氛围简直让我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有人说爱丁堡是个失重了的城市,意思是她的文化含量和文化价格远远超出自身的体量,显得很不协调。而我,则因猛一下子吸收这么多浓缩了的文化气息,有一种醉氧的感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