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认识回流沉香,怎能算香道高手

 千里走单骑f4a5 2019-12-03

相信很多香友在购买挑选沉香时,会发现沉香商家的某些商品会标注“中东回流”“日本回流”。为什么会有这种回流沉香?很多的香友估计都不大清楚。至于回流沉香的质量如何?有没有收藏价值?这些问题就更加让人迷茫。今天老羊就带大家好好的认识一下回流沉香。

回流沉香出现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回流沉香?当今市面上所有的沉香基本都产自东南亚的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而沉香最终流向三个主要的消费地区:中国、日本、中东。其中,中国的沉香历史存量是最小的,但消费量却增长的最快。可原产地东南亚的沉香产量一年比一年少,渐渐有了枯竭的迹象,另一方面中东和日本却囤积了很多沉香,于是咱们就只能直接去扫人家的库存老香,这就是回流沉香出现的原因。

中东香道特点

而要想知道回流沉香好不好,得从两地的沉香文化说起。先看中东,一说到中东,人们的第一反应基本都是土豪,不差钱。是的,中东富豪们真的不差钱,咱们熏香是在精致的小香炉零点几克的品,人土豪们是用半人高的大炉子在庆典上使劲烧,要的就是这个气氛。

中东人除了熏香之外更多的还是将沉香制成沉香精油,这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中东自古缺水,用宝贵的水来洗澡对他们来说实在是过于奢侈,而沉香油的天然香韵却能掩盖身上的异味,再加上沉香的味道稳定,在干燥的沙漠中也能保持很久。因此沉香对中东富豪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东西,这一习惯一直保持到了现在,成为了他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但是,中东富豪们可不差钱,沉香这种好东西基本都自己享用了,因此国内的中东回流十分稀少,以日本回流居多。

说到日本,以前也很土豪,比中东人还能扫货,而且眼光还毒,挑的很多都是极品老料。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停滞不前,日本这个地主家也快没余粮了,这样才把很多珍藏的极品沉香卖给我们。

日本香道特点

日本的香文化传自中国,但在传承上比我们做的要好,我国目前的香文化实际上处于一个复兴的阶段。

在我国不停探寻前路的时候,日本就已经有目的和计划的满世界收香了,后来中日建交,还从当时一穷二白的国内过了一把土豪扫货的瘾。后来中国人也有钱了,却发现极品沉香很多都被日本人收走了,于是很多国内香客都去日本购买好香。

日本之所以长期大量的收购沉香,还是因为非常爱香惜香。

日本人分类沉香并不是根据产地沉水与否,而是以香韵来分为八个等级,香韵最顶级的称之为伽罗。伽罗这一级别多是奇楠,但也有个别香韵绝顶的普通沉香。

同时为了保持沉香的香韵,他们还会用古法给沉香涂上各种秘制精油,比如涂抹苏荷油,可以保护香材,还可以除虫,同时苏荷油除了味道,不会影响香材其它作用,苏荷油药用价值也跟沉香近似,这是国内古法存香的一种,后来传入日本沿用至今。

日本不同的老香堂之间的精油配方也不同,有经验的高手通过涂抹精油的味道就能知道手中沉香是哪个香堂的。而我国不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涂抹精油虽然可以很好地保存沉香,但是也会把沉香的原味掩盖。

日本香道推崇香韵,以熏香为主:

日本国内基本都将沉香用于熏香,消费者多是财阀高层,士族官员,门槛很高,可以说进入这个圈子就是身份的象征。他们的品香聚会仪式规整,流程专业,讲究见微知著,用最少的香品最好的韵。但也因为如此,日本国内极少将沉香制为珠串雕件,认为这是极大的浪费。他们认为只有通过熏香才能让珍贵的沉香得到升华。

(日本香道志野流演示闻香)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日本人对于选香品香的确是有一套,他们收藏的沉香很多都是极品老料,中东回流的沉香也是如此,又经过我们的二次筛选能流入国内的回流沉香基本全是精品,因此市场上的回流沉香极具收藏价值。

说了这么多,回流沉香有什么优缺点呢?

1.年代久远

回流的沉香一般都是老料,因为这些都是在藏家手里回收过来,年份少则二三十年,多者更久。

因此品相上看起来白木部分往往发黄很少发白,香味上水分脱尽,香韵醇厚,而且早期好产区的沉香相对比较多,因此大多都是比较好的产区。

2.略有杂味

回流的沉香许多时候会有些许杂味。比如日本回流沉香一般都会在沉香上涂上他们秘制的沉香精油(同产地的沉香提炼精油),因此往往原味会被掩盖。

而中东回流沉香则善于用香料,会有当地特色的各种香料味。

当然国内大多追求原汁原味,许多商家也是尽量去收无精油的原料,或者是收一大块沉香木原料切开来做珠串雕件,因此做成珠串的几乎都是原味,回流味比较轻。

3.价格偏高

价格上,由于是从藏家手里收过来的,而且是老料,因此回流沉香价格上也会相对比较贵。并且收料是以公斤单价来计算的,老料水分少,克单价高也是理所当然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