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谈刘备的草根逆袭史

 今古言堂 2019-12-03

说起这刘备,想必大家都是不陌生的,他可是三国时期的霸主之一,蜀国的开国皇帝,后人称他为先主,他的儿子刘禅被称为后主。

刘备的一生可以说是经典的草根逆袭史。

说刘备是出身草根,若是根据他的家庭经济情况来看的话,也可以这么说,毕竟刘备少年时便失去了父亲,变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而且十分贫困,母子二人只能靠卖鞋子织席子来贴补家用。

但若是深究起来,说刘备是草根出身就不行了。毕竟刘备姓刘,汉朝,刘乃国姓,细细算来,刘备还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的父亲刘弘在世时是东郡县令。所以刘备严格算来还有皇族血统,后来就算是落魄了,那也是一个没落贵族。即使经济困难,还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但是家庭教育肯定是不一般的。

刘备小时候能够在人人生异,觉得会出贵人的小车盖般的桑树下,说出“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听听,这是一个农村娃,普通孩子能说出的话吗?自然不是的,此事足可见刘母对刘备的教育,即使落魄,但人不能无大志。在曾是官夫人的刘母的教育下,刘备的眼界,心胸,手段,谈吐都远超常人。所以从此来看,刘备就不是草根。

刘备在刘母的家庭教育下经历了十五年,才被刘母放出去学习,毕竟如果只有刘母的教育的话,刘备只会被限制在那一个小小的地方。只有放出去,才能增长见识,开拓眼界,才能成熟,成为一个真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刘母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她对刘备的教育占据了刘备成长定性的时间,然后把刘备放出去,他被外界迷惑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而且刘母把刘备放出去学习,可并不是让他自己去游历,而是让他到前九江太守卢植身边去进学。卢植是谁?他师从大儒马融,又与大儒郑玄是同门,是郑玄的同门师兄,既是经学家又是一位将领,可谓是文韬武略。刘备在这样一位大家身边学习,自然是受益匪浅。不过,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好处,这也是刘母把刘备送到卢植身边去的重要原因之一。那就是人脉,这人脉不说在古代,就算是现在也不可以说是不重要的,人不可脱离社会群体而存在,那人脉就能让我们在社会中生活得更方便。

刘备又是一个很会结交朋友的人,而刘备在此结交的那些朋友兄弟,所发展的那些人脉,让他日后的开国成皇之路不知方便了多少。

不过刘备所结交的朋友中又有两个是不一样的,想必大家也能想到,毕竟桃园三结义是那么的出名。没错,他们是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虽然史书上没有桃园三结义一说,那只是在《三国演义》里所描述的,但既然他们都能“睡同寝,坐同席”了,可见他们之间的感情是不一般的,刘备待他们好,关羽张飞二人也十分尊重刘备,从未背叛过刘备。

都说刘备善交际,善用人,善团结各方人士。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刘备的那些朋友是怎样对他提供帮助的吧。

首先便是求学时的同宗好友刘德然。

在外求学最需要的是什么?钱,没钱还求什么学?要的就是那一份最基本的学费和生活费。但是刘备家道中落,家庭经济十分困难,肯定是没那么多钱来支付这些费用的。但他和刘德然交好,然后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又看到了刘备的异于常人之处,反正就是觉得刘备前程远大,所以便资助了刘备上学。

然后我们便来说说刘备的“”。

刘备自小便不太爱学习,喜欢狗马,音乐,美衣服,其实就是喜欢玩。也许他的天赋便不在读书学习上,而是在交际上,他能与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等人结交,从而获得大量的金钱资助,这便让他有了在后来的黄巾军乱时招兵买马镇压黄巾军的本钱。然后获得了军功,以此被任为安喜县县尉,不过当时的朝廷腐败呀,贪官污吏如此之多,所以没多久刘备就因鞭打贪官督邮而弃官而逃。

不过那时候乱,到处都是黄巾起义,所以刘备又在下邳对战黄巾军有功的情况下被任为下密县县丞,然后又是弃官,升官。最后被黄巾军破城后便投奔了老大哥公孙瓒,这公孙瓒便是刘备在卢植那求学时交到的另一个好朋友,所发展的一条人脉。同门师兄弟嘛,自己发达了,提携一下兄弟也是可以的,所以刘备来投奔,公孙瓒自然是得安排得妥妥当当的。然后便举荐刘备当上了别部司马,之后便是一段刘备的战功升级史了。

不过那是乱世啊,你的官能升到哪去呢?又是谁给你升呢?天下英雄纷起,都觊觎着那个万人之上的位置,其他人尚且如此,拥有皇族血脉的刘备对那个位置没有想法吗?不可能没有的,但是刘备十分清楚自身的弱点,他比之这天下英雄,如曹操、袁绍、公孙瓒等人,他没有那些人的才能,文比不上,武也比不上。那他还有什么呢?他会因此而熄灭心里燃烧的雄火吗?不,从不。

刘备虽然十分清楚他自身的缺点,但是他更清楚自身的优点,他善交友,善用人。他文韬武略是比不上别人,没事,有大才的贤士如诸葛亮之流,勇猛的将士如张飞关羽赵云之流何其多,他只需用他们便行了。他比不上的,他的人比得上。

所以,史书上说刘备“盖有高祖之风”还是挺准确的。

一开始,刘备可谓是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但是他也在慢慢地发展壮大。三国乱世,群雄纷争,其实谈友谊是很不现实的,那时利益才是敌友的界线。刘备在公孙瓒这一边时攻打袁绍,抵抗曹操,但是又能在被吕布打败后投靠曹操,然后又能在投靠了袁绍后反过来对抗曹操,联合孙权来攻打曹操等等。看起来刘备似一个小人,但是在那样一个时代,这些事体现的反而是刘备坚毅的精神,毕竟颠沛流离,依附于人,哪里是那么好受的?在袁绍那处处受到制约,在刘表处受到提防,在曹操处,虽说曹操对他十分礼遇有加,但是却有很多谋臣想杀他。这样的遭遇虽说没有勾践忍辱负重那么夸张,但是也是挺惨的,但他忍了,还在暗地里发展自己的势力。

这便是刘备的坚毅。

不过在刘备辗转各个诸侯的时候,有着那样的遭遇,其实也是正常的,毕竟刘备也算是有着一定实力的人。但他在每个诸侯那里,说实话,待遇挺好的,特别是曹操,说明那些个诸侯也是推崇刘备的。所以我们也不难看出他的一个很大的优势,之前我们便说到了刘备善交际,而他的这个优势便是他具有“极强的人格魅力”。

然后我们便说说刘备的另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可以说是优点,也可以说是缺点。那就是“重情义”。

一是在援助陶谦抵抗曹操,陶谦病重,因刘备仁德,所以他想把徐州让给刘备,但刘备碍于情义而不肯接受,三次所劝后方才接受,但是却错过了最佳时期。

二则是刘表濒临之际想让刘备接受荆州,刘备又是因情义而坚决不受,最终导致刘表逝后刘表的次子刘琮把荆州给了曹操,诸葛亮劝刘备攻打刘琮占据荆州,但刘备碍于情义不肯同宗相杀。如此,便为他以后的霸业征途添上了又一障碍。不过刘备在率军离开的时候,还带上了愿意投靠他的刘琮的部下,荆州的士人,还有百姓,为此不惜放慢行军速度。任何事有利也有弊,此事利则在于“得民心”,刘备比之其他霸主有许多不及,但是他的仁德与民心则是其他人远远不及的。

三便是为了给关羽父子二人报仇而举兵攻打东吴,即孙权。不肯听诸葛亮的劝阻,最后伐吴失败导致退居白帝。

不可否认的是“重情义”这一点放在哪一个人身上都是一个很好的亮点,但是若是放到一个领导人身上,因为重情义而不能理智的判断的话,那就是一个致命的缺点。

众观刘备这一生,他虽算不上是草根,但作为蜀汉开国皇帝的他,起点比之出身世家的曹操,孙权是要低很多的,所以他能在三国乱世中开创蜀国,所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史书上说他弘毅宽厚,能交人,能用人,虽说文武军略比不上曹操,但是他百折不挠,从不曾放弃,所以最后终成帝业。有许多人都评价说刘备有“雄才”,的确如此,先不比之曹操孙权,单单是姓刘的,有皇室血脉的人何其多,而他们之中就却只有刘备达到了三分天下的胜利。

的确是胜利,苏轼数千古风流人物,竟多在三国,那在英雄如此多的情况下,刘备的脱颖而出着实不易。

刘备,蜀国先主,出身贫寒,虽无大才,但能充分发掘利用自己本身具有的交际天赋,发展人脉,对朋友,对部下,对百姓仁德,不折不挠,终于三分天下有其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