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Ma · 色艺 | 上海姑娘,描摹品读城市记忆

 老叟童心94io0p 2019-12-04

在大学时代,同学们总有这样一个机会,一段时光。

背着画板,行走在江南水乡或是徽居宅院之间,

在夕阳的余晖中,留下长长的剪影。

室内设计师胡瑜,是土生土长的上海姑娘。小时候上学,每天穿过老城厢窄窄的弄堂,大喊一声,小伙伴悉数出来一起走;放了学,一块儿在弄堂里跳皮筋、打弹子;学校组织去大光明看电影,开心好几天;读书以后,会时常去华亭路淘衣服,款式又多又时尚……。

这些儿时的记忆一直在胡瑜的记忆中,而这些年来,上海的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像是一座与时间赛跑的城市。

作为从同济大学环境艺术专业毕业的学生,从工作到生活,她亲历着“城市更新”的过程,渐渐地发现,建筑是城市记忆的一种独特载体。

于是从2017年开始,她开始尝试用自己的独特笔触绘制上海的老建筑;为了记忆,更是为了记录气象万千的当下。

胡瑜用的是钢笔淡彩的绘画技法,即在钢笔勾勒线条的基础上施以水彩。由于色彩丰富、立体感强,很多建筑手绘爱好者都喜欢用这一技法。胡瑜最喜欢的一点是,这种技法表现快捷,能描摹出老建筑打动她的一瞬间。

由于工作繁忙,胡瑜只能利用业余时间画画。她会在现场完成拍照和素描轮廓的勾勒,回去再进一步创作;时间宽裕的话,也会在现场完成整个绘画过程。

有时在现场,会有附近居民围上来,向她讲述这里以前是怎样的,建筑是什么颜色……;有的还会热情地带她去家里看内部结构……;看到居民们也认同这种保存记忆的方式,胡瑜更坚定了自己的创作之路。

两年来,胡瑜已创作了40多幅画,有:国泰电影院、武康大楼……等著名的地标;也有像前不久刚启动旧改搬迁的“张园”那样充满生活气息的石库门建筑群。

对于旧城区改造,她的态度比较乐观;她认为这些老房子的确到了该改造的时候。

只不过,要传承的不仅仅是建筑的外壳,还要把城市发展赋予建筑新的人文艺术内涵一起传承下去。

 老城厢,历史文脉 

上海老城厢,是上海历史的发祥地。

胡瑜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小拧(沪语:小孩),小辰光(沪语:小时候)上幼儿园都要穿弄堂,喊小伙伴一起上学,放学后经常在弄堂里玩打掸子,拍香烟牌子,跳橡皮筋……。

特别是夏天弄堂是最最闹猛(沪语:热闹),它是每家每户的“公共客厅”,躺椅一只只的搬出来,小旁友(沪语:小朋友)拿个方凳子拼在一起“打上游”(沪语:扑克游戏的一种)……。

然而,这份童真记忆随着拆迁也就渐渐远离,如今每当走访这些老城厢,这些场景会像电影一样浮现。

 石库门,中西合璧 

石库门,是一种融汇了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民居特点的民国时代的新型建筑,是具中国特色的居民住宅,建筑的门楣部分是最为精彩。

当时的石库门里弄房屋成为上海市民最常见的房屋,甚至可以说石库门就是孕育“上海人”这个群体的孵化器。

如今的上海旧城改造,冲击着石库门里弄房子;是拆除,还是保留,成为了社会热点;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见解和看法……。

每当经过市区的石库门里弄写着大大的“拆”字,胡瑜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画下来拍下来,上海这样原汁原味的石库门正在逐渐消失,即便是新天地、丰盛里、建业里……等的改造可以说是商业的成功,但是缺少了市井气。

 老公寓,西洋风格 

曾几何时,淮海路“武康大楼”成为了上海网红打卡景点。但是说到“武康大楼”不得不说到它的设计者 — 邬达克。

他在上海建成的项目不下50个(单体超过100幢),其中25个项目(单体超过50幢)先后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武康大楼”就是其中的一座。

它的外面是法国文艺复兴风格,远看像是一艘战船,颇有气势。

 老别墅,风姿绰约 

淮海路旁边的华亭路道路长约四百米,上世纪80 ~ 90年代一度成为个体服装市场的翘楚。

读书时,下课后常常会去那里掏衣服,那里的款式又多又时尚,是年轻人的最爱。

后来华亭路服装市场全部搬走后,才发现原来那里好几栋英国乡村别墅,现今走在华亭路可以感受到田园般的恬静和优美。

 公共建筑,摩登文化 

大光明电影院

说到“大光明电影院”,又要提到当年的建筑设计师邬达克;此处地理条件最为复杂,但也最体现其设计功力古典风格的影院。

胡瑜小时候家就住在大光明附近(新闸路),幼儿园组织看电影一定会去那里,80年代的孩子看个电影真的可以开心个好几天,看电影的前一天晚上临睡前兴奋个半小时,第二天和小盆友们看完电影还要讨论剧情,模仿武打动作,打打闹闹个好几天。

如今上海的IMAX影院越来越多设备越来越好,大光明淹没在南京路上很不起眼,如今闲暇时想看电影,“大光明”仍旧是老上海人的首选。

衡山电影院

上海除了有“大光明电影院”还有“衡山电影院”,享有沪上唯一“花园影院”的美誉,沉淀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海派怀旧情结。它建成开业于1952年,由时任市长的陈毅题写院名。

国泰电影院

“国泰电影院”,坐落于淮海中路、茂名路口,它的装饰派风格外观建筑在众多的现代大楼中脱颖而出,外墙酱紫色的砖格外显眼。

70多年来,国泰电影院积累了丰厚的人文内涵;当年许多观众年轻时,在这里留下了谈恋爱、约会看电影的美好回忆。

 历史建筑,百年辉煌 

百年建筑看上海,外滩一带遍布着一幢幢不同国家风格的西式建筑群,故有“世界建筑博览会”之称。

中山东一路2号

曾经的“英国总会”,现为“华尔道夫”酒店,在解放后这里曾叫“东方饭店”。

1992年上海的第一家肯德基便开设坐落于此,那个年代物质还是比较匮乏,一个套餐十几元这对普通家庭来算是奢侈品,后来肯德基从这座大楼搬迁后搁置了十多年;如今重新修缮,现成为了五星级的“华尔道夫”酒店,重现了它昔日的风采。

胡瑜笔下的上海的特色建筑何止这些,它是要你慢慢去品读,慢慢去感受的!

奉贤路西王小区

上海近代建筑造就了上海大都市,是具有红色文化特色的建筑,海派文化特色的建筑。

胡瑜曾用不同的角度去呈现这座城市人文生态、情感和记忆。

为此胡瑜以“喜欢上海的理由”为系列,是给更多想了解上海这座城市的人,用最直接的“涂涂画画”方式去阅读,也希望某个场景的图画能勾起人们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回忆。

新乐路东正教堂

密丹大楼


 

胡瑜说,她会一直画下去,还要把画作制成明信片,上面写“喜欢上海的理由”。让更多的人在品读建筑的同时去了解这座城市的人文生态、情感和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