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地质简述—附高清世界地质大图

 走路先生 2019-12-04

    人类对赖以生存的地球-直在不断地探索,由于地球具有1.083 x 10'km'这样庞大的体积,人类所能直接观察到的只是地球的表面和局部。根据目前的认识,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三部分组成。地壳与上地慢的刚性部分起合称为岩石圈, 厚度60~ 200km不等,岩石圈之下是具有塑性、可缓慢流动的软流圈。正是地球的这种结构使它自形成以来,在大约46亿年的地质发展历史过程中发生了错综复杂的变化。英国人F.培根早在1620年就提出西半球曾经与欧洲、非洲联接在一-起的观点; 1912年A .L.魏格纳正式提出了大陆飘移学说。20世纪50年代中期,古地磁、地震、大地测量等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大陆飘移学说,并逐渐发展成现代的板块构造学说。当前较普遍的认识是,中生代之前地球表面曾是一个统一的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联合古陆逐渐分裂和漂移,形成劳亚古陆、冈瓦纳古陆,以及飘移在两古陆中间的- -些中间地块或陆块。现今的岩石圈被分成6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板块和印澳板块。大洋的演化史是非常复杂的,现今地球表面的71%为海洋所覆盖,大洋底是地质历史中非常晚期的产物,是中生代以来才出现的。根据探测,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中均纵贯一条洋中脊。正是这些洋中脊的扩张以及板块之间的相互离散、汇聚或平移,控制着 现代大洋的形成和地球表层的发展演化,现在的地震、火山和构造运动也均由此引发造成。图1、2反映了地球两极的不同,北极为北冰洋所覆盖,南极有基岩出露,构成大陆。限于篇幅,由于亚洲地质概况在本图集已有专页论述,这里仅将其它几大洲的地质概况简述如下。

欧洲地质  欧洲大陆是欧亚板块的一部分,以东欧地台为核心,为总体上向外增生的大陆。东欧地台是1800Ma以前的瑞芬运动形成的,晚前寒武纪以来的地层均未遭受变形。西北部的赫布里底地区与格陵兰同属于北美板块的加拿大地盾,是大西洋于中生代时期的裂开使它与北美大陆分离。加里东褶皱带从西面呈半圆形围绕东欧地台,该带北起斯匹次卑尔根岛,经挪威、北海、不列颠,穿过大西洋与北美的阿帕拉契亚带相接。欧洲南部为宽广的阿尔卑斯-高加索中、新生代褶皱带。它从西班牙南部和非洲北缘起,经意大利半岛、巴尔干半岛、土耳其与喜马拉雅带相接。它是在华力西褶皱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变形期从白垩纪到中新世,所以只有晚第三纪和更新世的沉积物未有变动,另外随着非洲与欧亚大陆的会聚而变形和转动,其形态和内部结构非常复杂。两褶皱带之间为华力西褶皱带,在英格兰西南部可以明显见到其与NE向的加里东褶皱带交截。该带从英格兰西南部和西班牙向东-直延伸到罗马尼亚黑海沿岸的多布罗加。地台东侧的乌拉尔褶皱带与西伯利亚相邻,北起新地岛,向南延伸到里海,是石炭纪后期欧洲与西伯利亚地台碰撞拼合而成。欧洲大陆的构造演化反映了北美大陆、欧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在地史上的几次重组。

非洲地质  非洲大陆由非洲地台和阿尔卑斯褶皱带的一部分组成。非洲地台包括除大陆西北缘从摩洛哥到突尼斯的阿特拉斯山脉之外的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岛和西亚的阿拉伯半岛,从前寒武纪起就是一个较为稳定的隆起陆块。非洲南部是世界上早前寒武纪地质记录保存最好的地方,著名的科马提岩即产在南非的斯威士兰群科马提组中,其Sm-Nd年龄为3540Ma土30Ma,在林波波带中部桑德河片麻岩的变质作用的年龄为3786Ma土30Ma。非洲的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与南美、印度、澳大利亚和南极洲的地层类似,故被认为与上述几个洲曾同属于冈瓦纳古陆。津巴布韦地台的克拉通化约始于3400Ma,东非地台始于2600Ma,经2500Ma的沙姆瓦运动和1650Ma的马永巴运动后大陆总体完成克拉通化,最后于650Ma~620Ma的加丹加运动或泛非运动使非洲大陆固结成为-一个整体。白垩纪开始,非洲大陆内部出现大规模断裂,先后形成中西非裂谷和东非裂谷,这是两条世界上最大的大陆裂谷带(图3)。裂谷- -般深1000 ~ 2000m,宽30~ 60km,在坦桑尼亚境内最宽达000km。裂谷的成因与印度洋的形成和大西洋的打开有关,而且张裂重叠在泛非运动时产生的活动带上,至今还保持活动。

北美地质  北美大陆与欧洲大陆类似,它以加拿大地盾和北美地台为中心,周边围绕褶皱带,地史演化也表现为向外增生。北美大陆在地质上包括苏格兰北部和北爱尔兰,却不包括佛罗里达半岛。其大地构造单元如图4所示。加拿大地盾的结晶基底是在1800~ 1600Ma前的哈得孙运动后形成的,1000Ma的格林维尔运动最终完成克拉通化。在北大西洋、苏比利尔和怀俄明有大于3500Ma的岩石,其中格陵兰西南海岸的依苏阿地区有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老的表壳岩,它被3760Ma土70Ma的正片麻岩侵人。北美地台的东南、南和北侧分别为阿巴拉契亚褶皱带、沃希托褶皱带和北极習皱带,西侧为科迪勒拉褶皱带。泥盆纪的阿卡迪亚运动标志着北美大陆与欧洲大陆的碰撞和古大西洋北段闭合。石炭纪末非洲大陆与北美大陆碰撞,古大西洋全部闭合,阿勒格尼运动产生了沃希托褶皱带,并使阿巴拉契亚褶皱带最终形成。中、新生代,北美大陆东、西部的构造演化有明显差异。晚三叠世时联合古陆裂解,大西洋逐渐形成,大陆东缘演化成被动大陆边缘;西部在泥盆纪后期转化成活动大陆边缘,在中生代至老第三纪期间!非常活跃,是大洋俯冲和弧陆碰撞时期,并伴有大规模的岩基侵位和向东的叠瓦逆冲,统称为科迪勒拉造山运动。著名的弗朗西斯科混杂堆积和大谷群就在此带内。老第三纪末大陆西部转化成拉张应力场,科罗拉多高原、哥伦比亚玄武岩等都是此时形成。

南美地质  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在80Ma以前曾连在一-起,为冈瓦纳大陆的-部分。它们不仅在地层、构造带、古生物和冰川作用等方面完全致,甚至成矿带也能互相衔接。中三叠世时冈瓦纳古陆开始解体,侏罗纪时大西洋进-步张开,南美州和非洲相互滑离,白垩纪末期(约65Ma以前)南美洲和非洲才完全断开。南美大陆由3个大地构造单元组成:南美地台、巴塔哥尼亚地台和安第斯褶皱带(图5)。 南美地台又可进-步划分成圭亚那地块、中巴西地块、大西洋地块(巴西滨海地块),以及- -些小地块、褶皱带和盆地。巴塔哥尼亚地台又可分成巴塔哥尼亚地块和德塞阿多地块。地台边缘被系列显生宙的山链所包围,北边是加勒比山系,西、西北和西南是安第斯山链,南面为麦哲伦山系。600Ma的泛美运动形成了南美地台,古生代时,在地台上出现了一些宽阔的盆地,如亚马孙盆地、巴纳伊巴盆地等。这些盆地接受了从志留纪到新生代的沉积物,其中石炭纪和二叠纪具有冈瓦纳型特征,中生代时有大量镁铁质岩的侵人和喷发,尤其在巴拉纳盆地形成了大面积高原玄武岩。安第斯带是一- 条复杂的中生代一早第三纪山链, 也是中、新生代岩浆活动的集中地,其地表的15%被深成岩所占有。该带基底由上前寒武系一古生界组成,中生代时,随着大西洋的逐渐打开和南美大陆向西飘移而转化成活动大陆边缘,中生界一第三系以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在哥伦比亚有混杂堆积和蓝闪片岩。新生代是火山活动更加频繁和强烈的时期,至今仍是东太平洋火山带的一部分。 新生代安第斯带急剧上升,是断裂和火山强烈活动时期,同时发育了山间盆地和大陆边缘盆地。上新世以后盆地消失,安第斯山链开始具有现代地貌的雏形。

大洋洲地质  大洋洲处于印澳板块、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同时被认为是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白垩纪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与南极洲分开,早第三纪成为现在的大洋洲。大洋洲以澳大利亚为中心星环带状分布,其主体是澳洲大陆中西部的澳大利亚地台区,内缘为澳洲东部塔斯曼古生代褶皱带,外缘为新西兰中生代和新生代褶皱带以及美拉尼西亚等群岛的新生代火山弧(图6)。

南极洲地质  南极大陆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基岩出露面积仅占2%,其余地区均为冰雪所覆盖。因此,地质研究程度较低。自18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均相继到南极洲进行探险和考察。目前资料表明,它是冈瓦纳古陆的主体部分,在东南极地块发现了属于太古宇的内皮尔杂岩,年龄约3900Ma。中部有横贯南极山脉的加里东褶皱带,西南极褶皱带的晚古生代地层也发生强烈褶皱,上述两褶皱带之间在晚古生代一新生代还形成了罗斯海盆、阿蒙森海盆、威德尔海盆以及一些裂谷和断层(图2)。     

     总之,人类观察地球、研究地球和利用地球资源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随着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合理有效地利用地球资源,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今后全人类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特别提示:本文来源 网络,作者:马丽芳 如若图文资源侵犯您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