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油画】卡米耶·毕沙罗|荣光的深处

 泊木沐 2019-12-04

法国印象派绘画之父卡米耶·毕沙罗与其妻子朱莉共同与贫困和落选作不屈抗争,坚持艺术理想矢志不渝的感人故事,同时也对法国印象派画家如何努力在逆境中立身存世作了精彩描述。

19世纪中叶,欧洲工业革命蓬勃发展,工业化带来了城市化,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更富裕,人们纷纷从乡村涌入城市。早期的印象派画家莫奈、毕沙罗大都诞生于1840年前后,刚好赶上这一潮流,他们如蜜蜂采蜜般扑向巴黎这一世界文化艺术“酿造”中心。

毕沙罗不仅是印象派的发起人之一,也是印象派展览最积极的参与者。他完整地参加了印象派全部的八次展览,也是唯一一个这么做的人。

1830年出生的卡米耶·毕沙罗无疑是印象派画家中的最年长者,其少年时期曾经跟随巴比松画派画家柯罗学习绘画,并且受到米勒以及库尔贝的影响,常常描绘大自然的景色,也非常喜欢表现农家的生活情趣。19世纪80年代后,毕沙罗的画风又屡经改变,最终他在综合米勒以及莫奈技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淳朴柔和的绘画风格,后世称他为“印象派的米勒”。

毕沙罗是印象派中对后印象派影响最大的画家之一,他生性随和,心地善良,被高更、塞尚亲切地称呼为自己的老师。在当时被认为极其粗野的塞尚和高更都是经毕沙罗引荐才得以参加后期印象派的画展的,在最后一次印象派画展中他甚至还引荐了凡·高,这在当时都是壮举,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1893年,六十三岁的毕沙罗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个展,并且从此得到国际声誉。但之后的十年,由于腿病毕沙罗无法再回到大自然中写生,他不能再站立,于是每天守在自家的窗口写生,直至1903年病逝。关于蒙马特大街的一系列作品,就诞生于这段时间。

他在世的七十三年中,用明亮鲜艳的笔触记录了巴黎各地的风景,主要作品有《喝牛奶的农家女》《蒙马特林荫大道·夜晚》《蓬图瓦兹的庭院》等

清央美术致力于有价值的思想传播与知识分享,可以带来专业独到的见解,独辟蹊径的视角,更能重塑我们的思维,开拓我们多元的认知视角,打破传统教育的“不可能”,引领我们重新认识“新”的美术世界。高考美术在线学习选择清央美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