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籽乱翻书】笑微鸟:《美与幼童》读书笔记

 二少爷收藏馆 2019-12-04

0

1

这本专著的作者是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儿童文学理论家刘绪源先生,他所撰写的《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是中国儿童文学界的重要论著,也是儿童文学专业学生的必读书之一,在我去年读保罗·阿扎尔的《书,儿童与成人》以及李利安·H.史密斯《欢欣岁月》之后,曾经从图书馆借到家里来尝试深入阅读,却最终放弃,一是单兵作战意志力不足,二是书中所引用众多儿童文学书目,我都没有阅读经历,这样盲目去读,无法深入其味,索性放弃再等有缘时。

借着对刘绪源先生的了解,知道了《美与幼童——从婴幼儿看审美发生》(增订版)这本书,也知道增订版面世不久,刘先生就因病去世,成为儿童文学界的一大憾事。

在序章中,作者坦诚透过参与上海电视台和美国芝麻街节目的合作,他发现即便是美国著名的幼教节目,其本身也把认知功能作为首要板块,他参与后,建议把“审美”与认知并重,节目组最后接受了作者的建议,但节目本身在国内播出了几轮便因版权关系终止了。借由此,作者对儿童审美这个话题产生了思考,并通过自己的研究形成了本书。

本书的主题便是:审美在人的心理发展中的位置,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位置,以及它在儿童期处于一种怎样的态势。

这本书有通俗易懂的章节,也有门槛比较高的内容,好读是因为刘先生用很生动的语言描写婴幼儿的日常生活,也例举了不少自己小孙女的趣事。门槛较高的内容是刘先生也引用了不少皮亚杰、康德、杜威、李泽厚、弗洛伊德等教育家、哲学家及心理学家的观点,这些观点有的似曾相识,有的高度抽象概括,是为有一定门槛。作者也曾想采用调查研究的实证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但工作量过大,最终采用哲学、美学的方式,综合各方面研究成果(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幼儿教育、脑科学、文艺学、哲学、中外儿童文学史…….)等的研究方法,如有一定的上述学科知识积淀,本书读起来则是相当畅快。

0

2

李泽厚先生在《美学四讲》中提到“审美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其中包括了感知、想象、理解、情感等多种因素的交错融合”,那么对于理性尚未建立起来的婴幼儿来说,他们能有审美活动发生吗?在读此书之前,我对审美的理解就建立在审美等于艺术欣赏能力,包括对于音乐、绘画、文学作品等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的感受和欣赏,透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理解以提升自己的精神舒适度。因为自己偏爱阅读,所以在引导孩子阅读绘本的经历中接触了不少关于绘本欣赏等美术方面的审美知识,后来慢慢的建立起自己的儿童观和文学观。但对于婴幼儿是否有主动的审美行为,我也从未思考过,这也是我对本书好奇的原因之一。

0

3

借由对皮亚杰和康德的关于“图式”的概念,作者提出了婴儿审美的初体验体现在“节奏”上的观点,并引用了周作人的《儿歌之研究》,这篇写于1914年的文言文提到,“儿童对韵律节奏能感到愉悦,音节比词意更重要,所以儿歌更重音律节奏”。节奏是带领婴儿进入艺术殿堂的重要元素,从胎儿时就表现为随着母亲呼吸一样的节奏,听着童谣、语音、音乐的节奏进行感知,到了两岁多以后,慢慢的可以控制手部肌肉,从点,线开始可以画圆,这些音乐和美术的元素构成婴幼儿最早期的审美体验。

对于婴幼儿听觉早于视觉的发展这一点常识,大家已经形成了共识,并在胎儿期就加强了音乐胎教和语言胎教的实施,这也算是前审美阶段呢。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毫无疑问会传递给下一代,我们才会代际更新中实现越来越丰富的文明。

节奏当然也有动物性的一面,如饮食起居的生活秩序也能构成婴幼儿的节奏感,这部分的节奏和动物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人类的节奏感最大的差异是会内化,会逐渐形成一种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形式,引领儿童的精神继续向前发展。动物满足于低级生活需求,人类除了生活需求之外,还有精神方面的需求。作者从人类进化的角度分析人类的无聊感,“无聊感是漫长的人类史馈赠给后人的最珍贵的礼物。因这种无聊人才会把有限的时间用于想象和思考,用于不断的探索和创造,折算人类与动物最本质意义的区别”。

作者在皮亚杰认知发展金字塔的基础上,将感知、运动和前运算期(0-7岁)区分为身体期(胎儿)、情绪期(0-2岁)和情感期(2-7岁)。作者认为情绪还是一种动物性,是人的动物性。作者创造性的区分了“情绪”和“情感”,动物也会有情绪,但是否会形成情感?作者持否定态度。当然这一结论也有可商榷之处,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向动物也有情感,如动物妈妈对动物宝宝的呵护之情等。我理解作者分析的情感更着重在对外在事物感知后产生的一种精神联结,而非单纯出自血缘和亲情方面的情感。

相对于情感来说,情绪的影响还处于真正的内心世界之外,只有当内心世界形成,“内化机制”建立后,情感才有生成余地,这时人性才真正建立起来。

内心世界如何形成呢?如何判断孩子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呢?作者在此给了“想象”以绝对高的地位。他认为“因为有了想象,也就推动着情绪,使之发生变化,这就促成了情感的诞生”。

0

4

作者认为,想象是儿童审美的第一要素。

从教育的角度出发,作者写此书的目的也是希望重视儿童尤其是学龄前的审美教育,不要把认知教育的位置放在审美教育之上。其实,现在大部分家长也都有共识,认知优势带来的成绩优异决定不了孩子的未来,尤其是要对已然到来和并将持续升级的智能时代,单纯靠考试和成绩已经无法适应未来的竞争,而想象力和创造力必然是孩子未来核心竞争力所在。想象力来自哪里呢?必然来自童年,我们三叶草故事家族推广亲子阅读,经常会提到优秀的童书是为人生打底的,优秀的童书看起来没什么用处,孩子似乎也学不到什么知识,有些看起来还会“教坏”孩子(作者高度评价的长袜子皮皮,还有很多经典的畅销的儿童文学作品都以恶作剧,反抗禁忌为主题),但孩子们却能够沉浸其中,乐而忘返。有趣但无用的东西也许正是想象力的重要来源。

美国物理学家费曼也曾提到,科学研究中也存在想象力,虽然与艺术中的想象力不同,但发挥这种想象力最难的是你要构想出一种你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想想这个春节火起来的《流浪地球》)。

在作者的笔下,想象是类比,可以纵情挪移;想象是猜测,用来进行形象演绎;想象也是移情,让人身心投入;想象亦是主观,需要以自我为中心。

有了想象力的孩子,进入了作者定义的“二元阶段”,想象力让他们开始反抗,开始恶作剧,开始捣乱,从他人惊讶的反应中得到快乐。他们有冲击秩序的内心想象,也有遵守基本生活秩序的需要,折算非常奇妙的安排。

把这些观点应用到我们的教育中,可以让我们这些在儿童早期重视审美教育的家长们坚信,不去做幼小衔接的过度安排,不去过早学习知识类的东西,不去人云亦云的无端焦虑是一条顺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正确之举。我们也要承担孩子未来在成绩上可能有的不拔尖,不突出,甚至是后退的可能,但所有这些关于儿童及儿童文学及儿童审美的理念,都给了我们淡定前行的力量。

0

5

早期审美的体验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会逐渐形成孩子的形式记忆,影响孩子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而这些的确是要在0-7岁之前予以重视和强化的,从六七岁开始,孩子逐渐过渡到前运算阶段,开始发展理性能力,缺失的想象力的培养在理性发展到来之后也较难再培养。就像我们成人,再去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去想象显然是比有逻辑思考难多了。

我们都很明白,学前时期读过的一切书都是要遗忘的,但我们为什么还能坚持高质量陪伴孩子?高质量进行亲子阅读? 因为“遗忘的,比起记住的,显然重要的多。正是那些遗忘的部分,变成了潜意识,它将便随你一生,一直悄悄地影响着你的情感和思维,又是也会给你以意想不到的助力”,也因为这些经历中带给我们的记忆会对我们的情绪,情感和身体产生难以磨灭的记忆(我们的味觉我们的乡愁我们的运动能力都构成了我们潜意识的记忆),这构成我们潜意识和性格及心理发展的基石。

0

6

“认知”的落点是“懂得”,审美的落点是“愉快”。我们家长往往会陷入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其他的孩子都懂了,会了,我的孩子还不懂,还不会。尤其是孩子逐渐长大,我们对孩子认知方面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是作为一个理性家长正常的诉求。读过此书,结合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我再次明白,在孩子教育和成长的过程中,感性和理性,审美和认知的同等甚至更高的重要等级。

我自小对舞蹈美术都有热爱,我相信这也是大部分幼童发自内心的对于美的东西的自然追求,但毕竟也没有天赋和优势,所以并没有在艺术上有任何深入学习。但我知道,在成长过程中,有那么多无聊的寂寞的孤独的时刻,是文学作品陪伴着我,慰藉着我,成为无法安放的情绪的庇护所。

当孩子的琴声飘荡在耳边,不大的家中回响起美妙的节奏时,一个家的趣味性和幸福度可以骤然提高。任何一个孩子都理应接触到音乐绘画和舞蹈,这是属于孩子的阳光和空气,也必然要成为成人之后的心灵栖息之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