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岛经济学的误区

 乜果 2019-12-04

   小岛经济学是一个经典故事理论,想必很多人也已经了解其中的故事。

   如果不了解的话,这边还是简单再说一下,相传在一个小岛里面住着许多渔民,由于自然资源的缺乏,在这个小岛上面基本上没有更多的资源,岛屿上的渔民就凭着自己的劳动获取食物。

    一个渔民通过一天的努力劳动,只能获取一条鱼,仅仅满足自己的基本温饱,再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想别的事情,这个也是周而复始的贫穷本质。

   


这时有一个渔民突发奇想,他想出了,想做一个鱼网,虽然他想出来了一个好主意,他迟迟未曾行动,因为制作这个渔网需要两天的时间。那就意味着他两天不能吃到食物。那就有可能会活生生的饿死。

    在这个故事的结果是,渔民还是坚定意志,用两天的饥饿把渔网做出来了,后面他用的渔网来工作,只需要一天的劳动获取他一个星期的食物。所以他成为走出了小岛经济的第一人。

   然而这里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知道渔网就一个可以有效地提高效率的工具,劳动效率肯定要高很多。

   但是如果从一个原始人位置的角度来思考的话,这个原理是不确定性,那时候没有人知道渔网是不是能捕捉到鱼?就算渔网能捕捉到鱼的话,也不确定制作过程中,会不会遇到其他的麻烦?比如材料选错,导致网不结实。如果其中一旦出现其他错误,这个渔民的性命可能就这样丢了,如此看来这个其实是孤注一掷的事,一场用性命的豪赌。


   回来现实来说,人的基本属性是自私自利的,如果你已经非常饥饿了,你还会给予别人一个馒头吗?只有极少数人罢,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些事情,应该也受到一定环境影响。

   食物是人的基本属性,食物也是动物的全部属性。训练狗狗基本上用实物做诱惑,以前捕猎动物做到陷阱,中间也放一个食物作为诱惑,会大大提高陷阱的捕捉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