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提升记忆力,提升记忆力的诀窍

 知识视界A 2019-12-04

  如何提升记忆力 作者:陈颉祺

  小时候,和所有的小孩子一样,我也讨厌死记硬背,抄写课文当然比出去玩儿没劲多了。然而所有小学老师的共同手段是:默写课文!默不出来就抄十遍!没办法,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抄写呗!

  然而有意思的是,如今的我,对小学课堂最清晰的回忆,莫过于那些抄写过的文章。比如我仍然牢牢地记得小学语文第二课多遍抄写课文的全文。尽管一点兴趣都没有,为什么反而记得这么清楚?这背后的原因,我也是长大以后才明白的。

  小时候,没有人能够真正给我们讲明白死记硬背的好处,所以很自然,我的很多同学上学以后仍然极度讨厌死记硬背,并最终吃到了苦头。也许是我运气比较好吧,尽管不喜欢,却从很小的时候就不断地体会到死记硬背带来的巨大成就感。举个例子,大学毕业以后,我回去探望我的初中班主任赵老师,一起聊起初中时的经历。他做了我三年的班主任,对我印象最深的既不是我的成绩,不是我当班长的经历,而是初二的某一天,他听班里的同学说我可以背诵《历史与社会》课本。他不太相信,于是找我到他的办公室背给他听。这么多年以后,他仍然激动地对我说,当年他看到我把课本倒背如流的时候,心中有多么地震撼。

  后来,我慢慢发觉身边的“牛人”之所以牛,也都和所谓的死记硬背密不可分。再后来某一天,终于发现死记硬背有另外一个令人印象截然相反的同义词——博闻强识。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智慧就是记忆力。”可惜从古至今,真正认同这句话的人并不多。

  好记性带来的很多好处是预先料想不到的。举个自身的例子,读小学的时候,和朋友们一样,我也是个特别喜欢玩电脑游戏的人,甚至到了逃课上网吧的程度,父母和老师根本拿我没有办法。只不过让他们奇怪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从高中开始,我慢慢地不再对游戏感兴趣了,反而更乐于花时间去读书、思考和写作。

  这个转变是怎么发生的呢?大学期间思考了好久,我终于想明白一个道理:随着记忆力的增长,我不再能够仅仅满足于“游戏”所带来的简单的感官刺激,良好的记性让我能够通过思考体会到阅读中那种“融会贯通”的喜悦,或者写作中那种透过问题看穿本质的愉悦。换句话说,记忆力好了,觉得游戏带来的那点乐趣满足不了我的大脑需求,所以更多地期待读书和写作这些需要通过复杂的思考才能获得的心灵上的愉悦。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探讨探讨那些和“记忆力”有关的话题吧。

  一、发展孩童时代记忆力的诀窍:把兴趣发展到极致

  孩童兴趣的发展问题上,到底是应该发展小孩全面的兴趣,还是更应该发展小孩某方面的特长?

  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只能有一个:因材施教。但如果我们可以站在假设角度上阐述的话,从发展记忆力的角度上绝对应该偏向后者。

  小时候,我和很多孩子一样,我的父母也会用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排满了我课余的时间,毕竟身处竞争环境中,没有办法。硬笔书法学了三个月,当时到底学了什么,早已一概不记得了;电子琴学了6个月,时隔20年后,所有学过的琴谱忘得一干二净。

  但是,这是不是在说我的记忆力不好呢?事实正好相反。小时候我有两个特长。第一个是心算能力。在读幼儿园时候,我就以能快速心算九位数乘二位数而出名。一次,幼稚园的老师还特意安排了一次比赛,结果我的九位数乘二位数心算速度等同于在一旁按计算器的老师,从此被视为“神童”。据我父亲说,心算能力的养成,仅仅是为了消磨送我来往幼儿园路上的寂寞,是父亲在自行车上从两位数乘一位数开始,用循序渐进和鼓励的策略慢慢培养的。然而有意思的是,我能快速九位数乘二位数,这种快速心算能力所依托的,到底是什么呢?直到上小学,学了多位数乘多位数的列式算法以后我才明白,那“神童”般心算能力,其核心是超强的记忆能力,让我能够在脑子里正确无误地排列两行的“九乘一”的式子,然后相加得出结果。

  我的第二个特长是象棋。尽管我已经十年没有好好下过棋了,但十余年之后的今天,我仍然对数百种棋路谙熟于心。而在小学参加中国象棋全国比赛的时候,我能够对20余本棋书中的数百个棋路倒背如流。

  记忆力会有为什么如此之大的差别呢?

  答案很简单。学习硬笔书法和电子琴只是我小时候一时的兴趣,等那股热情过去了,自然忘得一干二净。事实上,通过观察很容易发现,小孩子忘什么都是很快的,除了那极少数反反复复经过很多年发展的兴趣例外。

  于是一个很自然的推论就是:只有那些得到发展的兴趣和加以长期练习、反复重温的兴趣,才能触及孩童发育中深层记忆能力的发展。所以说,提高孩童时代记忆力的诀窍是:设法发掘出孩子有浓厚兴趣的项目,并要尽量让孩子在这个有潜能的兴趣上面走到最远。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自己的兴趣上获得尽可能多的成就感。也正是这些成就感带来更大的兴趣,在这种交替良性循环中,孩子的记忆能力获得深层次的开发。我发现自己身边记忆力好的同学,有小时候钢琴弹的超棒的,也有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佼佼者,有跳舞跳得特别好的,也甚至有把“星际争霸”这款游戏中的各种兵种数据倒背如流的。他们的共同经历是:小时候在某一个感兴趣的方面,通过长时间的涉猎变得很优秀。他们不管是记忆了大量的曲谱还是大量的走台细节,其结果都是一样:他们的大脑获得了大量的信息重复输入,同时激烈的竞争让他们做到更加训练有素,结果使记忆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训练有素的结果也在不经意间产生了“融会贯通”的能力,从而在将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