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启功:字数多,一行字写不直。用了这个方法,就容易写直了

 一群野鹤 2019-12-04

启功先生在小乘巷的住所是向亲戚借住的两小间南房,外间为厨房,里间为卧室兼工作间,面积大约有二十平方米左右,低矮阴暗,一张双人床和一张老式的长条桌让屋子里的空间捉襟见肘。长条桌也不过六十公分宽,一米五长。先生无论是看书写字作文,还是吃饭会客,都离不开这张桌子。那个时期许多优秀的作品都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创作出来的。

启功:字数多,一行字写不直。用了这个方法,就容易写直了

启功大师和他的书桌(上图)

后来先生经常对我说,一个人活一辈子,难免遭遇困境、逆境,其实这并不全是坏事,有时候反倒可能是好事,因为它能激励你去奋斗、追求和创造,进而干出一些成绩来。太顺了,就难说了。先生写字时,我经常站在他左边观赏,有时也走动走动,到他后面去看看。先生一边写一边跟我谈一些与创作有关的话题,这也是他的一种习惯。因为桌子小,一幅作品创作过程中,整张宣纸总是上下来回挪动,因此难观全貌。

启功:字数多,一行字写不直。用了这个方法,就容易写直了

彭琰林写启功体书法(上图)

有一次,先生写一大幅作品,仍然是边说边写,我在旁边看着,总觉得字越写越往右偏,上下不在一条中心线上。但当先生写完整幅作品,放在床上一看,我却发现每行上下,既不偏左,也不偏右,行与行之间平直有致,整幅作品字里行间上下连贯,左右呼应,聚散让就处理得严谨得当,章法非常完美。我感到不解,便将自己的感觉告诉先生。先生听了,笑着对我说,你问得好,你很用心。先生接下来的解释使我茅塞顿开。

启功:字数多,一行字写不直。用了这个方法,就容易写直了

彭琰林写启功体书法(上图)

他说,从古到今,人们一直认为写一个字尤其是写一行字, 总要有一条中心线,要把一行字写直了,注意力必须集中在一一个字或一行字的中心线上,可是写完之后一看,反而不直了。先生说他初学之时也常常遇到这个问题,后来在研究字的结构时,发现一个字或一行字并没有“中心”,而只有“重心”,而且“重心”大多数就在这个字的上下偏上一点儿或左右偏左一点儿,这也正好是“黄金分割”的比例。照此规律结字,字就好看;照此规律写一行字,稍加注意就写直了,而且还美观。这时先生顺手拿起-张 废纸边示范边讲解。

他说,为什么应该这样写呢?因为我们写字都是习惯用右手拿笔,从上往下写,越写越有可能往右偏,这固然有惯性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许多初学者往往只关注一行字的所谓“中心线”,因此越写越偏,大部分人是往右偏,也有的人是往左偏。当然人们写多了,自然而然会注意它,但并没有找到根本原因所在,误以为找到了“中心线”。其实每个字只有一个重心,一行字上下也只有一条重心线。先生边说边比画,你看我写字,桌子就这么窄,如果写竖幅,写几个字就要把纸往前推,让它掉到桌面下边去,自己在桌面上能看见的字每行只有两三个字。但因为我把握了每行上下的重心线,只要略看前面两个字的位置,第三个字落笔时,稍微有意识地往左边位置写下去,从上至下都这样,整幅写好后挂起来一一看,每行自然就直了。

先生说掌握了这个方法,在写竖幅作品时,前面只要有两个字,就准能把整行写直。我深知,这是先生在艰苦的环境中呕心沥血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发现的基本规律,同时他又形象生动、毫无保留地教给后学。我的面前是一位何等难得的良师!我按照先生教导的办法细心揣摩,应用于实践,果然收效甚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