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晋南北朝”感觉明明晋在前魏在后,为什么要表述成魏在前晋在后?具体如何?

 思明居士 2019-12-04

“魏晋南北朝”中的“魏”,指得是“曹魏”。也就是三国时期的魏国。

晋之后的魏,指得是“北魏”。北魏已经包含在南北朝的北朝里面了。

其实“魏晋南北朝”还有一个说法,叫“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两种说法都代指公元220年至公元589年之间的历史。

至于为什么曹魏能与两晋南北朝并立,是因为在相当长的历史里,曹魏政权都被后世王朝奉为“正统王朝”,而蜀汉和东吴则只被视为割据性质的政权。



东吴被视为割据政权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方面,东吴割据江南,且不思北伐,本来就是割据性质的政权。

另一方面,东吴皇室出身草根,将其列为正统王朝的法理性不足。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东吴太草根,后世皇帝都不愿意攀这门亲戚

相比于东吴,蜀汉的情况复杂一点。

蜀汉不被承认为正统王朝也是两个原因。

首先,刘备继承汉朝正统的法理不足

虽然历史上的东晋、南宋也是偏安政权,但晋元帝司马睿是西晋的琅琊王兼丞相,他在长安城被攻破,晋怀帝遇难后,于江南称皇帝,具备承继西晋正统的合法性。

宋高宗赵构本来就是宋徽宗的皇子,是康王兼天下兵马大元帅,当宋徽宗、宋钦宗连同其他所有皇子亲王都被金军俘虏后,他承继北宋的正统,当然也具有合法性。

相对来说,刘备就不行了。他与东汉皇室的关系过于疏远,而且他在东汉朝廷内,也不是关键人物。

第二点原因是“成王败寇”。

蜀汉政权偏居益州之地四十三年,始终未能统一天下,实现光复汉室的理想。虽说东汉光武帝刘秀也是远支宗室出身,他的法理性也不比刘备强多少。但是刘秀最终统一了全国,这就使得东汉王朝的正统性变得毫无疑义。而蜀汉未能统一,这就导致蜀汉在继承东汉法理性上变得不那么有理

另外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诸葛亮承认了孙权帝位的合法性,搞“二帝并尊”,这也严重打击了蜀汉自称正统的合法性。因为天子只有一个,没有哪个正统王朝会承认这个世界上还有另一个皇帝的存在。诸葛亮承认孙权的法理,等于自废武功。(诸葛亮也知道承认孙权正统性的后果,所以他在晚年破釜沉舟式的发动了第四次和第五次北伐)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所以从西晋到北宋,曹魏政权一直都被奉为中原正统王朝,得以与两晋南北朝并列。

不过在南宋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

宋高宗赵构是宋徽宗的儿子,他继位有很强的法理性。但是,赵构恬不知耻的奉金国皇帝为正朔(南宋皇帝早期只能以江南国主自居,以臣礼侍奉金帝),自废武功的否定了自己法理性,所以南宋不甘于理亏的儒家士大夫就推翻了流传了将近一千多年的“曹魏正统论”,提出了“蜀汉正统论”。

比如当时的朱熹就说,曹魏不是正统,即便曹丕的皇位是从汉献帝那里禅让来的,也不是正统。而蜀汉虽然没有正统法理性,但蜀汉皇帝姓刘,这就够了,所以蜀汉应该才是当时的正统。(暗指金国代取北宋不具备正统性,赵构因为姓赵,所以他和南宋就具有天然正统性)


当时的南宋老百姓对朱熹这一观点是比较认同的,毕竟皇帝恬不知耻,不给力,居然奉金国为正朔,老百姓也只能自己求心理安慰了。于是在南宋时期,民间文人就创作出了各种“尊刘抑曹”的三国题材的戏剧、平话。

元末明初时期,儒家士大夫承袭了朱熹提出的蜀汉正统论观点,罗贯中以此为题材写出了著名的《三国演义》,流传甚广,对明清两朝老百姓造成了巨大影响,于是“曹魏正统论”就被淡化,“蜀汉正统论”成为了当时社会的共识。(清朝皇帝也支持蜀汉为正统)

由于有了民意基础,“魏晋南北朝”就有了一个新的称呼,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三国两晋南北朝”。

把“魏”换成“三国”,其用意就是削弱“曹魏正统论”,强调曹魏不是正统王朝,魏国只是与蜀汉和东吴平起平坐的割据政权。

不过由于“蜀汉正统论”有理论缺陷,比如朱熹完全否认曹魏正统性,把曹魏视为和王莽的新朝、武则天的周朝一样的僭伪政权,认为晋朝的正统是通过灭亡蜀汉得来的,而这一观点无法修改蜀汉是被曹魏灭亡,刘禅是向魏国投降的事实;还比如朱熹认为蜀汉自称汉朝延续,尊奉两汉诸帝,理应为正统,但他又无法解释匈奴汉国的刘渊也尊奉汉朝诸帝,却不被认为是正统王朝,不被认为是汉朝的延续。

所以近现代的很多学者普遍认为,谁是正统纯粹就是打嘴炮而已,没有强辩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