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世界都被“字母”占领,为何只有中国保住“汉字体系”?

 大师兄666999 2019-12-04

我们国家的通用文字就是汉字,随着时间的发展,其他文明发源地的文字,如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钉头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的圣书字、美洲的玛雅文字,都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唯独中国的汉字“长生不老”,青春永在。

尤其是到了近现代,拉丁文“侵入”了越来越多的国家,之后计算机的发明,使得更多的国家选择拉丁文。计算机的输入法使得中国的汉字也陷入了困境,差一点如果我们现在想要网上聊天就需要用英文交流了,那后来是怎么保留住的呢?

在这个时候就要感谢王永民教授,是他发明了五笔输入法,解决了中国的这个难题,使得中国能够保留住现在的汉字体系,我们能够在网上使用汉字聊天。还有郑易里教授(郑码)等等八十年代的编码英雄们,正是是这些人的努力付出,中国人才彻底解决了中文电脑输入的问题。

王永民从编纂词典的郑易里先生那里借鉴了新的汉字编码方案。郑易里,郑码发明人,《英华大字典》编纂者。通过五年的艰苦研究,提炼出了独创的字根编码,最终把汉字从188键的编码,压缩到了最后五笔字型第一版的25键编码方案。25键的方案意味着,汉字输入法能够直接使用世界上通行的Qwerty键盘,而不必要研制特制的中文键盘。

五笔字型的原理简单来讲,是将汉字的字形凝练成有限的字根,将字根排布到键盘的指定键位,通过简单的键位组合来打出汉字。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已经不用五笔输入法了,但是不得不说这个是很伟大的发明,拯救了当时的汉字面临的困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