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才是“大西安”该有的样子!

 沣河东诗经源 2019-12-04
“大西安”,就该有大格局。

文 | 王二十


壹.“大西安”初现


2014年1月6日,国务院发布国函〔2014〕2号文件,正式批复陕西设立西咸新区,这是中国第七个国家级新区。

2017年1月22日,西咸新区由省直管变为西安市代管,60多万居住在西咸新区的人转为西安户籍,开始在户籍、社保、交通、出入境管理等方面享受与西安市民同等待遇。

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意味着从2002年就开始提出的“西咸一体化”已经进入到实质推行阶段,2017年也被称作“大西安”元年。

▲西咸新区范围示意图(图源网络)

纵观世界历史,城市化是体现经济水平的重要因素,城市规模越来越大是不争的事实,而经济发展最倚重的人才和资本也是向大城市流动,中国也不例外。

如今的中国,将一座大城市做大做强作为核心辐射周边城市,是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发展水平的有效手段。

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第九个国家中心城市,“西咸一体化”能够显著提高“大西安”在国内甚至国际舞台的竞争力,也会对周边城市群产生更好的带动效果。

▲“大西安”规划示意图(图源网络)


贰.西安西进,“双铁”先行


这几年网上对“大西安”规划的解读数不胜数,我们必须明白一件事情:建设“大西安”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得有足够的耐心才行。

在“大西安”规划中,已经明确的是实施“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战略,其中西进是重中之重,也是目前较为成功的一次尝试。

▲“大西安”规划示意图(图源网络)

看过“大西安”区域图的话你就会发现,整个咸阳市区已经被西咸新区“三面包围”,咸阳主城区大部分区域其实已经在西安的辐射范围之内。

陕西省政府的文件也支持西安、咸阳、西咸新区这两市一区组成“大西安经济体”参与到国内同类经济体的竞争中去,咸阳未来将更多以“大西安”都市圈副中心城市的身份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西安、咸阳主城区以及西咸新区示意图(图源网络)

西安的西进战略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就取得阶段性成功,“首功之臣”非西安地铁莫属,确切的说是西安地铁一号线。

2013年9月15日西安地铁一号线一期正式通车,从纺织城到后卫寨,东西横贯西安主城区。

仅仅一年之后,一号线二期就开始正式动工,2019年9月26日, 一号线二期(沣河森林公园站至后卫寨站)正式开通。

▲西安地铁一号线运营线路图(图源网络)

在此之前的6月12日,一号线三期(秦都站至沣河森林公园站)也已经被国家发改委批复。

一号线三期线路全长约10.5千米,将横跨沣河与渭河,首次延伸到咸阳主城区,所有站点都位于咸阳市境内,预计将于2023年建成通车,彻底将两座城市主城区连成一线。

这是我国西部地区第一条跨市域的地铁,也是中国第一条连接两座地级市城区核心地带的地铁!

同时,规划中的地铁11号线将与地铁一号线三期在宝泉路站换乘,通车之后就能够便捷通达西安、咸阳以及西咸新区主要区域。

古人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放在西咸一体化来说就是“政策未动地铁先行”,一座城市将地铁延伸到另一座城市,还能被国家发改委批复,这代表着什么是不言而喻的。


▲西安地铁一号线三期规划图(图源网络)

其实更早将两座城市连成一线的是高铁。

2013年12月28日,西宝高铁(徐兰高铁西宝段)正式开通运营,从西安北站乘坐高铁向西,第一站就是秦都站,用时约13分钟,二等座票价仅9.5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