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很多地方不是转寒,就是下雪了,就是这样天气,立冬才会刚有冬的味道。而纵观立冬可以歌咏的,无非就寒风、雪景、或是梅花等等景象。 而纵观李白立冬诗句,还是有几首比较不错,譬如: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譬如: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再譬如: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不过论其李白立冬最夸张的一首,我认为是这首,这首起句就夸张到让人吃惊,而陶渊明看了其中一句,都会汗颜的,全诗文如下: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李白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大家先扫一眼,扫完之后,是不是觉得这首诗太夸张了。特别是第一行,“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到处白茫茫的一片雪色,风也刺骨的寒冷,而天上飘落的雪花,比手还大。 活了那么多年,当真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雪呢,“雪花大如手”,这是在哪里可以见到如此大的雪景啊?哈尔滨的朋友见过吗?东北的朋友见过吗? 而诗的第二句,如果让陶渊明看到了,是不是表示非常的汗颜啊。“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我只是不饮酒而已,你至于那么笑我吧,而且这种笑都可以把人杀死,李太白,你太厉害了,语气太夸张了吧。 其实如果这么理解诗中寒意,就大错特错了,陶渊明不饮酒吗?而这首诗,标题则是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而王历阳:是指历阳姓王的在朝廷中当官的,当县丞。 所以李白借用陶渊明来说那些不肯饮酒的官员,说你们不肯饮酒啊,陶渊明如果看到了,都要笑哭。据说这首诗是当时李白访问历阳县,正值立冬时节大雪纷飞,当时的历阳县县丞设宴招待李白,而席间李白频频举杯欲要跟县丞饮酒。 而李白是赞赏一番历阳山美、水美、酒美,可惜就是县丞人不太“美”,因为没有人陪他喝酒。于是席中赋诗《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豪情万丈,景象怡人。 所以说李白的诗作,都是想象空前,善用夸张手法。全诗如果简单去读,去理解,真的吓一跳呢。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李白继续嘲笑到,你真是浪费了一张琴,白白栽了五株柳,五株柳:是陶渊明宅边有五柳树。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尾句李白还嘲笑历阳姓王的在朝廷中当官的,说你们是真辜负了头上戴的头巾了,你们这样做,我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你是这样款待我的吗? 本文章高国启,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