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岁看曹操,40岁看司马懿,60岁看刘备

 五湖四海董庆银 2019-12-04

踏破璀璨的历史长空,瞭望星辉里斑驳的流光闪烁,千年的风霜,冻结了多少英雄传说,那古今横贯的天地长线,串联着生命最初的力量,带给人惊奇,带给人追忆,那历史的浩繁画卷,是永不老去的心灵天宇!

20岁看曹操,40岁看司马懿,60岁看刘备

三国文学有这样一句话:“20岁看三国觉得曹操最厉害,40岁看三国觉得司马懿最厉害,60岁看三国觉得刘备最厉害。”

20岁看曹操,40岁看司马懿,60岁看刘备

曹操

20岁觉得曹操厉害我能理解,挟天子令诸侯,拥军百万征战天下,风头无尽。40岁觉得司马懿厉害也能理解,隐忍善谋笑到了最后,天下归了司马家。那为什么说60岁觉得刘备最厉害呢?刘备有人望所归,有能臣名将,但最后还是无法摆脱灭国的命运,从用人和留人心上说确实厉害,但怎么说也达不到“最厉害”这个评价吧?

20岁看曹操,40岁看司马懿,60岁看刘备

刘备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觉得曹操、司马懿、诸葛亮都很厉害。偶然有一天再读《蜀书先主传》十分动然,只有经历过一手创业再经历彻底失败的人能明白刘备的强大,尽管曹操也有濮阳之败,家业几乎尽丧,但相比刘备这一生实不算什么。当一个人获得一定成就再全部失去,那样的心理打击非是一般人所能承受,有人自暴自弃彻底堕落,有人穷困志断,不再某图弘志。

20岁看曹操,40岁看司马懿,60岁看刘备

生死存亡关头,又能有几人相随?刘备从华北破黄巾,却被张纯贼兵大败,几乎身死。刚得徐州既为吕布所袭。复得徐州为曹操所败。聚旧部于豫州与曹操再战复败,再就是弃新野,走当阳。很奇怪刘备早年一生都在逃亡,但他所到之处无不得人心。在公孙瓒麾下时就得田豫、赵云,在徐州得糜竺、孙乾、陈登,在豫州又得刘琰、袁涣。或随刘备一生逃亡,如陈登、袁涣、田豫这等虽不在帐下,仍对刘备口赞不绝。

20岁看曹操,40岁看司马懿,60岁看刘备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时刘备已48岁,汉中之战,刘备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击败曹操时已59岁。阮籍一句:“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不知叹尽古今多少英雄豪杰。阮籍、嵇康这种心怀天下大志的人,终未免在司马家淫威之下煎熬。之所以会产生这种“20岁看三国觉得曹操最厉害,40岁看三国觉得司马懿最厉害,60岁看三国觉得刘备最厉害。”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人在一生之中20岁的时候最崇尚实力,四十岁的时候最崇尚成功,六十岁的最崇尚名望。

20岁看曹操,40岁看司马懿,60岁看刘备

司马懿

年纪轻轻的大小伙子,刚入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理解还得比较幼稚,比较肤浅,自认觉得谁最能打,谁说话最狠,谁最杀敌最多,谁最牛逼。在这个年纪,绝大多数人都喜欢敢爱敢恨,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曹操。年过中旬的长者,在社会中摸爬滚打的二十多年,体验了一把心酸成败,经历了几次儿女情长,对自身,对人生的理解就不会那么的幼稚和肤浅,自然而然就变成了谁能笑到最后谁笑的最好。

20岁看曹操,40岁看司马懿,60岁看刘备

 这个年纪,绝大多数人都会敬佩司马懿韬光养晦,隐忍数年最终夺得天下的城府。等到年过花甲,垂垂老矣,基本上也能看清自己这一辈子,也就看淡了这所谓的输与赢,也就看淡了这所谓的成功与失败。人活着最主要还是图个名声,你再有钱,一出门别骂指着你脊梁骨骂你不是东西你都不会好受;你再有权,走在大街上别人说你喝老百姓的血吃老板姓的肉你都不会舒心。

20岁看曹操,40岁看司马懿,60岁看刘备

这个年纪,自然是感叹刘备一辈子给自己留下的君臣得道,仁人盛德。三国英雄,各个都不是一般人,像我们这种只能打打嘴仗,在网上喷一喷的家伙,如果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恐怕也就是给他们赢取功名的马前卒罢了。一将功成万骨枯,可能我们连枯骨都算不上,只能算个骨头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