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会:多情的月亮,才是游子乡思唯一熟悉的故人

 江山携手 2019-12-04

人类的生活,是和大自然在一起的。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景象让生活变得丰富多样。不同的景色,会让人有不同的思绪;同样的景色,不同的心情也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因而,情与景总是打断骨头连着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尤其在诗歌中,纯粹写景和纯粹写情的不多,也很少上品。

情和景,水乳交融,才能造就美妙绝伦的诗歌。写景中,出现最多的应该是月亮,因为月亮几乎都陪伴在我们身边,不离不弃。不管经历多少风雨,她都能默默地抚慰你的心灵。先看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人于浙江的旅途中,夜晚露宿建德江上,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在他乡无亲无助的寂寞、感伤。

日暮黄昏,诗人愁肠百结,将船停靠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一个人长期漂泊在外,离乡万里,看到夕阳西下,更增添无家可归、无处安身之感。

旷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看上去比树木还低垂,到处一片荒凉。傍晚时分,人回家,鸟归林,而我却漂泊在异乡的江面上。这特定的时间、景象和诗人寂寞的心联系在一起,更突出无依无靠的愁情。然而,此时诗人看到一丝希望,澄澈江水中的一轮明月,暂时慰藉了孤独的心。身在他乡只有明月是唯一从故乡一起来的亲人。清江明月为浓愁注入一丝淡淡的喜悦。

全诗情景交融,余味隽永,清新自然,意境辽阔、悠远。旷野再远,相对于月亮来说,都是很近的,但月亮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还是那个月亮。在不熟悉的异乡,老朋友月亮显得格外亲切。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嫦娟。”也有类似的意境,不管走到哪里,我们都可以共享月亮,她的清辉都照耀在你我身上,感受她的关怀。写月亮,就是写家乡的熟悉景物,自己心中的那份乡思。

和孟浩然一样,通过月亮来写乡思的还有李煜,只不过李煜在乡思中更多了对故国的怀念,毕竟他曾经是皇帝。家没有了,国也没有了,自己还成了俘虏,唯一和以前一样,且最为熟悉的就是月亮,其他早已物是人非,只剩下心中的念想。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故人中能够每天陪他的,只有月亮,也只能和月亮唠叨。幸好,月亮这个老朋友看见了他所有的起落变故,温暖地接纳了他,认真听他倾诉。类似的来由两首: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月亮缺了还能圆,边塞的大雁,每年都能按时回到故园,而李煜,花开花谢,时光荏苒,山关万里,再也回不到那个熟悉的地方,唯一的老朋友只有月亮。

另外还有几首比较出名的月亮乡思诗。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当然还有一个比较长,但非常出名,那就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萨顶顶和陈霈然都曾经演绎过,非常好听。

春江花月夜陈霈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