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德国雷达电子设备完全手册

 不沉俾斯麦 2019-12-05
1904年,Huelsmeye博士最早提出了有关雷达的原理及假想结构.但是他的理论超出了当时的时代,所以并没有引起很大的社会意义.
现代意义上的“雷达之父”是德国人Hans.E.Hollmann博士,他继续和发展了雷达的理论,并将其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中.
Hollmann博士在德国中部的达姆施塔特大学任教时,就已经开始了研究厘米级波长的高频电磁波的工作.1927年他完成了第一套厘米至分米级波长的超短波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的样机,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套能够实用的微波电讯装置.随后,在1928年初,Hollmann发表了关于揭示“巴克毫森效应”电子震荡原理的论文.
在当时对超短波也频有研究的Has.Kard von Willisen博士读过这编论文后,也加入到Hollmann的研究中.为了研究工作更好的开展,他们找到一位投资人Guenter Erbsloeh,成立了GEMA公司.专门从事雷达研究工作,到二战时,为GEMA工作的专家多达20名.
GEMA公司早期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一种能探测到远方船只的雷达装置. 到1934年秋, 研制获得成功,第一套能真正使用的雷达系统完成装配.这种雷达原理发射50cm波长的高频电磁波,碰障碍物后反射回接收装置,从而显示目标,它能探测到在10km以内的大小船只.
1935年夏,GEMA公司进一步研制出第一套脉冲式雷达系统,也用于海上船只的搜索.因为在实验中磁电管经常出现频率不稳定现象,所以,它使用的是“Braunschen”电子管.这种雷达可以探测到8km内的大小船只,并且距离上的误差在50m以内.
同时,在各次实验中, Huelsmeye发现所发射的60-80cm波长的集束波可以有效的探测到500m高度28km距离内的飞机.由此也开始了对空雷达的研究.
1935年底,GEMA公司建成了第一个能够运行的雷达站,和第一套舰载的雷达系统.这两个系统都以已完成实验的雷达系统为原型,不同点在于雷达的工作波段由原型的80cm改成了1.8-2.0m (越改越差?---译者)陆基雷达被命名为“Freya”(费雷娜,神话中司爱与美的女神),海基雷达命名为“Seetakt”.
到1938年, GEMA共向军方交付了8套改进后的“Freya”(FuMG39G). 改进后的“1Freya”的探测距离可达60km,地平经度误差小于1.5度.其后期的型号探测距离达到120km..这些“Freya”都部署在德国边界.
为了在夜间探测到敌人的飞机,还发展了 “Wuerzburg-Riese” 型雷达.它可以在夜间发现和跟踪敌机,主要用于在夜间指引战斗机拦截敌人的轰炸机. “Wuerzburg-Riese”使用一个环形天线天线, 直径7.4 m,探测距离80 km。 地平经度准确性小于0.2 deg。 高度误差小于0.1 deg

在战争中,由于盟军采用大量空投金属箔以干扰德军的雷达.德国还发展了FuMG 404型雷达,她的工作频率为158-240 MHz,能有效的消隐金属箔的反射信号.该型雷达总共生产,部署了62套.

基于Hollmann的研究成果,德国Telefunken也于1933年设置了专门的“微波研究办公室”,并与1936年开始了“Darmstadt”型雷达的开发研究,(雷达名称就是以Hollmann工作和生活了9年的“达姆施塔特大学” 命名的).这种雷达在定型后改称“Wuerzbug”型.
“Wuerzbug”的环形天线直径为3m,在中间有2根双极天线.在实验中,它的探测距离是10km,水平的方向位置误差小于100m,方位角及高度误差小于0.25deg.一位空军高级将领在视察过“Wuerzbug”后感慨: “如果你们这东西部署开来,我们的飞翔乐趣都将被剥夺”.
到1937年, 改进后的“Wuerzbug”探测距离已经达到35km.
在战争其间, “Freya”和“Wuerzbug”在一起搭配使用. “Freya”用于发现并跟踪入侵的飞机.“Wuerzbug”则测定飞近的飞机的高度和位置,提供给防空单位,同时也能用于指引德国的战斗机拦截入侵的轰炸机.
同时也发展了专门用于指引高射炮射击的“Wuerzbug-D”型雷达,它在“Wuerzbug”的基础上改进,工作波长为50cm,探测距离是25km,水平的方向位置误差小于25m,方位角及高度误差小于0.2deg(度). 在1940年20套“Wuerzbug-D”在鲁尔工业区部署,到战争结束时,有5000套“Wuerzbug-D”部署在欧洲各地.

附录1:
德国雷达和电子设备不完全手册
FuG 200 Hohentwiel
反水面舰艇雷达,最大作用距离80KM,最小探测距离1KM.安装于大型岸基巡逻机上,如Fw 200。
FuG 202 Lichtenstein “明石”BC
夜间战斗机雷达,工作频率409MHz,最大探测距离4KM,最小探测距离200M;天线由机鼻部的4根天线杆组成,每根顶端都有1个“X”型的框架天线,构成4个垂直双偶极子。
FuG 212 Lichtenstein “明石”C-1
夜间战斗机雷达,为FuG 202 “明石”BC的简化升级版。其天线杆更长,且在天线杆顶端有一个小型整流罩。
FuG 218 Neptun“海王星”
机载雷达。工作频率158~187MHz(可调),最大探测距离5KM,最小探测距离130M。其天线既可以采用顶端有大型“X”框架天线的单杆天线,又可以采用安装有双偶极子的四杆天线(类似“明石”)。垂尾顶部的小天线杆用于后向警戒。其中的一种(有4台接收机,3个天线)被安装在Fw 190上。
FuG 220 Lichtenstein “明石”SN-2
夜间战斗机雷达,初期型工作频率91MHz,最大探测距离5KM,最小探测距离500M。由于最小探测距离太大,因此它经常和FuG 202 、FuG 212搭配使用。晚期型在探测近距离目标时可以切换工作频率。典型的SN-2型雷达有4根弯曲的天线杆,每根顶端都有一个垂直双偶极子,晚期型改为45度双偶极子。其中的一些配有尾部警戒天线,安装在飞机的垂尾和水平尾翼上。
FuG 227 Flensburg“佛兰斯堡”
“佛兰斯堡”是一种用来跟踪盟军“莫尼卡”(MONICA)后向警戒雷达的被动寻的设备。它的天线一般突出安装于机翼的前缘,工作频率80~230MHZ,作用距离100KM。德军装备此设备后,盟军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对抗措施。
FuG 240 Berlin“柏林”
厘米波机载雷达。它的主要技术基于从英国缴获的真空磁电管(电子管?),工作波长10CM,工作频率3250~3330MHZ,作用距离300M~5KM。采用一个碟形抛物面天线,并有整流罩。共有30~50台左右的“柏林”型雷达被安装在了Ju 88G-6型战斗机上.
FuG 350 Naxos“纳克索斯”
“纳克索斯”主要用于侦测盟国轰炸机上广泛安装的H2S地形测绘雷达的电波。它被安装在一个水滴形的外壳中。虽然“纳克索斯”的出现引起了盟军轰炸机驾乘人员的极大恐慌,但它的精度并不足以直接引导截击机拦截装备H2S的轰炸机。一般情况下,它用于向夜间战斗机指示盟军轰炸机群的概略方位,工作频率2500~3750KM.有效距离为60KM。
“纳克索斯”另外的一种型号被用在“U”艇上,侦测盟军反潜巡逻机上的ASV雷达。
FuGM 80 Freya“弗莱雅”
这是一种远程陆基雷达。战争初期它就有效的担任了远程对空警戒的任务,遏止了英国轰炸机对德国本土的袭击。但对它的使用情况目前仍然知之甚少。“弗莱雅”的工作频率为125MHz,最大有效作用距离为120KM,测距精度125M,测角精度0.5度。
FuGM 402 Wassermann
远程陆基警戒雷达,工作频率120~158MHz,有效作用距离190KM,测距精度300M,测角精度0.25度。
Knickebein
Knickebein是德国轰炸机部队在不列颠空战第一阶段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无线电导航设备。它由“罗兰斯”助降系统发展而来,工作原理为:陆基发射站发射两束相交的摩尔斯编码无线电波束,轰炸机领航员可以确定他的飞机是在左波束还是右波束或者在两条波束的相交区域。调整波束的相交位置就可以引导飞机抵达目标。由于接收机是一台改进了灵敏度的标准盲降助降设备,因此起初英国并没有发觉。后来,Knickebein的30MHz波束终于被盟军检测到,英国很快就设立了相应的干扰站。有传闻说英国后来想办法扭曲了波束的传播,这种说法缺乏根据。
FuGM 39/62 Wurzburg“乌尔滋堡”
近程陆基警戒雷达。工作频率560MHz,有效探测距离170KM,测距精度100M,测角精度0.2度。该雷达主要用于夜间战斗机的目标引导。
FuMO 51 Mammut
远程陆基警戒雷达。工作频率120~138MHz,有效探测距离300KM,测距精度300M,测角精度0.5度。
Kiel
红外线探测器。
Metox
由于它的形状,又被人们称为“比斯开铁十字”,是一种安装于“U”艇上的雷达告警接收机。主要用于对抗盟国的ASV长波水面搜索雷达。Metox对于厘米波雷达基本无效,因此德国很快又研制出了FuG 350 Naxos“纳克索斯”。
Morgenstern
该雷达天线一般与“明石”(或“海王星”?)交错布置,采用单根天线杆,其顶部安装有3个十字形框架
FUG 212 LICHTENSTEIN C-1
FUG202的简化型,1943年晚春时投入批量生产。其基本性能与FUG202相近,但其偶极天线变为双垂直天线。工作频率为91兆赫,探测距离200-6000米。1943年8月经改进后,该雷达频率可在420兆赫与480兆赫之间调节。后因英国皇家空军发现了德国空军在夜间拦截时使用该雷达,不久英国人采取了干扰措施使该型雷达失效。1943年11月,该型雷达停产。

FUG 212 “LICHTENSTEIN C22”
增大了探测角,但不久即被SN2型取代。
FUG 214 “LICHTENSTEIN BC/R”
实验型,主要改进是加装了尾部告警装置,后被FUG216取代。
"LICHTENSTEIN C-1 WEITWINKEL"
探测角增至120度,但探测距离却缩短为只有2000米。
FUG 220 “LICHTENSTEIN SN-2”
德国空军使用最广泛的雷达,由FUG202和FUG212发展而来,1943年9月投产。虽然改型雷达可抗金属箔片干扰,但其B形和O型的最小发现距离却增大至400米,为结决这个问题,德国人采取了再安装一台FUG202或FUG212的办法。早期型FUG220雷达使用三个固定的频率,即73/82/91 兆赫,后期型的工作频率可在37.5~118兆赫之间变换。SN2的功率为2.5千瓦,探测角为120度,其鹿角形天线上安装有两个垂直的偶极天线。1944年,装备FUG220雷达的夜间战斗机有增装了尾部告警装置。
为在各种飞机安装FuG200,德国人也在不断进行调整改进。为了安装到He111 H型上,FuG200的雷达天线进行了调整,以免影响到机首中间MG FF航炮的射角
FuG200机首天线
飞机中轴线上方的天线用于探测,左右侧的天线用于接收信号回波。为了对目标方位进行大略的定位,接收器必须手动转向接通左侧或右侧的接收天线,获取信号。
FuG200雷达的发射器,其上部左右布置的两个圆柱体为RD12Tf脉冲发射管
FuG200雷达发射器上的RD12Tf脉冲发射管,它是洛伦兹公司在1940年研制的,主要用于雷达设备应用
德国空军利用搭载FuG 200的飞机搜索定位盟军护航船队,如Fw200,He111等。另外Hohentwiel雷达还可以辅助进行仪表轰炸(blind bombing),或结合FuG102无线电高度表进行对舰鱼雷攻击。

He111机舱内安装的FuG200显示器
著名的Fw200“”也配备了FuG200, Fw200 C-4是产量最大的,最早的C-4配备的是FuG Rostock雷达,但很快FuG200就成了标准配备。通常利用FuG200辅助进行轰炸。有了雷达相助,Fw200拥有了更加锐利的眼力

还有许多其它型号的飞机也配备了FuG 200雷达,另外二战后期不少FuG 200雷达被海军使用,还有的被用于地面雷达系统。
搭载FuG200的反舰型Me410,Me410B-6 mit FuG200
Ju188E-2轰炸机,机首FuG200雷达天线清晰可见。
u290侦察巡逻机也搭载了FuG200雷达
事实上,德国对雷达抗干扰技术的研究起步很早。1942年,英军空降兵奇袭了布鲁诺瓦尔的雷达阵地,将一部当时最新型的“维尔茨堡”雷达主要部件拆下来运回了英国。德国清醒地认识到,“维尔茨堡”落入敌手,其技术细节已完全暴露,英国会很快掌握相应的电子对抗措施。于是,德国军方和工业界迅速着手研究消除干扰的方法,最终决定采取展宽工作频段的方式。
随着战事深入,盟军在北非缴获了更多的德国雷达。酝酿已久的干扰战在1942年秋拉开序幕,英国皇家空军使用“月光”干扰机第一次对德国的“弗雷亚”雷达进行了欺骗式干扰。为了消除干扰影响,德国工程师不得不改变“弗雷亚”的工作频率,而过不了多久盟军会对新发现的频率重新发动干扰,于是,“弗雷亚”的频率进一步展宽,到战争末期,原本工作在120~130兆赫的“弗雷亚”将频带扩展了十几倍之多,在57~187兆赫的频带上都能发射信号。
然而,盟军最初的干扰集中在“弗雷亚”警戒雷达上,对“维尔茨堡”预期中的干扰却迟迟没有实施,等待这种雷达的是一种全新的干扰样式。1943年7月,在丘吉尔的亲自批准下,英国轰炸机在汉堡启用了这种极为简单却十分致命的干扰——“窗口”箔条。雷达屏幕被箔条反射的大量回波所遮盖,操作手根本无法从中辨识出真正的目标,高度依赖雷达的德国防空系统效能大幅降低。在这个代号“哥莫拉”的行动中,英军轰炸机只付出了极小的代价便让汉堡蒙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损失。汉堡的灾难之后,德国以惊人的速度集中最强的研究力量,寻求反箔条干扰的技术措施,仅仅一周之后,便制造出了第一种反箔条装置——“维尔茨劳斯”。其设计思路是,当箔条从飞机上投下之后,速度会很快降低,而根据多普勒效应,不同速度的目标所反射的回波频率会与雷达发射频率有所差异,这样就可以把高速飞行的轰炸机与低速运动的箔条云区分开来。“维尔茨劳斯”可以在箔条云回波强度比真实目标强三倍时正常工作。但是,只有当飞机与雷达站接近或远离的速度达到每小时20千米时,“维尔茨劳斯”才将其认定为飞机,当飞机相对雷达站做切线飞行时,雷达就无法辨认目标,相反,如果风速足够大,箔条云也能以每小时20千米以上的速度运动,雷达就会把它当成飞机。
在以多普勒原理为基础的“维尔茨劳斯”出现后不久,另一种反箔条干扰装置也被紧急研制出来,其代号为“纽伦堡”。它的工作原理是,当雷达脉冲遇到飞机高速旋转的螺旋桨时会产生一种“调制”效果,回波的幅度会呈现忽强忽弱的变化,如果将信号接入音频电路,操作手就可以从耳机中听到某种特殊的沙沙声,而箔条云反射的回波则不会产生这种声音。由于这种方法对操作手的熟练程度要求很高,推广难度颇大,实用性也存在问题,但是当“维尔茨劳斯”面对的箔条干扰密度达到饱和时,“纽伦堡”可以辅助其对目标进行粗略的跟踪。在盟军强大的干扰攻势威胁之下,形势已经不允许德国在实验室将技术问题完全解决后再大规模列装,只能以最快速度充实到防空一线,边使用边改进。
1943年10月,盟军开始针对“维尔茨堡”雷达发起有源干扰,但薄弱的阻塞干扰没有达到明显效果,2个月后,美军开始联合运用金属箔条与有源干扰手段,再次给德国雷达防空体系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面对有源干扰,德国以扩展雷达工作频段和发展快速变频技术作为应对。1944年初,部分“维尔茨堡”加装了“维斯玛”变频装置,工作频率在原型机553~566兆赫的A频段基础上增加了517~566兆赫的B频段。“维尔茨堡”的原始设计对频率稳定性的要求较高,要实现变频并不是按几下开关、拧几下旋钮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操作手快速更换雷达主机内的部件单元,在同一频段内改频的时间需要1分钟,在A、B频段间切换则需要4分钟。
然而,用来对抗有源干扰的“维斯玛”变频装置与反箔条干扰“维尔茨劳斯”确实一对天生的冤家,因为“维尔茨劳斯”使用的振荡器频率一旦更改,就需要长时间的精确调谐,完全跟不上“维斯玛”的变频速度。这种境况直到1944年末“塔斯特劳斯”脉冲多普勒反干扰装置出现才得以解决。
1944年10月,盟军加大有源干扰和箔条的使用力度,因为科学界、工程界和军方已经一致认定这是对付德国雷达的最有效方式。德国采取了两方面应对方式:一是将“维尔茨堡”的工作频率进一步向440~470兆赫的C频段扩展,这一计划很快变为现实;二是提高雷达的发射功率来“烧穿”干扰,启动峰值功率达1兆瓦的“维尔茨堡”升级计划,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需要将现有发射机的功率提高100倍,实现难度可想而知,所以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完成。
1944年末,又有几种变频装置投入使用,“维尔茨堡”实现了在A、B、C频段间快速连续变频,和以往的抗干扰装置一样,它们在兼容性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但饥不择食的德军雷达防空网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在C频段启用一段时间后,德军发现这一频段的干扰较弱,所以决定隐蔽C频段,严禁雷达部队使用C频段跟踪有可能执行雷达侦察任务的单架飞机或小型飞机编队,即使在遭遇空袭时,也要尽可能减少C频段的工作时间。德军还在汉堡应用了一种新的抗干扰战术,外围部署的雷达使用A频段,内层工作在B频段,而核心区的雷达使用C频段,作战时,A频段雷达最先开机,诱使盟军将干扰频率调谐到A频段,然后打开B频段雷达,进一步吸引干扰力量,最后打开受干扰较轻的C频段雷达。
在德军紧急研制的所有抗干扰装置中,“K-劳斯”是效果最好的一个。它采用了更先进的滤波电路,可以在比飞机回波幅度强15~20倍的箔条云中跟踪目标。1944年冬季在汉诺威附近的作战试验中,装备“K-劳斯”的两个连在两个月内连续击落了12架飞机,而此前的很长时间他们一直都没有取得任何战果,充分证明了其非凡的有效性。虽然“K-劳斯”计划生产上千部,但对于挽救帝国命运来说已经太迟了,到战争结束时,德军只接收了125套。
为现有雷达加装抗干扰装置成为了德军持续推进的一项工作,当盟军让一项抗干扰措施失效时,新的反制措施很快就会研究出来,盟军又会更新其干扰方式,形成了一场干扰与反干扰的拉锯战。与此同时,几种新型雷达进入了德军的编制序列,让这个无形的战场变得更加热闹非凡。
1943年中期,德国开始部署“曼海姆”炮瞄雷达,这种雷达是在“维尔茨堡”基础上发展而来,拥有与之相同的工作频率,但重量更轻、功率更大,显示装置由荧光屏改为指针仪表式,能够提供更精确的火控数据,甚至能够自动跟踪目标。“曼海姆”获得优先生产权,用以取代“维尔茨堡”雷达。至当年末,已经有120套该型雷达部署在重要目标附近。但是在实战中,“曼海姆”雷达在面对有源干扰和箔条时与“维尔茨堡”雷达一样脆弱,因此停止了优先生产。“维尔茨堡”所加装的反干扰装置同样适用于“曼海姆”,但由于后者更复杂的设计,部署每种反干扰设备的时间都要滞后于“维尔茨堡”几个月。
1944年,德国部署了两种新型地面雷达——“猎宫”和“大维尔茨堡-古斯塔夫”。“猎宫”警戒雷达以“弗雷亚”雷达为基础,具有更大的功率,最大搜索距离80千米,并且配备了平面位置显示器(PPI)。与德军装备的雷达不同,“猎宫”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到变频的需要,天线由1米长的宽带偶极子组成,在129~165兆赫频段预置了4个频率,遇到干扰时,无需借助任何反干扰装置就能够迅速切换到未被干扰的频率。直到大战结束前的几个月,“猎宫”仍是德国最重要的地面控制截击雷达。
“大维尔茨堡-古斯塔夫”就是一部“大维尔茨堡”雷达与一套“弗雷亚”雷达的组合体。在面对干扰时,“大维尔茨堡”更窄的波束减少了进入接收回路的干扰信号和箔条回波,同时,“弗雷亚”分机能够实现辅助瞄准和测距,更有利于操作手使用“纽伦堡”装置分辨真假目标。因此,“大维尔茨堡-古斯塔夫”雷达的抗干扰能力要高于“维尔茨堡”,但整体来说提升有限。
就当时的电子对抗水平而言,厘米波雷达可以全然不受有源干扰和箔条影响。但德国在这方面的技术进展较慢,直到在坠毁的盟军飞机上缴获了英军的H2S和美军的H2X机载雷达之后,才让德军决心下大气力研制自己的厘米波雷达。
1945年1月底,德国的第一个厘米波雷达系统“埃格兰”在柏林附近投入作战使用。德军以最高的优先级订购了1 000套“埃格兰”雷达,计划年内交付100部,然而由于盟军的轰炸重创了德国工业,生产计划不得不推迟。直至战争结束,德军也没有能力部署第二套“埃格兰”系统。工作波长为9厘米的“猎宫”-Z雷达也在柏林东部进行了试验,截至大战结束,也仅仅停留在样机阶段。如果战争再拖延几个月,这些不受干扰的厘米波雷达也许能够重新构筑起一个有效的地面防空系统,只是风雨飘摇的第三帝国实在支撑不了那么久了。

在机载雷达方面,早期“列支敦士登”B/C型和C-1型雷达在箔条的强烈干扰下无法发现目标,德军夜间歼击机部队急需新型雷达的补充。1943年末,工作在90兆赫的“列支敦士登”SN-2开始生产,与工作在490兆赫的早期“列支敦士登”雷达相比,它的频率只是其前身的一个零头,盟军根本没有发现德军启用了这一频段的雷达。“列支敦士登”SN-2度过了足足8个月不受干扰的逍遥日子,最后因一架误降英国机场的Ju-88而使其完全暴露(这架飞机还装有“弗伦斯堡”接收机,后文会详细介绍),盟军很快制作了与其波长相应的Z形箔条。接替“列支敦士登”SN-2的是“奈普顿”雷达,它工作在158~187兆赫兹的频段,可以使用不同的天线安装在单发和双发飞机上,还能作为护尾雷达使用。实际上,“奈普顿”雷达是作为“柏林”厘米波机载雷达的后备装备来设计的,但“柏林”的研制进程过于迟缓,足足拖了两年多才开始生产,这才把“奈普顿”推上了前线。“柏林”雷达的工作频率高达3 250~ 3 330兆赫,可以完全不受干扰的影响,最大探测距离可达9千米,搜索角度为+/-55度。其衍生型还被安装在“提尔皮茨号”战列舰和“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上,并且有在XXI型潜艇上安装的计划。不仅如此,“柏林”N-4还开创性地安装在了飞机机身上方,配备一个360度全景显示器来观察飞机四周的空情,这一型后来被重新命名为“不莱梅”,虽然最终未能生产,但它已经具备了现代预警指挥机的雏形。
由于雷达系统遭到了强烈干扰,德国被迫采用一种新的思路,即通过对来袭飞机发射的信号进行测向定位实现目标跟踪。只要目标辐射源存在,这种方法就不会受到干扰的影响。
德国人盯上的第一个目标是英军轰炸机的“莫妮卡”护尾雷达。1942年6月开始装备皇家空军轰炸机的“莫妮卡”雷达能够帮助载机探测到尾随的德国歼击机,而英国飞行员总是保持雷达全程开启,这给了德国人以可乘之机。1944年春,纳粹空军开始使用“弗伦斯堡”接收机来跟踪装有“莫妮卡”雷达的轰炸机。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弗伦斯堡”非常灵敏,可以在100多千米外截获到“莫妮卡”的信号,德军飞行员可以毫不费力地发现轰炸机的行踪。
1943年9月,德律风根公司研制出了“纳克索斯-Z”侦察接收机,它可以在16千米的距离上截获波长10厘米左右的雷达信号。其生产计划当即获得了批准,德军希望将其安装在歼击机上,用来跟踪和攻击开启H2S雷达进行导航的领航轰炸机,一旦负责标识目标的领航机被击落,将大大增加后续轰炸机编队确认目标的难度。严格来说,“纳克索斯”实际上是一种雷达告警接收机,比如安装在潜艇上的“纳克索斯-U”,当载有10厘米波长对海搜索雷达的飞机逼近时,该设备可发出预警。而“纳克索斯-ZR”则安装在夜间歼击机的尾部,当其被载有Mk IV雷达的“蚊”式飞机追击时会发出警告。这种装置的有效性毋庸置疑,战争末期,几乎每架德军夜间歼击机都安装了“纳克索斯”接收机。
德律风根公司还将“纳克索斯”接收机安装在了“维尔茨堡”具有极强方向性的碟形天线上,制造出了能够精确测定H2S发射源的“纳克斯堡”接收机。“纳克斯堡”于1943年9月22日部署在埃森附近,可探测到160~200千米距离的单架飞机发射的雷达波。在实际运用中,埃森的“纳克斯堡”测向站展现出了巨大的战术价值。10月,这种接收机开始进入批量生产,老式的“维尔茨堡”碟形天线被收集起来,成为“纳克斯堡”现成的主要部件。德国人在北方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到南部的黑森林地区部署了一系列“纳克斯堡”测向站,多次对来袭的盟军轰炸机编队实施成功跟踪。
获取这些被动探测设备的情报对盟军来说非常困难,因为它们本身不发射任何信号,无法用电子侦察的方式一探究竟。然而,德国人送来了一份从天而降的大礼——1944年7月13日凌晨4时30分,一架装备齐全的JU-88误打误撞地降落在了英国机场,3名机组人员驾机滑到停机坪上,关掉发动机,爬出机舱正活动腿脚时,一辆英军汽车驶来,车上的人用手枪将他们“请”上了车。这架Ju-88上安装有“列支敦士登”SN2雷达、“弗伦兹堡”寻的器等盟军见所未见的电子设备。皇家空军很快对“弗伦茨堡”的性能进行了验证,先是派出一架飞机开启“莫妮卡”雷达作为目标,“弗伦茨堡”精确地显示出了它的方位。后来,为验证在密集队形中“弗伦茨堡”的分辨力,又调用5架“兰开斯特”轰炸机进行试验,Ju-88的寻的器并没有混淆这几个靠得很近的信号。8月底,英军再次派出71架“兰开斯特”轰炸机,将机上的“莫妮卡”全部开启,结果令人震惊,“弗伦斯堡”还是从容地处理了如此密集的雷达信号,完全可以准确地跟踪每一架飞机。
试验的结果已经非常明确了,本该保护英军飞行员的“莫妮卡”却成了引狼入室的祸首,英国轰炸机指挥部当即采取行动,拆除了所有飞机上的护尾雷达,并且规定,除非在紧急情况下,禁止轰炸机打开敌我识别装置,只有当轰炸机深入敌领空60千米且进入敌雷达侦测范围时,方可打开H2S雷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