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河补习班》告诉我们:人生的“大海”从来不是清华北大

 丁丽1983 2019-12-05

人生的大海是什么?

图片
“你有没有想过,长大要干什么?”
“清华北大呀,妈妈说的。”
《银河补习班》里懵懂无知的少年马飞如是回答错过了他七年成长时光的爸爸。
图片
这大概也是我们小时候最熟悉不过的对话,看到这儿,会忍不住打趣: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妈。
多少人因为父母的灌输,从小便以为全国就两所大学:清华和北大;最大的烦恼就是“以后到底是上清华,还是北大”。
“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似乎北大、清华就是人生的“大海”,只要翻越“高考”这座山,看到清华、北大这片大海,人生就圆满了。
殊不知,这是彻头彻尾的误导。
爸爸马皓文,目光沉沉,透着摇晃的烛光若有所思,回道:“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
图片
说得多好。清华北大只是过程,只是人生中的一座山而已。而人生真正的大海应该承载得了我们整个生命的厚度,陪伴我们度过漫长时光,能实现我们人生的最大价值。或者是,这片海应该是我们一生所爱的事业,也是几乎所有孩子都会思考的“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对待这个问题,孩子们有的会说,长大以后想当老师,想做警察,想当科学家。也会有孩子很稚嫩地说:“我想开挖掘机,我觉得开挖掘机超酷。”
这时候,大人往往会一笑而过,认为现在和孩子说到职业,为时尚早。但遗憾的是,随着孩子接收到的社会信息越来越多,我们不启蒙或错误启蒙,都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间里,一不留神,就被孩子看低了。

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孩子看到人生的海,会怎样?

电视剧《少年派》热播时,有段“劝父改行”的犀利说辞引起了热议。林妙妙觉得父亲做殡仪馆司仪的工作,晦气丢面儿,于是要求爸爸立即换职业,否则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这段戏,不知戳痛了多少人的内心?但现实往往更加残酷。
图片
如果你是林妙妙,会在意父母的职业吗?18.8万人参与投票,直面这个尖锐的问题。6万人选择了“道理都懂,但还是会在意”,另外有4.6万的人选择了“随时间推移会慢慢理解”。不难看出,至少有10.6万人一直很在意或曾经在意父母的职业,这个比例高达56%。
图片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布雷萧在《家庭会伤人》中写道:“一个人成年以后,所有行为都可以在他幼年时期的家庭环境中寻找到答案。”
因而,在职业启蒙方面,我们不启蒙,或错误启蒙,都有可能培养出“林妙妙式”的孩子,介意父母职业,为父母的职业感到羞愧,甚至倒逼父母辞职来平复自己内心的羞耻感。
而当我们还沉浸在林妙妙给我们带来的内心冲击时,很多国家早已深刻认识到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美国孩子从6岁开始就接受职业发展的指导,学会对自己的兴趣、专长、特点、能力等进行“自我认识”,进行“教育与职业关系的探索”等等。
日本职业启蒙教育是从幼儿教育开始的,贯穿整个教育体系,促使孩子从小思考自己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调查显示,经过相对系统的“自我认知”和“职业启蒙”教育的孩子,无论在挑选选修课程、选择大学专业,还是在选择职业发展方向时,都更加坚定和自信,他们对自己的前途更有目标、更有意义感,对自己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也相对更高。
图片

该如何给孩子进行职业启蒙教育?

既然职业启蒙如此重要,那为什么不能在孩子尚小时,就主动从爸爸的工作说起,告诉孩子爸爸的工作虽然平凡,但依然了不起。
告诉孩子爸爸从事这个工作的原因。那可能是:爸爸以前去国外旅行时,在酒店的早餐中吃到了刚出炉的新鲜面包,那面包的香味让他久久难忘,于是,爸爸决定开一家面包店。
图片
告诉孩子,爸爸工作的细节。
面包师,虽然平凡,但可不容易。为了让大家早上能吃到香喷喷的吐司,爸爸凌晨两点起床,和面、做面坯、揉面、烤面包……
做一个面包容易,但做一千个,一万个面包呢?爸爸说:“面坯也是有生命的。”因而对待每个面包都非常用心,绝不会敷衍了事。
图片
如果爸爸是位电动火车司机……
图片
爸爸虽然看似每天重复一样的路线和动作,但脑子里却时时刻刻都绷着弦。
爸爸每天都会在发车前,把怀表挂到驾驶台,关闭所有的门,开启车灯,乘务员开始播放发车广播,确认前进方向后,拉动操纵杆出发。被称为“中心控制器”的操纵杆控制着电动火车的运行。
图片
电动火车运行时,司机的手不能离开司机控制器。电动火车司机既要保证运行速度,又要保证行车安全。
图片
爸爸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安全驾驶。乘客的生命安全高于电动火车的准点运行。玩游戏的话,出了错可以重来。但驾驶电动火车,绝不允许出错。”
图片
告诉孩子,所有职业都是平等的。
无论爸爸做什么都是最好的爸爸,都是了不起的爸爸。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于平凡之中见不凡。未来,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只要是你的兴趣所在,都值得尊重和肯定。
教你成为孩子眼里了不起的爸爸
图片
“了不起的爸爸系列”是一套引进自日本的图画故事书,共4册,分别为《了不起的面包师爸爸》《了不起的消防员爸爸》《了不起的司机爸爸》《了不起的木工爸爸》,适合3—6岁幼儿阅读。
本系列从孩子的视角出发,以爸爸的工作为独特切入点,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不同职业的爸爸在生活和工作中的细节。他们虽然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却辛勤劳动,兢兢业业,以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和自豪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孩子得到正确的职业启蒙。从正确的启蒙出发,进而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在正确的职业观指导下,从而寻找到发自内心喜爱的一生所爱的职业。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了不起的爸爸系列”,部分来自网络
文章作者:刘安莉
责任编辑:杨志敏
美术编辑:王品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