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冬,如何为孩子留下最美的春夏秋冬?

 丁丽1983 2019-12-05
今日立冬。立冬标志着冬季的开始。
说到冬天,你想到的是万物冬藏,早卧晚起;水始冰,地始冻;西北风,无叶树;还是冬季进补,饺子羊肉汤……
图片
时间像一个启动按钮,唤起我们对自然物候、起居生活、饮食健康的全套记忆配置,且自带色彩基调。春天生气勃勃,夏天火热,秋天忧伤,冬天冷肃,这些文化中对自然的意象已经深入我们体内,无须背几首古诗词,一片落叶便能勾起,我们对节气时间的认知和感情。
在我们的文化中,这些关于季节感知的观念是如何产生的呢?
二十四节气是自然之法,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将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关于节气,我们有太多可以说给孩子听的,尤其家里的老人,岁月沉淀下丰富的经验,丰厚的感情,化作了日常的叨念、叮咛。
比如许多地方春分有竖蛋的习俗——
图片
爷爷告诉她:“春分竖蛋,也叫立蛋,这是为了庆贺春天的来临,‘春分到,蛋儿俏’说的就是春分是玩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4000 年前中国就有这个游戏习俗了,流传到国外,如今已经成为‘世界游戏’了。”
图片
再如,夏至许多地方都要吃面——
图片
成都有担担面、镇江有锅盖面、上海有阳春面、兰州有牛肉面、大同有刀削面、岐山有臊子面、武汉有热干面、郑州有烩面……全国各地好吃的面数不完啊!
那还有什么好吃的面呢?中华民族的文化,也藏在各地的饮食中了!
还有许多季节,和家喻户晓的名人都有关系,谷雨节气和仓颉造字有关,立夏与司马昭和后主阿斗有关……这些故事都是口口相传并记载下来的中华文化,由长辈向晚辈叙说这样的故事,这就是家学和文化的传承。
越是值得了解、亲近的文化传统,越要以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讲述,我们想给孩子们毫无距离感的二十四节气,这样的愿望与著名儿童绘本作家、京味儿作者保冬妮不谋而合。历时五年,我们与保冬妮和绘者共同打造了一套饱含浓浓中国情的“二十四节气:中国文化地理绘本”系列(暂定名)。本套书共二十四册,是一套独具匠心的旅行绘本,以二十四节气为时间线,展现了二十四个中国城市和乡村的农耕生活、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带读者在最合适的季节去最美的地方,感受最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图片
图片
作者保冬妮(封面暂定)
书中讲述了主人公贝儿和家人随着节气去二十四个城市或乡村旅行的故事,旅途中增长见识、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他们游玩了北京胡同、天津乡间、杭州天目山、广西耕田、皖南古镇、成都闹市、苏州园林、湖南洞庭湖、贵州侗乡古寨、新疆吐鲁番、甘肃张掖敦煌、内蒙古大草原……跟随这套书,孩子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理解中国文化的气象万千。
融合了节气的物候知识、历史故事、重要的农事活动、中国传统节日、有趣的民俗项目、时令饮食与养生,以及当地的名胜古迹,例如,春分竖蛋、采春茶,谷雨看养蚕、观蜀绣,听薛涛笺的故事,芒种参加侗家百家宴,游古寨,学种田,夏至去吐鲁番火焰山,大暑在内蒙古那达慕过草原风情节。
图片
图片
兼具文学性、艺术性、知识性且生活气息浓厚的全功能绘本,给孩子们以中国农耕文化的熏陶,充满团圆、和睦、敬老、敬畏自然等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与情感,快乐中带有温情,洋溢着当代中国普通百姓生活的美满与幸福。
作者保冬妮对文化传播有着自己的思考,坚信知行合一才能达到阅读和教育的最佳效果。书中融入生活教育和自然教育的理念,带领小读者从书本走向生活,走进自然,将知识穿插在旅行故事中,将二十四个省份的时令美食、特色美景一网打尽。追求愉悦的体验是每个人更是孩子的天性,这套绘本是舌尖上的中国,足尖上的节气。
图片
图片
专为3—6岁孩子创作的二十四节气图画书,一套中国文化地理绘本,也是一套中国旅行美食地图,带着孩子体验一场场节气自然之旅、一场场美食美景之旅、一场场文化民俗之旅。这套二十四节气旅行绘本把节气、农耕文化、传统智慧与现代生活、中国地理、吃喝玩乐相结合,带着读者不仅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也走遍祖国大好河山,构架出一幅时空交错的中国文化地理长卷。
这套书还未出版,已经得到国家的出版基金扶持,包括“原动力”扶持计划,广西精品出版扶持项目,这得益于国家对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彰显了以文化建设助推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个城市乡村,我们期许这套书以农耕文化的二十四节气讲出新时代的精彩故事,成为当下中国孩子读懂中国,理解传统文化的载体。这套二十四节气旅行绘本的春夏篇12册将在2019年新年上市,敬请期待。(责任编辑:黄筠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