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名规划师,用四年时间写了一封情书

 灵石水华 2019-12-05

小编:今日为大家推荐一位规划师历时四年写成的一本书——《城归何处》,作者:李昊,城市规划师,专栏作家,摄影和旅行爱好者。

在这本书里,作者从各个角度对城市文明进行了评论,通俗地介绍了城市规划这个行业,让大家了解了其中的苦辣酸甜。作者介绍了中国城镇化历程中的各个侧影,介绍了自己对中外城市的游历与感想。

通过对近百个国内外城市的考察和游历、132张照片、30万字的记录,最终形成了这样一份记录、一座桥梁、一封情书——《城归何处》。(文末可查看购书链接)



《城归何处》
听一名城市规划师诉说时代的爱与愁

图文:李昊

我生在中原地区的一个小乡村。年幼时,有时在村里被我奶奶照顾,有时在镇上和我妈一起住。我妈在镇上的中学教书,有一段就找了个亲戚来帮忙做我的保姆。记得有一次,县城有人到镇中学家属院推销自制的饼干。这个亲戚买了一些给我。饼干的味道我已经记得不得了,但模糊的印象里记得她给我说过这样的话:“城里人和农村人就是不一样啊,农村人住平房,城里人住楼房;农村的人吃煎饼,城里的人吃饼干。”

许多年后做了城市规划师,回味起这句话的精辟。你看,这简简单单的话,就说明了城市区别于乡村的特点:物质空间的居住环境,社会空间的生活方式,可不就是楼房和饼干嘛。

后来,我和我妈作为“随军家属”,一起到了城市和我爸团聚。部队大院,就像一座城市一样,面积巨大,设施齐全,给了我和农村全然不同的感受,我也第一次感受到城市和乡村的区别。对我而言,大院是我童年的伊甸园,是塑造了我精神的理想城市。

再后来,我爸转业,全家搬到了省会。省城是个大城市,尽管与军营所在的小城一河之隔,但我却感觉却恍若隔世。我一下子被投入了城市的海洋,集体消解,个人的无所适从。大院文化的宏大叙事,开始转向为商品房小区的经济法则。

那时候我常常骑车自行车到处溜达,有时坐在马路边上,默默的和这个世界对话。少年的迷惑与懵懂,与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如影随形。后来我看到城市社会学家罗伯特.帕克的话,“人类通过重塑城市而重塑自身”,便想到那一段记忆。每一座城,都是人类对理想生活的追寻。

再后来,去上海和北京读大学,又出国、回国。一路走来,从乡村到城市,从小城市到国际大都市。后来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城市化”。

亚里士多德曾说 :“ 人们来到城市 , 是为了生活 ; 人们居住在城市 , 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有无数的和我一样的人,都通过城乡间、城市间迁徙的切身的经历,感受到了城市化的脉搏。中国的城市化,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每年从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就超过欧洲很多不算小的国家。有时候我会想,这么宏大的社会变迁,可能只有我们这代人才有可能经历。这是幸运,还是不幸?

这样的问题,我常常思考,却很难回答。我是一名城市规划师,每天都在图纸上设计一个个城市的蓝图,为城市化提供智力支持。同时,我也时常在理想与现实中纠缠,有时越看越不明白。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属于城市的时代。我们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在城市,我们的下一代,可能会更多的人成为城市人。我们把人生交付给一个个城市,而我,选择以这本书来回应这个城市时代。


这本书是一份记录


城市是个万花筒,我们看到最前沿的高科技也看到最触目惊心的污染;看到高尚也看到堕落,看到伟大也看到庸常。我们的城市,有着最高的复杂性,和无限的可能。金碧辉煌的大酒店,可能一路之隔就是蚁族聚居的城中村;财富榜单上的大人物和低收入者,可能每天都擦肩而过。欧美的城市几十年上百年能保持风貌不变,而我们的城市,可能过一个假期就能让你认不出来。当后人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一定会被这剧烈的变动所震撼。

刚工作那几年,有时候加班到深夜。站在单位的高楼之上,俯瞰城市的万家灯火和车来车往。有时候会想,无数的规划师们,把青春献给了堆积成山规划图纸。但最终,我们究竟为城市留下了什么?我们与城市达成了怎样的关系?

所以我也想下记录城市化的侧影,记录下面对城市变迁的人的故事。

这些年走访了一些衰败的老工业城市。那里随处可见破败的方盒子般的筒子楼,以及被报废机器和杂草占据着厂区。但在没落与乏味的意向之外,那里依然不乏日常生活的诗意。在街边饺子馆里热气腾腾的小饭桌上,能汇聚厂区几十年的风云历史。在菜市场的大白菜和葱姜蒜之中,隐含了城市变革讯息的密码。即便是倒闭工厂的职工宿舍,只要还有人居住,那便是一座活的博物馆,记录了城市变迁的鲜活历史。不变的方言、民俗和家长理短,凝练了市井的魅力,维系了城市的的人文生态,使得人口外流、经济下滑的城市并未彻底的在社会学意义上崩溃和瓦解。

而在走在创意经济和互联网大潮前沿的深圳,在灯火辉煌的高楼大厦背后,住在城中村里的“三和大神”们,则用充满着“丧”的方式,虚度时日。他们颓废、无助的日常生活,同样是这座效率至上、充斥着金钱与机遇的城市的一部分,是时尚街区的另一面。他们用逃避来反抗无助的命运。

在这个缺乏诗意的时代,最能打动人的却依然是诗意,那种寻常生活不经意闪现、直抵人内心深处的诗意。写的关于城市的文字越多,越想去记录普通人,追寻他们生活中的些许闪亮。我为自己的随笔集一开始策划的名字——《城市时代的爱与愁》,也是希望能够表达对城市的一种情感,而这种情感注定落脚在城镇化大潮中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身上,我们能从他们的际遇上,探寻到时代变迁的隐喻。


这本书是一座桥梁


城市不是从天上掉下来,而是按照规划师们的规划一步步建设出来的。城市规划师是一群“神秘”的人,他们就像是城市时代的萨满,掌握着城市发展、演变的密码。

但城市规划这个行业,却是个小众行业,从业人员不多,受众面窄。曾参加过一个高端酒会,在场遇到的人,只要一听说我是城市规划师,就都马上显示出强烈兴趣,一边递上名片一边问我:“城市规划是什么呢?听起来很高大上啊!”我略微解释之后,接下来便是接受质问的时间:“北京那么堵,是你们的责任吧?”“城市里雾霾这么重,你们怎么解决?”“那个哪哪的立交桥,简直是迷宫啊,每次开车都迷路啊。”“地铁太拥挤了,你看怎么办?”“我家那一片房子都盖得那么丑,是不是你们行业审美不行?”这种前后态度的落差,让人尴尬。

一般在向其他行业人员解释城市规划时,规划师往往说的头头是道。但对方却无动于衷:“哦,啊,哈,这样啊......”。可一旦有了城市问题。第一个被骂的就是城市规划。为城市发展操碎了心,结果成了“背锅侠”。

但是,城市规划确实关系到普通老百姓的方方面面。城市里应该修多宽的马路,新建有多少居住区,买菜的菜场有多大面积,家附近是否有中小学,小区里应该配套什么类型的设施,楼盘为什么有这个高的容积率,地铁会不会通到单位附近,老城区该怎么保护,新城区的建筑应该是什么风格,刚修好的道路为什么还天天挖沟……

不管你知道不知道,这些和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都关乎城市规划。看上去规划无所不包,“管天管地管空气”。这工作,自然听起来很“高大上”。互联网公司里,一个团队绞尽脑汁可能也只是设计一个小应用。而一个年轻的城市规划师就能设计一整个城市。只见他能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大手一挥,几十上百平方公里的土地、数百万人口的城市就被设计为模型和蓝图。


但实际上,别看城市规划师们干着指点江山的宏图大业,但他们也终究是一个个普通人。他们每天都在做着规划城市的事情,但也被城市安排的明明白白。很可能白天在市长书记面前侃侃而谈城市发展战略,晚上回到出租屋的隔断间。

打开城市规划的成果,能看到一张张酷炫的鸟瞰的蓝图。但在那之下,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对于这座城市的每个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居住、就业、拆迁、安置、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就是其人生的全部。按照官方的定义,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而我们日常生活的琐碎,以及个人命运的际遇,其实也都与这张规划蓝图分不开。此外,这个行业还有个名词,叫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就是让大家知道,让大家说话。

因此,我希望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搭一座传播与沟通的桥梁。让城市规划师向社会诉说城市建设的密码,让我们互相交流城市生活的期许。


这本书是一封情书


我对城市规划的兴趣,源自于对地理和地图的喜爱。这些年,每当有人问我专业和职业选择时,我总是劝他们:一定要选自己喜欢的。人这一生,除了睡觉之外,最多的时间,都是花在在工作上。怎么能将自己的生命,浪费在不喜欢的事情上?那岂不是和不喜欢的人过一辈子一样难受?

我从小就喜欢地理课,喜欢对着城市的地图涂涂画画。甚至看到地图就兴奋,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和对喜欢的女生的心动高度类似。在中学时的晚自习上,每当被题海压得喘不过气时,我会望着漆黑的窗外神游,从到降雨最多的乞拉朋齐,到极寒之地奥伊米亚康,从马尼拉的热带气旋,到乌兰巴托的寒冷空气,这些地图册上的城市,给予了我对于未来的幻想。我知道,有无数的城市就在远方。

后来读了大学后才知道,能够画城市地图的,是城市规划专业。尽管我读了个和城市规划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但还是从兴趣出发,一路兜兜转转最后终于进入城市规划行业。城市规划不仅仅是用地图来观察和研究这个世界,而且更要用地图来改造我们居住的城市。

城市规划既是我从事的工作,也是我观察世界的窗口。在面对城市的时候,我不可能不饱含热情。这本书不是理论读物,而是献给城市的一封情书。书中有评论,有随笔,有戏谑,有游记。这些多样的内容,就像城市的要素一样丰富一样。我知道很难说完美,但我希望文字能足够真诚。

与我而言,文字记录了我这些年的欢乐与理想,困顿与忧愁。我曾写过无数的关于城市的文字,里面不乏妄语或谎言,但我把内心最想说的话,都留在这本书里了。


近百个国内外城市的考察和游历,132张照片,30万字的记录,最终形成了这样一份记录、一座桥梁、一封情书。

从具体内容上看,简单的说,这一本城市文化类的大众读本。全书有四个板块:第一部分是从各个角度对城市文明的评论;第二部分是城市规划这个行业的通俗介绍,你会了解其中的苦辣酸甜;第三部分是中国城镇化历程中的各个侧影;第四部分是对中外城市的游历与感想。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意义、有用和有趣。你可以在家里躺在沙发上随手翻看,在加班累的时候撇上两眼,或者是旅行时打发候车的时间。这里没什么深奥的专业知识,对城市感兴趣的人士,都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思考。

本书可以成为一场认识城市的漫游。你也可以通过它开启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嘿,我们的城市,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城市规划并非高高在上,也不会隔行如隔山,反而就在我们身边。

E·B·怀特这样评价纽约:“我不想替纽约辩护,许多人定居这里,可能只是为了逃避而不是面对现实,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稀罕的馈赠。”

纽约如此,我们的一座座城,莫不如此。我所在的这个超大城市,也是千万个命运的集合。在冰冷的钢筋丛林中,散布着无数颗柔软的心。夜色里的都市灯火通明,每一扇窗,都见证了一个人生活。总有人在深夜里哭泣,但更多的人还是挣扎起来继续奋斗。

没有什么比共情和理解更重要的了。我希望这只言片语,能够这个急剧变革的年代,给予城市中人们的灵魂些许安慰。

谨以此书,献给每一位热爱城市的人。

  

【 大咖推荐语 】

石楠(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
李昊的《城归何处》令我感动和兴奋,想起了几句话直抒胸臆:借一双眼睛,让你知道世界的精彩;偷一颗心,让你体会城市时代的爱与愁。

杨保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青年规划师李昊基于人文视角,用专业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追寻城市魅力,并积极与大众进行对话。这本书是城市规划师对于自身职业的一次创新性探索,也飙到了其对于城市浓厚的人文关怀。

李迪华(一席演讲者,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
“专业而不脱离生活,充满理性也不乏真情实感,平常却能唤起人的共鸣和思考。李昊是一名致敬生命故事的记录者。”

郝景芳(雨果奖获奖作品《北京折叠》作者):
“城市规划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实在是很难有人写的好。李昊的这本书非常难得,十分有趣。他以城市规划师的视角,审视全世界的城市,把专业知识和体育、音乐、电影、娱乐、市井生活结合在一起,有了许多有滋有味的妙趣。相信会是很多人喜欢的一本书。”

梁鸿(《中国在梁庄》作者,乡土文化学者):
“这本书记录下了城市变迁大时代中感性、细腻的一面,从普通人的视角去观察城市化大潮下的个体命运。它是一本面向公众传播城市规划的人文读本,也向每个市民表达了城市规划学的诗意。”

徐腾(一席演讲者,“奶奶庙”网红):
写城市的书多半比较无聊,但是这一本似乎应该除外。相比于要么构建一个宏大的经济体系、要么追溯虚幻的悠久历史,这本书把自己设想成一位陪你走街串巷的小伙伴,告诉你哪些体系和历史如何聚焦成一处处可被感知的细节,而我们和城市的关系,已经全部隐藏在了这些细节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