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公权与赵孟頫楷书之书风有何差别?

 爱美6858 2019-12-05

俗话说“字如其人”。要想弄清楚柳公权和赵孟俯楷书的书风的区别,还得从二人的身份说起。

一、柳公权其人其事

柳公权,字诚悬,元和初年擢为进士。唐穆宗李恒曾向柳公权请教用笔之法,柳公权爽快地回答说:“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这是借谈书法进劝谏之言。唐穆宗是一个昏庸皇帝,本想问罪,因是论书,只好忍气作罢。这就是书法史上有名的“笔谏”故事。由此可见柳公权的持正感言和书家内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外在的艺术表现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吧。

因帝王的赏识,柳公权书名甚高,当时凡公卿大臣家死了人,都要求他书写墓志碑文。如果求不得他的手迹,人们就会责骂这家的子孙不孝。

二、柳公权的书法特点

柳公权的书法初学王羲之,悟得晋法。后学欧阳询,颜真卿诸名家,欧体刚劲险绝,以“瘦”见长;颜体轻腴丰润,以“肥”见长。两家之长,柳兼收并蓄,并掺以北碑的骨力洞达,雄强爽健,自成一家。后人将他与颜真卿并称“颜筋柳骨”。

《玄秘塔碑》是柳公权传世书迹中的楷书代表作。笔画如斩钉截铁棱角分明,方折峻整,骨力劲健的神采。结构上于严谨之中见疏朗开阔的风姿。此碑笔法劲练,稳而不俗,险而不怪,老而不枯,润而不肥,且仪态冲和,遒劲绝伦。

柳书笔法完备,劲健骨挺,便于初学,故学唐楷者都乐于从柳入手。这也正是后世将柳公权的书法于欧阳询、颜真卿以及元代的赵孟頫的书法,并称为“欧颜柳赵”四大家的主要原因。

三、赵孟頫其人其事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因居鸥波亭,人称鸥波。宋太祖之子赵王赵德芳的后代。公元1268年,忽必烈派御史程钜到江南“搜访遗逸”,见他才气英迈,神采焕发,如神仙中人。遂举荐入元朝政府做了官。颇得忽必烈的赏识和信任。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等要职。卒封魏国公,谥文敏。

赵孟頫的曾、祖、父皆为宋室达官显贵与文人画家交往密切,因此他从小就受到家庭的陶染,资性聪敏。他通晓音律,工诗善画。开创了元代画风,堪称一代宗匠。他精于书法,传世碑版很多,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艺术全才人物之一。

南宋末年,正是元军大举进犯,大片疆土沦陷,国家处于危急的关头,赵孟頫作为宋代宗室未能殉宋而出仕元朝,持正统观念的人从民族意识出发来看赵孟頫显然是丧失民族气节的投敌行为,此事一直到后世仍有人唾骂不已。实际上他以“南人”身份仕元后处于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的冲突之中,内心也充满着苦闷和内疚,时常在诗文中流露对自由的渴望和向往。

四、赵孟頫书法特点

赵孟府书法一生有三变,40岁以前承袭了唐宋余风;40到60岁追摹钟、王笔法,崇尚魏晋书风;晚年再学李邕以强壮笔力,同时益之石鼓文等先秦石刻以及汉隶、章草等,融汇前贤后,形成了以二王为主的圆滑遒媚的书风。《元史》称他“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但赵孟頫的成就,主要还是表现在楷、行、草三体上。一类是大楷,如《道教碑》、《妙严寺记》、《玄妙观三门记》等。这些大字楷书,楷行相间,点画圆润清秀,笔致流畅活泼,结体端庄闲雅,具有“颜筋柳骨,铁画银钩”之妙。

二类是小楷书,如《洛神赋》、《黄庭经》等,点画遒劲峭拔,意态清和妍丽,直追魏晋楷法。

三类是行草书,书写内容多为尺牍书札和古代诗文名作。笔法纵横曲折,毫不粗率,神采奕奕,深得王羲之风韵。

但赵孟頫的书法过于追求笔画均匀和体态秀美,烂熟的笔下倒显得有些骨力不足,后人因有“软滑流靡”、“圆熟致俗”之讥。评论过激者甚至以其人格卑下说他的作品“妍媚纤柔,缺乏大节不夺之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