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造自己的青铜时代

 长篙现代诗歌馆 2019-12-05

打造自己的青铜时代

——品读马启代诗集《黑如白昼》、《黑白辨》


“就是这个人,按照他的意志,在海岸上建立了一座城……

——普希金《青铜骑士》

青铜时代标志着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崭新的里程碑,与石器时代相比,起了划时代意义。同时,他的艺术魅力与角色扮演在历史上都起着举足轻重的贡献。

对于青铜器的理解,印象中的青铜器应该早在3000年前,西周、春秋时期,有著名的青铜剑,是王者的象征,还有秦陵铜车马,历史书中的中国商代后母戊方鼎,还有在长沙宁乡出土的商代四羊方樽。青铜器早于铁器时代,与石器时期并存过渡。青铜器的硬度比铁质软,因为有心的感觉。台湾诗人周梦蝶曾写过“没有一滴眼泪是铁打的”。暗示泪已流干,也有坚定的一面。而青铜器,其质:锐可成剑,方可成鼎,润可成玉。其辉煌而不可替换,是时代造就的,烈火锻炼,真真切切的产物。




其一、锻造与励炼

认识一位诗人,几乎可以从他的作品中解读出来,因为这样的文字是发自内心,有血有肉,他可以描绘出人生的运行轨迹,从侧面也反映出作者对艺术、美学、才德的认知,也包涵平时生活积累与对知识的运用以及技巧的处理过程。

如:“被时光淘洗了的身子,随岸,弯了,又弯……”——《黑如白昼》P9页。当然,锻造的过程,离不开水,“河水缓缓地流着,一江的宁静”,“心跳。哦,被冰凌,刮了又刮的你”。——《黑如白昼》之《泰山,河水缓缓地流着》,眺望,停留,以及顾虑,这仍是不可避免。但诗者是坚定的“他就拥有剑、闪电、火焰”《诗者说》,停留回首如《岸边》“我已听不懂乡音”。

我一直在想,文字想留下些什么?是属于作者还是读者?这种关系我们从历史书中可以读到,似乎流传下来的作品都被读者所响应,当然离不开教科书,他使我们过早地接受着某种美学、艺术的基础薰陶,使我们的后期影响直接来源于这种教育。作为诗人,他们的首要任务是要避开这种规则,最后建设自己的美学王国,南京诗人黄梵的理论,似乎更现实,从低矮的角度认知另一种高度的处理,这在大学文学中泛开来,并承担开僻教育的过程。

在《酷刑》一诗中,我读到了锻造的过程,“淬火”,“永恒的东西都要淬火。”

后人的观点总结离不开幕后的理论推手,如何让广众接受你的美学观念,从本质上讲,基础是主体内质,再光鲜也属于外表,故马启代从根本上,推广“良心创作”是对外在的华丽语言的否定,所有的语言表达一定是来源于强烈的内心感受,这种强烈,是一种打造,从艺术、审美。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思想家,曾诫言:“天理即是仁心”,是指道德与良心的关系,应该从善如流,做事讲良心,创作讲良心,心有所思,行有所为。心摆正了,你的处世之法,看问题之法才正确,“良心创作”是秉承道德的源头而来。

1、认知与分化

诗人对四周的敏感性远高于常人,虽然他生活在常人之人,几乎每一位诗人都有自己的匠心与感觉,正因为这样,才能打造出独特的,似乎常人难以理会的学识,他完全可以上升到另一种高度,成为普通人的解读目标,这也是为什么诗歌能成为阅读者赏心悦目的首选,内心的真实,也表现在作品对读者的真实体会上,他让读者从主体上分离出属于自己的感觉,这应该感谢诗歌,感谢作者的匠心独运,感谢这种媒介于心的牵桥。

2、分娩

对于青铜器的打造,虽然在我们的认识中,感觉几乎没有铁质那么硬,并且带有锈蚀的痕迹,这就对了。青铜器作为一种媒介,有着更具艺术魅力和可塑性。更古老,更长久,更活力。

当然,在分娩的过程中,会有人提出《疑问》,“天啊,人一向前,你便后退”,“好大的孤独,所以,你就叫天空。”这种现实的意义,是在于将内心的强大与现实的结合处理,又不失尊严。“活在天地之间”,这是一种贵气,显然,坦荡的内心,脱俗的气质,从我一接触马启代的作品中就已经感觉出来。

3、成就

没有这样的行程,打造不了坚硬的器皿。不仅仅是在于变化过程,而且一种定格。你也可以理解成可塑性,作者在你的印象中是一种什么样子,是低卑还是高大,是坚定还是柔弱。《泰山》作为五岳之首,有着不可替代的尊者形象。不倒、耸立、坚决、不朽。

这些你到教科书里看不到,是因为大自然的风景是天地所造,任何人为的粉饰都将破坏其原始生态性。因此,“良心”的存在,是人类不可缺的意志,是我们需要得到的以及在困难与时态多变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活在天地之间”《疑问》,“风摔倒的地方,心还站着”《一个转身》。如果马启代对诗学语言的处理是力量的化身,或者从某种直接打击的有效成份,这是可以接受的。诗学我反对转弯抹角,反对那种转来转去,却什么也没有,打扮的花枝招展,却什么也不是。正因为这样,才有了“良心”一说。直接的,发自内心的,便能打动你。当然,你要说没有技巧那是不可能,对语言的处理马启代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

如果没有技巧,气息的处理,语言打动不了你。你会感觉到枯燥、单调、过于直白。例如这首《一个转身》中“谁言岁月神偷?”“神偷”一词运用,已经匠心独运地把岁月溜走形象地表现出。

4、锈蚀与不朽

在《心灯》一诗中,你是传说古墓中的燃烧的灯,诗中说道:“盲者说:只有黑中才有火,光是从黑中被逼出来的。”这是一种照亮,是内心永恒的光明。诗人的形象确是是黑白分明,个性的强烈感,对比感,气慨突显。然锈蚀是青铜器氧化的必然。在《有多少锈已经向铁宣战》中,有“你只能听到铁屑掉落时的尖叫”。当然,还必须有《我必须在时光的身体上刻下声音》的伟岸之声。是大气的历史碑铭,“面对白纸,我就有国土万里,它一步一叩首,是刀,是良心的钻。”

其二、环境

在我国,时代改革的步伐前进很快,正因为这种推动,才造就了局部人群的分流,思想也在跟进。例如,有了打工派,海外派等等。

马启代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经历了诸多变化,然世时造英雄。一身正气的诗人,在感觉人们追求物质的同时,精神缺乏,提出“良心”创作,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渴望与感召,肩负的责任重大,充满了文学使命感。这并不是北岛文革时代被压抑的朦胧精神,这种高亢的正义感并不是孤独的。北京诗人绿岛也是硬朗坚守,刚烈不阿;军旅诗人王久辛也大义凛然,倡导正气,长篇如虹;还有四川诗人有骨气的李建秋;力量性诗人西川;理性诗人西棣等。同时,诗人的阵线上也有沉稳老纳的老牌商略,还有宅子古旧的梁平,以及儒雅缓和的邹汉明,隐居不显的北方诗人凡果,南京学院诗人育邦,子川等等。

但是目前诗坛仍然混沌,零门坎的准入,使诗人队伍良莠不齐。更有阿猫阿走随意走动,乱了文风,使诗歌泥沙俱下,难分好歹。文坛上的不公也体现在社会上的不公,这都是人性的弱点所造成。他基本分为两极:第一类是安心创作,精耕细作,却不善于推广自己;另一类则相好相反,不安心创作,作品差劲,却善于使用旁门左道,抬高名声,这是极其有害的。

在林林总总的诗群中如何独立门户?如何创建自己的语种,如何培养,发展自我的审美集群,这是大多数诗人努力的方向。因此,有人把诗当成佛来供养;有人把诗歌驻扎在学院;有人办刊;有人立派,无论如何,目地只是为了拓宽影响。

可是,无论形式如何,形态如何,千万不能迷失自我,那就是良心,初心。这种对浮躁的打击算是斧底抽薪,因为,有相当多的门派是建立在自我吹嘘、无中生有、空中楼阁之上。一些华丽的词藻下、故弄悬殊的伪装下,揭开却什么也不是,是因为没有心跳。“良心”的反义是虚假的心,是虚情假义,是被文学历史所必然淘汰的。 

其三、存在

在博物馆中,所有的陈列都是精心摆设,《黑白辨》犹如走进作者的森林浪漫王国,每一篇都有精心挑选的句子作为主题,使通篇都是心境的陈列,目录亦如珠联璧合,阅之神爽。

没有抒情的文学是干涩的,同样,伪劣的抒情会败坏读者的味口。在《黑如白昼》中,作品给予读者真实的体验,是心境明亮透澈,大义从容的体验。正如诗人所讲:“再黑的夜也无法抹杀我”;“我存在,就是让夜不安”;“我走后,我的影子将与天地共存。”《在峭壁》这是一种宣言,天地可鉴。马启代发给我一张24M的黑白图,不是因为容量的大小,黑白的对应,是一种效果,除掉彩色,人生只有黑白两种,这种最接近真实的状况,就是在向世人告白。天地之间,生死之间,何去何从?既包括个人的英雄、理想、大无畏的虚拟意识,更有不屈服、容忍与坚定现实状态。

诗人的成就并非读者的适应感,而应该是诗人在创造自己的诗歌王国的一种建设过程,是对诗坛的一种贡献,这种打造过程是艰苦而执着的,他应该分为如下几种过程:

1、理论体系的建立

诗人在上升的过程中,其追求的美学与艺术认知是不断改进的,直到稳定,并得到大众的认可。可以说,马启代的诗学价值观已倾于稳定,“良心”是一种初心,对于本性的修为,是一种悟道。周瑟瑟提出的“元”理论,也有相似之处。

对于当代,由于时代的复杂性,追求物质的影响,以及道德方面的滑坡,已经严重加深了诗学界的担忧,因此,以马启代为代表的诗人,从时代现实出发,以德为由,发出了这种声音。

当然,纯正的理论并不一定带来良好的响应,他需要作品的支持;

2、“良心”理论的推广

在近期,马启代似乎全身心投于了创建与推广自己的诗学理论,其基地有《山东诗人》、《长河》杂志,并长期收集各地诗人的诗集册子。更活跃在诗网络,对此,各方予以高度肯定。从许多的诗刊、公众号以及网络上的诗歌,马启代的诗似乎得到各种诗人的认可,这从侧面,也说明了一个道理。“良心”是公众的良心,是大众需要的良心,是一种慰藉,他有效地阻击某种对社会的浮燥与不安的消积,提高了大众的觉醒,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正性的、道德的、崇尚的高水平理论。他不是纯知识分子路线,也不是自我的所谓专例的技巧水平,而是一种召唤行为,换言之,一个由真情、真性、真诚、真实的创作;一件有力量的、有感唤的创作;是一种积极的、人性的正义感行为创作。

3、作品的影响

诗歌建立在对诗学的认知,是一种高水平过程,并不是一种纯技巧过程。

对马启代作品的非议,我也听到一点,由于作者所处的环境、历经的生活过程,都会影响诗人的作品。对于有些人来说,当然,有时我也这样偶尔认为:有些作品因为受到自我的影响太重,以至于看不到对社会层面的影响,以及用词的讲究,一种沉重感、气流受阻感、并有可能产生空洞的符号的怀疑。当然这是有别的,我不看好年龄决定作品。歌德的《浮士德》写了60年;里尔克《杜伊诺哀歌》用了一生创作,晚年才出来。这种理性的创作,也好像直接影响了马启代,这种高意识心理的暗示既具有时代的意义,又有高亢的阅读感。

关于物象的描绘同样不多,这些具体的带有时间、数量、地点的描绘真的很少。在马启代这本《火浴》里我可以看到一些较稚的语言处理,他可能表现的更严谨,从而局限,就好像我们所说的对美学的框架构图。同样也少对物象的描绘,对于喜欢感观描绘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受到打击的。

4、作品的主流

理论同样具有可读性,理论性诗歌的结构通常容易干涩,就是因为含道理在里面。同样包含哲学、逻辑、心理。我们常常看到诗人们列举古希腊柏拉图等人的语言,深圳诗人伊尔福也是理性创作的诗人;还有马高明诗人的作品。他表明似乎理性的创作是一种泊来品,对于中国的重意境的主流创作中会产生冲突。台湾已故诗人洛夫就喜欢唐诗的意境,与湖南诗评家李元洛先生也是一拍即合。但大多数诗人都是处于两者之间。如何做到理性容易被理解,这里马启代的处理是到位的。语言上的有力直接,态度上的硬朗大气,意志上的风范,这也同样反映到浙江诗人伊甸的身上,还有深圳的樊子。。。。等等。

5、作品的艺术

可以说《黑如白昼》和《黑白辨》已经代表诗人已处于一座高峰,语言相当的流畅成熟,没有了丝毫的拘谨,已经打破了自我固原的美学条框,使作品达到了一种未有的高度,已远远超过《火浴》,这也是这两部作品频频获奖的原因。应该说马启代把作品送给我,是相当的自信。我真的有愧,不是因为这种《良心》体系的认可,而是对语言的策划与定型的完美,都让人感觉赏心悦目。托尔斯泰评价卢梭是“十八世纪全世界的良心”,而巴金先生则是中国文学的良心。

纵观特点,语言直接,批判性、并带讽刺意义,但并不是赤裸地揭示,而是从内心深处通过转化的方式,表现自己的认识。强烈,气息很重。这也说明为什么是“黑白”与“泰山”了,黑白分明,表达了作者的态度的鲜明。

“黑与白”的延展:1、生与死的对应如《天空,光没有了,蓝也没有了》;2、虚拟与现实;3、白天与夜晚的关系如《黑白辨》;4、甚至爱情与仇恨之间;5、梦与醒;6、平静与激荡等等。

“泰山”则有两种形态:1、压抑的状态,泰山压顶,是来自现实的种种压力如:《我可以负责地说,我给这个时代预备了一副上好的棺材》;2、深沉的状态,不屈服,倔强;3、挺拔的状态。

通过以上两种分析,我们不难看到作品的特点,他直接与作者的品质挂勾,视线宽泛,而且以点带面地辐射开来。是指内心的焦虚与压力通过个人的处理透向社会,是内隐的揭示,充满了张力。例如:《涮火锅时,我们都是杀手》;《苏格拉底,我把自己读成了一只马虻》;

关于修饰,似乎略带散文化优雅的语言处理这种连锁的气氛。关于长句的应用,就涵盖了这种气息的处理方式。诗中不泛有夸张、暗喻、象征手法,也引进了西方哲学意识,理性、辛辣、挖苦。这些艺术成分有效地藏在诗文内,不动声色,才有了读者赏心悦目地效果。有时,他甚至让你想起泰戈尔,只是没有泰戈尔的初心的稚气,没有童趣的非现实的、理想主义姿态,更多的是苦涩的人生姿态,黑白的处理,不是人生的八卦象,而是两仪之鲜明,看透人生,尝遍苦难。这又是一种大度,责任的重大,也反映在泰山之上。因此,对于良心的推广,更有着重大的意义。

6、借鉴的意义

如果说叶芝是浪漫现实主义者,那么里尔克的理性便具有狼性的特点。灵性的诗歌通常是直达内心的,但也并非弗洛伊德性的理论,在诗歌创作中,表现的具有男性的感性与女性的知性特点,在台湾曾颇有争议。知性通常表现在物象的认知,而理性则是具有理解与抽象性。在刀刃的理性创作中,我国当代诗人樊子、伊甸、林静、绿岛都有理性创作的特点,通常具有现实、客观、悲壮的特点,只是马启代更表象化,情绪化。欧仁·鲍狄埃的《国际歌》显然已经将理性的表达国际化、人类化,因为受到各国大众的响应,同理,新诺贝尔奖文学得主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同样具有大众的影响意义,这样。马启代的表现就有些局限性,个人化的如果扩大到大众与对社会的良知与感觉,无疑将使作品的意义更大更深。同样,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被称为启蒙代表。他应该是具有批判倾向的现实主义诗人,这里,希望给启代予启发意义,席勒受到莎士比亚、卢棱、康德的影响较大。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只有当作品上升到对人类的关爱与启发时,他的诗会进一步得到认可。

其四、发展与期待

中国诗坛的拨云见月,非一日之寒。且诗坛仍处于百花争艳之中,其发展猛烈,因为爱诗之人的人气之旺。诗歌体载的广泛以及表现方式的不拘一格与简捷的阅读形式,使诗歌全方位发展,全面地追求“良心创作”,可能会遭到一些人的不适。其实也是理解问题,“良心”指心,心正文正,文正人正。学诗先学做人,正气、正义,也如食指诗人所讲。从理解上讲,“良心”并非技巧,并非语言的准则,是一种创作心态,是充满正能量的气质所在。

然诗歌的趣味性会造成千变万化的语言表现方式,有些作品可能心在,而文显的不存在;有些作品把良心的重要性摆在其他位,诗歌缺乏灵魂的支撑,因此,读之不感人。

诗歌不存在统一,诗歌的乐趣是在于创造性,对于语言形式,语言技巧、语言态度等等附予读者的可塑性。而且诗人的主体从来就是贵气的,执着的。向明先生说“诗人都是一个个刺猬。”意思是诗人的主见太鲜明,越是高明的诗人,越有成就的诗人,个性越强烈。当然,没有个性的诗人是软弱的,而硬的诗人旗帜鲜明,如闻一多,鲁迅等。

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优秀诗人都注重个体的修为,注重语言的表现细节,为自己的初心而呵护,那些原始的,生态的语言与心态仍然是不变的根本所在。摒弃所谓的外表华丽,深入人心的打动与响应,才是诗歌文学的发展方向,也是为大众提供良好互动的青铜历史时期的光明未来。

世界并不是最黑暗的一天

希望永远在前面

我们所期待的

是一种存在

“他看见这一切?难道人生只是一场空,一个春梦,或是上天对我们的嘲弄?”

——普希金《青铜骑士》

——完——

注:文中提到的相关作者:普希金、食指、闻一多,鲁迅、向明、莎士比亚、卢棱、康德、席勒、鲍狄埃、樊子、伊甸、林静、绿岛、弗洛伊德、里尔克、叶芝、巴金、洛夫、李元洛、柏拉图、马高明、伊尔福、歌德、周瑟瑟、育邦,子川、王久辛、李建秋、西川、西棣、商略、梁平、邹汉明、凡果、王阳明、黄梵、周梦蝶。

20193-5月(湖南)




1、马启代作品精选


在人间,寻找一张干净的纸


我只想写下干净的文字

在人间,寻找一张干净的纸

为此,我已付出了前半生

如今我还在寻找。我知道

面前的纸,墨迹斑斑

山河,花朵,国家,政党……

都死在了文字的后面

为了擦干净些,再干净些

我已用尽了四十多年的橡皮

那些眼泪,血迹,再次被时光擦伤

我不能说话。这已足够我劳作一生

我已写下过很多诗句

在天空,在大地

都给了雄鹰,庄稼,乌云,风

而在水上,江河湖海间

是隐吞的雷鸣

是悄悄地,悄悄地雷霆的低吟


涮火锅时,我们都是杀手


越是新鲜的鱼类,越是尚带着笑容的

蔬菜,越是还未散尽体温的牲畜

……,最好,统统都是活的

将这些已经落难的人,再放到沸水里涮

也许放回水里,还能呼吸

放回天空,还能飞翔

放回泥土中,还能生长

也许这些,那怕据说早已驯化的物种

下箸之时,我犹看到惊恐,无奈和绝望

为了自己,把异己囚于笼中

随便一个罪名,或着不用任何理由

在法典里,杀了再杀。然后走进历史

占去大量的形容词,让后来者膜拜

除了几个寡头,参与者似乎人人无辜……

当我把几页残损的史书夹进筷子

竟有一条河的重量。满纸的汉字们

在临近沸点,纷纷跳出

喊成一桌子血红,血红的眼睛


二十世纪通史


一个祭坛。杀对了不少人

也杀错了不少人

鲁迅没有读过的续集,不是绝笔

桃花似血,梨花如幡,落阳

是殷红的旗帜,用千万条余晖

扶着飘摇的江山

普照之下。我的删除键不如歌声

要把一个世纪的病毒清除

需要连接和下载

天光在一点一点地重开。我需要

搬开坚硬的黑云头,躲开霹雳

预防文字背后的冷兵器——

它们寸铁杀人,飞叶夺命,不留痕迹


献 诗


有些是无法忘记的。比如:枉死的斗士

饿死的草民,冤死的思想者

——大地收容着这一切                                                  

有些是无法原谅的。比如:对誓言的背叛

对宣言的颠覆,对诺言的玷污

——天空注视着这一切

有些是无法忍受的。比如:对真相的伪饰

对真知的戕杀,对真理的绑架

——“人民”明白了这一切

我所有的赞美都在这里。母亲啊

一句真话,抵得上几十年的谎言吗?


苏格拉底,我把自己读成了一只马虻


说到刺

说到血,……

苏格拉底,我把自己读成了一只马虻

被我读过的文字,一只一只

都扎上了翅膀

……,毒死你的那瓶甜水

一直活在东方的墨汁里,书写公文和历史

我是一位孤独的自由思想者

披着诗的外衣

苏格拉底,难道监狱是唯一的广场?

我可以负责地说,我给这个时代预备了一副上好的棺材

——我不是掘墓人,掘墓人是他们自己

我只是个手艺人

写诗,像一个石匠、铁匠、木匠,因为做得仔细

被称作艺术家

——但我不是掘墓人,掘墓人是他们自己

我只是按自己的套路

使用錾子、锤子、锛子、在石头上放炮

给铁淬火、让木头说话

——可我的确不是掘墓人,看着日渐长大的墓坑

竟有了劳动的压力

这些年,我好不吝啬自己的力气

刨、斫、锯、雕、磨、凿、钻、锥、镏、铆

——我没有偷懒。顺从民心,沿着天意画下的墨线

用足汉字的钉子、斧子、钳子、刨子

我可以负责地说

我给这个时代预备了一副上好的棺材


有多少锈已经向铁宣战?


这些神的使者,不需要盔甲的战士

从来没有厮杀声,不见刀光剑影

仓颉最初的命名:锈

——它们都是铁之家族优秀的孩子

你看,铁丝网被时光咬得到处是伤

锈开始集体出击,紧紧地抱住铁,噬咬

你只能听到铁屑掉落时的尖叫

锈不知疲倦,在油漆的下面——

直逼铁的骨头。锈的牙齿是最坚硬的

在今天,我不知有多少锈已经向铁宣战?

天空,光没有了,蓝也没有了

天空是谁的广场?那些乌云暴雨

是否已经被统统招安?

闪电,雷鸣是否早已妥协?或

已秘密达成了和解?


天空,光没有了,蓝也没有了


鸟儿吃什么?

天空是谁的广场?失去地面的人

怎忍看到天堂也挤满了犬儒?

闪电,雷鸣真的已经妥协?不然

为何悲歌都给唱成了颂歌?

天空,光没有了,蓝也没有了

人们仰望什么?


写给亨利希·曼


我没有停下脚步,不会后转,拒绝身后有毒的鲜花

这支笔,靠良知扶着,不会低头

亨利希·曼,我精神上的导师,一位异国的兄弟

一位把赞美、怀疑和批判完美统一的战士

一位被深爱的祖国驱逐的人

1929、1989、2049,你目光如炬,在黑暗中发亮

他们害怕的文字,把历史咯痛

为此,我不能放弃

一切,多年前已经开始。面对失语、献媚和出卖

我不再需要请愿,每一次呼吸都是警告

满纸的汉字,都睁着眼睛

——想到你,那些假借人民名义的公告多么可耻

那些外表光艳的奖项多么可笑

那些帮闲者多么可悲

亨利希·曼,我的兄弟,此季的风里打满了钉子

我是一股野火,不但向上,而且向前


黑白辨


——我看见光,拼命地追着黑,追得快,黑跑得也快

我见惯了白吃黑,也见过黑吃白

“漫天而至的白,或铺天盖地的黑,都耀武扬威

追得另一方慌不择路,头破血流”

事实上,黑和白的话我都听不懂,也从未被谁收买

我发表的言论出于良知,那是天性

(它们那些话像鸟语一样好听,但不实际

我确信:黑白人间,正邪颠倒)

——我一向认为,把黑驱赶进光里会发白,现在

我一直想把光赶进黑暗里

“像一杯污水和另一杯污水,我也不清楚

白进入黑,黑是继续黑还是会变白”

……日夜轮回肯定不是把黑扫进白,或把白赶进黑

黑白轮回就是冷暖交替

“如此周而复始,未见一次差错

一定有着伟大的使命!”


高者为危

——这些天,除了练倒立,就是练习凡事反着做


譬如读书,我从尾巴向上捋

拿到刊物,先看屁股,“屁股决定脑袋!”

世界与我拗。我懒的看排名,对头条十分警惕

我喜欢从后向前,或隔皮猜瓜

倒立时我看到:挂在地上的东西,高者为危

从下到上、从小到大,是否从卑到贵、从隐到显

或从无到有

我要先把世界摸一遍,掂量估算一番

——习惯养成了脾气,坏脾气,要找到光明的穴

一定在根部

我也许就是那个熄灯的恶人


蚯蚓,是地下诗人


——蚯蚓,是地下诗人。最懂黑,所以不说话

唱歌,但像元曲或宋词

它让土地穿越身体,如诗人让黑暗穿越灵魂

……所谓精耕细作就是从泥土里打磨词语

它不以柔克刚,只以小搏大

为了躲开人类的挖掘,那些血腥十足的铁爪

它必须把自己向深邃里写


三角洲沉思


——“这是一条逃亡之河”。这样写时,一股大水选择了跳崖

急行,漫走,九曲十八弯后,一腔黄沙漱着海水吐出

“我不明白,为何跋涉千里万里的砂粒,突然决定停留”

“如果水滴也分尊卑,有些一定是捕快”。直入大海的

并非蹈海而死。每当天黑,那一次次溯河而上的潮汐里

或许潜伏着杀手。在地下沉默的,都有了万丈火焰的内心

……夜深了,黑暗在波涛上摇晃。“几盏渔灯说破了真相”

“平安无事喽,平安无事喽”,不远处,依然有人高唱

写给乔治·奥威尔

一位倒霉的英国人。伊顿毕业的无产者

反殖民主义的警察,中产阶级流浪汉

保守派中的无政府主义

批评左派的左派

燃烧着精神烈焰的圣徒


先知


这样想你时,我正活在你不愿来的去处

一个写出《动物庄园》《1984》的作家

一个不断向下突围的战士

一个死去接近70年的活人

一个贫困交加,只存在了47岁的绅士

不断撞响警钟的失败者

我的兄弟

你的忌日到了。狗年将去,可猪年即来……

2、与作者对话:(略)

3、向美国风笛诗社推荐山东诗人马启代的作品。

作品特点:站势高位,语言优雅流畅。用“良心”述怀对尘世的感悟,作品强烈,沉厚,激情。是具有旺盛的诗学研究、创作活跃的诗人代表,在全国深有影响,并努力不懈地推广“良心创作”,拒绝虚伪,号召正义,在诗坛及文学领域具有广泛的积极意义。

近十年来向风笛诗社推荐的诗人:湖南张烨,湖南郭密林,台湾向明,海南江非,北京洪永泰,天律苏浅,北京西娃,浙江伊甸,深圳伊尔福,天律伊蕾,河南阿月浑子,山东桑恒昌,北京王久辛,哈尔滨凡果,蒙古李文俊。

今年3月向加拿大《海啸》诗刊推送了马启代、马高明、伊甸、伊尔福、绿岛、新死亡派道辉等诗人的作品。

4、作者简介:马启代(1966——),男,山东东平人,“为良心写作”的倡导者,现为中国诗歌在线总编,“长河文丛”、《长河》《山东诗人》主编。1985年发表作品,创办过《东岳诗报》等民刊,出版过诗文集22部,作品入选过《中国新时期“新来者”诗选》《中国新诗三百首》等各类选本200余部,诗文被翻译成英、俄、韩等多国文字,曾获得山东省首届刘勰文艺评论专著奖、第三届当代诗歌奖创作奖、首届亚洲诗人奖(韩国)、第四届滴撒诗歌奖、第二届佛山长诗奖、第六届人人文学奖主奖等,被编入《山东文学通史》。系山东青年诗会、长河文学奖和《山东诗人》年度奖发起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