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贺铸被认为是苏轼的一首作品: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

 123xyz123 2019-12-05

贺铸在五十八岁辞官后,客居苏州,经常来往于常州和宜兴一带,宜兴古代称之为阳羡,所以当贺铸第一次来到宜兴,写下了一首《踏莎行》以后,将其改名为《阳羡歌》,借以抒发自己致仕后的的落寞之情。

贺铸被认为是苏轼的一首作品: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

贺铸这首《阳羡歌》,上片主要写阳羡秀丽的风景,写阳羡的溶洞,下片主要抒发自己来到此处的心声,感叹致仕后的无奈之情,且不乏些许豪迈和洒脱,读之令人一爽。

阳羡歌(踏莎行)

贺铸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

解组投簪,求田问舍。黄鸡白酒渔樵社。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清净功名话。

小注:(1)罨[yǎn]画:宜兴有罨画溪,其水明净澄澈;(2)解组投簪[zān],解下官带,放下簪缨,意思是弃官为民。

前二句以一山一水起,“山秀芙蓉,溪明罨画”,很明显这是倒装句,原句应该是“芙蓉山秀,罨画溪明”,除了满足诗词格律之外,还给人一种美景如画的感觉,词人是借以突出阳羡境内千岩竞秀、万水争流的美景美境。接着写阳羡的溶洞美景,“真游洞穴沧波下”,阳羡有张公洞,相传汉代张天师曾经在此修行,洞内钟乳石光怪陆离,造化之工、之奇,引人无限遐想。

贺铸被认为是苏轼的一首作品: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

四、五句借助咏史来写阳羡,并为下片抒怀做铺垫,“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西晋的周处,是阳羡人,他在少年时为祸乡里,和南山虎、长桥蛟并称为“三横”,但是后来改过自新,亲自杀虎斩蛟,于是三横皆除,成为了历史的佳话。词人在长桥之上漫步,不禁想起这件古事,于是临风长叹,感慨当年斩蛟的长桥,经历千百年的风雨,依然横跨此处,但是当年的少年英雄周处却杳无踪迹,令人顿生感慨之情!

下片一转,写在此时此地的心声,首二句表示辞官归隐的情怀,“解组投簪,求田问舍”,解组簪缨,表示弃官不做,求田问舍,表示回归田里,胸无大志,他宣称,要过着“黄鸡白酒渔樵社”的生活,要寄情于山水田间,“侣鱼虾而友麋鹿”。

贺铸被认为是苏轼的一首作品: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

但其实,这或许并非词人内心的真实想法。词人年轻时一直有着平天下的远大抱负,但是为官四十余年之后,发现官场的污浊和冷酷,对待有才之士的打压,让他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得已辞官,充满了无奈之情。所以词人在结尾才反用典故,写出了“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清净功名话”,这种看似豁达,实则悲愤无奈的句子。

陈元龙是三国陈登的字,根据《陈登传》记载,陈元龙在汉末群雄逐鹿、天下大乱的时候,为国忧民,被天下所重,后来许汜拜访他,元龙却“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后来刘备以“求田问舍”来责备许汜,激赏陈登。词人在此以陈元龙自比,但是却说“非复少时豪”,不再提功名之事,那么感慨无奈之意,便足见其中了。

贺铸被认为是苏轼的一首作品: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

这首词,通过写阳羡的风景,抒发辞官后的落寞之情,其中不乏对时光、人世的感慨,大有一种英雄末路的沉郁之感,但是词风却偏豪放一路,与苏轼相近,这或许也是有人将这首词当做苏轼作品的原因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