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两银币,系1867年由上海工部局委托香港造币厂所铸。正面主图是龙纹、四周环书“上海一两”汉字,背面主要为英国皇冠和国徽、四周环绕英文“上海一两”、铸地“香港”、银币成色与铸造年份。这种银币的正面分有芒纹和无芒纹两种,并有光边和齿边的区别,存世以枚为计。
1859年港督罗便臣上任后,为推广香港贸易及取代来源不稳定的鹰洋,积极争取在香港发行货币。经核准即制定条例,向英国购置机器于1866年5月7日正式开张。香港造币厂在规划之初,原本是想以该厂制造的银元占地利之便来取代墨西哥银元,但港府错估情势:民众倾向使用熟悉的货币。中国百姓的保守特性,对新制的香港银元并未立即接受,这座耗资四十五万元的造币厂开始营运后又逢景气低迷,月收入只有一万元。当新任港督麦当奴了解到这座造币厂的规模远超出其自身需求时,就想要把产品卖到中国,并企图垄断市场以谋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