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WF修行 2019-12-05

徕卡开创了135相机的先河

在世界摄影史上地位神圣

徕卡品质卓越、文化深厚

完美地诠释着德国制造

续写着世界摄影领域的经典传奇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撰文丨陈

支持丨中华世纪坛艺术基金会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徕卡:世界上第一台135相机

20世纪初,欧洲工业革命兴盛,工业产品大量涌现。但那时的相机多为木质机箱加定焦镜头、玻璃底片;快门和光圈都无法调节;沉重的三脚架,携带起来极不方便;相机体积庞大、价格昂贵,成为社会名流消遣娱乐的高档工具,摄影技巧无从谈起。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 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1914年用世界上第一台135相机拍摄的德国威兹勒(Wetzlar)小镇街景。


1913年,德国人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在德国西部威兹勒(Wetzlar)小镇上的恩斯特·徕兹(Ernst Leitz)光学工厂任机械工程师。徕卡(Leica)的名称就是由徕兹Leitz和相机Camera两组英文字头组合而成。作为摄影爱好者的奥斯卡·巴纳克常拉着笨重的大相机和三脚架外出拍照,他还喜欢用电影机拍摄短片。为了制造携带更方便的工具,以便在拍摄电影时有曝光参考,他通过不断地研究,第一次将用于电影的35mm胶片运用到相机上,研制并推出了徕卡史上第一部相机——也就是世界上第一台小巧轻便的真正意义上的135(35mm)相机。这款机型使用24mm×36mm胶卷、42mm镜头、1/40秒固定快门。后人称之为“原型徕卡”(Ur-Leica)。巴纳克在1914年用“原型徕卡”拍摄的威兹勒小镇街景,至今仍清晰动人。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 徕卡之父——德国人奥斯卡·巴纳克,创造了135相机,重新定义了摄影,改写了世界摄影史。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 传奇般的“原型徕卡”(Ur-Leica)并非独一无二,实际上有两台。一台在二战期间被慕尼黑“德国博物馆”(Deutsches Museum)收藏,得以幸免于难。今天为一日本收藏家私人所有。另外一台至今由徕卡照相机公司收藏。在德文中,“Ur-”通常可以翻译成“远古”或“事物之初”。

徕卡135相机的出现大大地改变了人们对摄影的定义,使摄影师能够以一种全新的动态方式拍照,使“通过拍摄进行艺术创作”成为现实。徕卡在当时不仅仅代表着一个相机品牌,也代表了135相机的发展史。

徕卡M系中的M3、M6,是徕卡相机发展史上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款经典机型。徕卡M系列机型,是徕卡相机的核心产品,为不断改良精进的经典之作,一直以来为摄影者所深爱。徕卡M系机型采用顶级用料,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设计充满前瞻性。古希腊人认为世界上最美的长宽比例是1:0.618,徕卡M系机身的长高之比非常接近这一黄金比,为1:0.58。外形简洁、质朴、优雅,柔中带刚。M系精益求精,大都采用机械构造,全手动操控,传统对焦,用户可以最大限度地表现自身意图,更多地去思考如何抓住最美丽的瞬间。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 徕卡相机的制造工厂内技术专家正在组装相机。现如今,每一台徕卡都经过严格的人工调校而不是电脑调校。

1954年,徕卡M3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135相机诞生。M3徕卡旁轴135相机号称是“最适合摄影者使用的相机”,它超脱了原来的徕卡螺口相机设计,更完美精密。M3大大提高了摄影师更换镜头的速度,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镜头螺口的损坏率。M3还首次采用可自动出现相应框线的取景窗;而只用一个旋转按钮控制所有快门速度的设计理念更被不少机械相机制造商认可且沿用至今,成为徕卡机械相机一大特色。M3之后相继推出的M系机型几乎都依循其基本设计理念改进而来。而之后推出的M6机型则代表着机械相机制造的巅峰——被称为“相机史上最强大的连动测距相机”。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 母女漫步林中。光与影,呈现最自然的温馨时刻。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 奔跑在原野上的姐弟二人。灵动而凝重,动静相宜。

在国际徕卡界享有声誉的维修保养大师叶又新(Youxin Ye)是一名美籍华人。作为美国徕卡历史学会(Leica Historical Society of America)的一员,他常年接触各类徕卡相机,有着丰富精深的徕卡维修经验。叶先生向我们展示了一台徕卡M3剖开型:“徕卡制作了很少的这类相机,但是这类全功能的剖开型是最优美的。”而徕卡的一位美国收藏者买到了另一台徕卡M3剖开型,兴奋地找到了叶先生。当两个M3剖开型放在一起时,两人大吃一惊,徕卡此批只制作了20台的剖开型,而这两台机器竟是连号的。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 镜子中的自己。摄影师用徕卡相机记录下属于自己的瞬间。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 雪中小街。黑与白的对话。

徕卡镜头:心灵捕手

镜头,是摄影者心灵再现的工具,而徕卡镜头所拍出的画面素质,正是欧洲传统文化和现代理念结合的反映。徕卡镜头,长于忠实地再现景物丰富的层次,拍摄物体质感极佳。原始再现拍摄时的温度和情绪,正是徕卡百年精密工业的典型呈现。镜头所有零件都是通过最为精密的计算设计,在德国本土精心炮制。


徕卡坚持捕捉精彩瞬间的内蕴所在,传达摄影师的精神与意念,并忠实还原;不少摄影师一生只用一部徕卡相机,以之完成其生命中的精彩作品。许多摄影师用徕卡相机记录下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时刻和平凡人生。从这个角度看,徕卡相机的发明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用徕卡拍摄的这一组人像,最真实地还原人物的性格,让人心领神会。

法国摄影大师,玛格南图片社创始人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以徕卡相机特殊的“观景窗”和精确的预计,捕捉人在事件发生时连续动作的最高潮。他凭借徕卡的精准和便携,为街头摄影和战后纪实摄影做出了卓越贡献。正如布列松所说,徕卡“完全就是我眼睛的延伸。”阿尔贝托·柯达(Alberto Korda)手中诞生的切·格瓦拉;越战中,黄幼公拍摄的赤身女童哭逃景象;1945年二战结束时,由阿尔弗雷德·艾森士塔特(Alfred Eisenstaedt)拍下的时代广场水兵和护士经典热吻画面,无一不是徕卡的经典之作。徕卡从一开始就为这样的典范铸就了可能。紧凑的机身、低调的风格、可靠的性能使得摄影师能够捕捉到最自然的画面和最精彩的瞬间。“巅峰镜界”从全球征集的几百幅全部使用徕卡拍摄的作品汇集了最感人心灵、憾人精神的瞬间。它们涉及人文、社会、自然等众多题材,徕卡的心领神会者通过创作赋予其境界。徕卡是巅峰的制造者、实验室,有心者是巅峰的再造者。巅峰来自心境,徕卡把他们凝聚,见证了人类百年的不平凡。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 战争期间的一部分Ⅲc型相机,由于物资缺乏,快门帘幕内侧一片的朝外一面使用红布,一般称为红布帘徕卡相机。今天已成稀有之物。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 徕卡早期海报—胶片相机。

徕卡相机自1913年开创35mm相机先河,与之配套的镜头便使人耳目一新。徕卡镜头从用料、机械加工到光学设计及研磨,都堪称艺术极品,它的成像质量和色彩还原,令人叹为观止。徕卡还有许多光学方面的创新,非球面镜片、多层镀膜镜片和稀土镜片。徕卡镜头被认为能在最大光圈下提供卓越的性能,使其适宜在自然光线条件下进行摄影。现如今,徕卡相机也将优异的光学镜头运用于数字相机与望远镜。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 小街雨景。近与远,明与暗,构筑出小镇温润的雨中景象。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 童年。顽皮的孩子与沉静的钢琴。

徕卡引以为傲的光学镜头和公司深厚的光学技术底蕴相得益彰。徕卡相机的制造工厂就坐落在德国绿色掩映之中的索尔姆斯(Solms)小镇上,离威兹勒(Wetzlar)不远。在光学产品的制造中,研磨特殊镜片这样的工作,工厂也能够自己完成。制造徕卡镜头的经验丰富的技工不无自豪地描述着徕卡镜头的与众不同。制造徕卡镜头的光学玻璃材料在融熔状态下需极慢恒定冷却长达一年时间,彻底消除玻璃内部的应力和微小气泡,光学性能卓越;徕卡镜头普遍采用高折射率,低色散玻璃镜片,使得像差控制和色彩再现能力登峰造极;徕卡镜片镀膜采用8层“等价银膜”技术,色彩还原之逼真,影调层次之丰富尚无敌手;镜头均要进行MTF曲线测试,从而确保每一只镜头均符合设计要求,镜头的一致性很好。

徕卡的镜头都有着独特的名字,像是SUMMICRON、SUMMARIT或ELMAR等。目前徕卡是以“镜头的最大光圈”来作为镜头命名的根据。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 拜祭的僧人。徕卡捕捉到了他们眼中的神秘与深远。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 休憩中的妇女,神情安详。

唯一全手工装配的照相机

徕卡工厂的技术人员要对每一台相机进行严格的测试,检查相机的每个系统,包括快门计时、测距仪、对焦系统的准确性以及CCD的感光灵敏度和一致性。许多制造装配徕卡产品的技师都已经为公司工作了几十年之久。他们投入了大量精力,很多人都把摄影当成自己的爱好。为徕卡工作时,这种爱好就融于他们的血液,并体现在每一个细微环节的打造中。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 徕卡M6是徕卡M系列中唯一一款全钛机身的相机。它是机械相机制造的巅峰,被誉为:“相机史上最强大的连动测距相机”。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 教堂的窗。窗外照进来的光洒在空落的长椅上。

最先进的选材和最精细的加工工艺使徕卡的快门系统工作10万次而不见磨损;镜头卡口及镜头座采用强度极高的铬镀层工艺,拆换1万次而不会磨损;徕卡相机特有的轻快体现在:快门释放的时间滞后只有4毫秒,任何正在高速运动物体的精采瞬间可以真正地做到“所见即所拍”;噪声控制技术使快门噪声在1.5m处测定不大于35分贝,镜头上的光圈调节系统还设计了制动装置,使运动噪声减至最低;被摄影大师及众多摄影爱好者神化了的徕卡过片手感,缘于徕卡镜头的运动部件均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和黄铜制造,因铜金属的自润滑作用, 比一般相机过片更顺畅也更耐用。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 土耳其小镇街景,市井一角。

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徕卡历史学会的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先生,他的收藏室内各类徕卡相机琳琅满目。同很多国际徕卡界收藏家一样,老人对战争年代的徕卡相机有着精深的研究,尤其专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徕卡相机的收藏。二战期间,全球战火纷飞,记者奔波于各地恶劣环境中。徕卡相机凭借其坚固、轻便和优异性能,以及可以适应极端天气的特质,成为战地记者最重要的拍摄工具,当之无愧地成为当时军用相机的首选。与民用徕卡相机不同的是,军用徕卡相机编号后另带一个字母K,一般是白色、黑色、草绿色和深灰色。老先生介绍说,徕卡在整个战争年代生产的相机总数不多,主要提供军用,虽然生产了一些独特的红布帘相机,二战后召回了大部分,免费更换回黑布帘,但今天幸存的红布帘相机已为数不多。徕卡是唯一一家正式生产红布帘相机的厂家。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 徕卡35mm SUMMICRON经典镜头。


徕卡相机在出厂前均要进行“极端气候测试”,确保在摄氏零下25度至摄氏60度全范围能够操作如常;徕卡可以保证相机在停产15年内,有足够零件供应维修;徕卡要求从取景器里看到的景和通过镜头捕捉到的图片之间对焦误差不超过0.0001毫米;徕卡的每一台机身都有技师的签名⋯⋯

在英国,一些绅士并不拍照也常携带一台徕卡,以此作为身份的象征;日本作为相机生产大国,却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徕卡迷。徕卡早已超越单纯的工具角色,成为艺术品,体现其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 在海边。错落有致的沙滩椅,望向大海。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 瀑布。飞逝而下的人。

徕卡相机历史悠久、做工精良,成像卓越,丝丝入扣的过片手感,号称最轻的快门声音,绝不妥协的精密制作,每台相机都拥有的单独编号⋯⋯无不体现着日耳曼民族性格中的严谨,历久弥珍。徕卡相机的制造充分显示了德国高超的金属加工工艺,细节之处,力求完美。这一切的一切,造就了徕卡这个传奇品牌不可撼动的神圣地位。

徕卡公司还可以接受相机定制,使人们可以拥有一台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徕卡相机。客户可以自己选择相机的外饰细节,可以定制取景器的放大率和明线的位置。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 徕卡早期海报——一直伴您左右。

未来之路

1986年,徕卡股份有限公司(Leica GmbH)成立。1990年,徕卡Holding B.V.集团成立。徕卡成为显微镜测量器、相机系统及光学仪器的领导者。同年,徕卡相机公司从徕卡集团中分离,成为独立的上市公司。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感谢中国摄影家及消费者给予徕卡的机会,徕卡将中国秦始皇兵马俑的复制品放到了公司大门两侧。


数码时代,徕卡在坚持传统机械相机制造的同时,顺应发展积极推进,进军数码领域。徕卡M8数码旁轴相机于2006年9月发布,开创了全新的徕卡数码时代,具有徕卡独特的韵味。M8在保证了原有全手动设计的基础上,还保证了和1954年后制造的徕卡镜头的兼容性。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 经典机型徕卡M6的定制版本。徕卡公司接受相机定制,客户可以拥有一台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徕卡相机。

在现有R系列单反机身的前提下,徕卡着手开发S2。徕卡S2于2009年10月正式上市。S2的发布,超越了35mm的局限,将光学传感器尺寸直接提升到30mm×45mm,再一次确立了其高端、专业的市场定位;其目标用户群为专业广告、商业摄影师以及高端摄影爱好者。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徕卡还在尝试并研发更多的数码及单反机型;徕卡的经典品质会传承延展,续写传奇。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 楼梯,像漩涡一般。

Leica徕卡,为一生打造的相机

■ 院子中的车,远处的人。

>>> End <<<

本文原刊载于《文明》杂志2010年10期

扫描封面右下方二维码,关注《文明》杂志公众号:WENMINGZAZHI,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文明》杂志淘宝店订阅:打开淘宝app,复制链接并搜索进入店铺,即刻订阅各期文明杂志https://shop177692594.taobao.com/search.htm?spm=a1z10.1-c.0.0.3a613a27JW5D4Z&search=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