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油画】苏高礼:我的绘画之路

 泊木沐 2019-12-05

▲ 苏高礼《忆家乡私塾》

▲ 苏高礼与苏联同学在阿鲁布卡外光写生

苏高礼《滨海公园》布面油画

▲ 苏高礼《从红旗渠望涉县》纸板油彩

▲ 苏高礼给第10届研修班上课

我的写生之路——苏高礼写生作品

苏高礼先生以“我的写生之路”为题的写生作品展,是他积累一生的艺术精华,从中,我们看到了写生艺术的内在价值,看到了写生对画家的重要性,写生使得苏先生的绘画具有永不褪色的生命力,什么时候看都是鲜活的,都是永恒的瞬间。

写生有两点,一个是写,通过观察抒写意趣、抒发情怀;一个是生,以新鲜的眼光观看生活与生命。俄国人说,“写生就是写生命”,这个“生命”既是对象也是艺术家对生命的感悟。写生是画家的本分,从学习、研究到收集素材乃至于创作,都离不开写生,通过写生,画家能够在大自然和生活的源泉中不断的获取艺术的维他命。

现在有了相机,画家收集资料很便捷,面对实景的户外写生比过去少了许多,人们变得越来越依赖照片,在此之际,苏高礼先生的写生作品对当下的学术研究和学生的成长无疑具有直接的启示作用。苏先生的写生不仅仅是研究外光色彩、收集素材,重要的是,他用真性情、真眼睛和真情感去观察,去体会,去创作,在写生中注入了真挚的情感。看苏先生的画,会令我们汗颜,因为今天缺少了那份饱满的写生兴致,缺少了那份本色质朴的情感。苏先生的表达方式质朴而根本,丝毫没有油滑之气,也没有因为作品尺寸较小而轻率对待,通过这些尺幅不大然而而精彩纷呈的作品,苏先生把我们带到他画画时的情境当中,见画即入境,更让我们体会到图片无法替代的那份鲜活与生动。

苏高礼先生是山西人,他热爱家乡,热爱北国风光。古老的窑洞和院落里杂乱的家具、窑洞里的水缸,窑洞前面的门窗,石头的台阶和墙壁,农作物,院里的花草,甚至家养的鸡、他都看成童话般的美好,而这种美好又是质朴和可信的。北方乡村唤起了他美好而亲切的童真记忆,他对生长的地方带着很深的情感,无论是荒凉的小土坡,还是偏僻的小山沟,他都能够赋予浓郁热烈的色彩——在最质朴的乡下,最单调的石板院子他都能画出色彩,而那色彩是去贫穷、离忧愁的,没有任何忧伤情调,总是让人联想到阳光的美好,唤起我们对生活的热爱。

苏先生的表现语言生动自如,色彩响亮丰富,让人眼前一亮。他的画面有很强的秩序感和结构意识,构造新颖,疏密有致,无论多么复杂的场面,他都归纳得秩序井然,使得画面的任何部分都不是孤立的物质,也不是琐碎的细节,而是在整体契合的构架中跳动,但是这个构架又能够回到质朴自然的总情调里,所以让人感觉到浑厚方正、舒展大气。

家乡窑洞 布面油画 80x100cm 1980

苏先生的写生强调结构,更重视情感的抒发,下乡面对风景时,即使是研究性的作品,他也要凸显情感性,即使是练素描,画石膏,他也都带着自己的天性和情感。有时候,他使用肯定而有力的线来构成画面,版画和国画的元素很自然地融入到他的写生绘画的作品当中,在那个形式不受重视的年代,他从大自然和油画艺术的基本规律里面获得艺术表达方式上的主动性和根本支撑。客观物象的鲜活丰富,情感的真挚饱满激动,油画本体的根本元素,这三个部分了支撑他的写生艺术,也贯穿了他一生的创作活动。

夹竹桃 纸板油画 54.6x39.3 1977

苏先生一生投入教与学,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在年轻时候,苏高礼先生的速写与素描就已显示出大家迹象,画面概括,用笔老到,品位极高。进入成熟期以后,苏先生在结构素描上有独到的认识,我听过苏先生很多课,清晰而有实效,而苏先生的素描教学专著精炼而实在,再版又再版。

武家坪的庄稼地 纸板油画 54.8x39cm 1975

留苏归来,苏高礼先生全力以赴地投入在中央美院第二工作室与研修班的教学之中,他后期一直负责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高研班。苏先生觉得教学是神圣的,教与学也使得他的人生充实饱满,他把学生看成是自己艺术生命的延展,为此倾注了一生的学术积累和心血,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中国油画的新生力量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艺术的营养,为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作出他自己独有的贡献。

玉米和山 纸板油画 38x53cm 1977

个案研究系列已经展示了了六位中年艺术家,从苏先生开始,个案系列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转向研究老一辈油画家,这让我们很有压力,但也很兴奋。苏先生还有一批大型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还有很多风景和劳动场面的创作,这个展览只是展示苏先生的一个侧面,通过写生小作品来考察苏先生的艺术研究与创作历程,通过写生角度对苏高礼先生的艺术进行梳理,在我们个案研究系列展览里具有特殊性,也更加本质,既看到苏先生艺术探索的历程,对绘画的执着热爱以及饱满丰盛的艺术人生,又呈现出写生艺术的内在价值,以及写生对画家的重要性。

工地大厨 纸板油画 39.8x54.8cm 1977

此次展览既是苏先生一生艺术的总结、又事关油画教育事业的传承延续,我们虽然不可能做得非常完美,但是我们全力以赴,尽心尽力做好,能够呈现出作品的艺术价值以及它对今天油画界的意义。作为晚辈,我也因为这个展览有很多的感慨。文化是以人传承的,中国油画能有今天的局面是每一代艺术家的贡献。我们通过作品,通过文字,更通过先生们的直接传授获得艺术的营养,因此能够开启未来,开创艺术事业,奉献给这个时代。

感谢苏高礼先生饱满灿烂的艺术人生,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大批可以触摸,可以见证的艺术珍品。

花香幽谷 纸板油画 20x23cm 1973

菜园 纸板油画 38x53cm 1977

石匣水库 纸板油画 39.3x54.5cm 1977

秋耕 纸板油画 36.5x53.2cm 1977

落日山水好 纸板油画 38x53 1977

放学归来 纸板油画 39x55cm 1985年

这里有个春舫书屋布面油彩 40cm×55.5cm 2010

秋耕布面油彩 36cm×53.2cm 1977

落日山水好布面油彩 38cm×53cm 1977

牛心山下祁连县布面油彩 37.2cm×54.4cm 1978

六月布面油彩 39.3cm×54cm 1986

花墙布面油彩 39.5cm×54.3cm 1986

留八字胡的乡亲 纸板油画 39x43.5cm 1986

老英雄 纸板油画 39x53cm 1977

撒尼大婶 纸板油画 55x39cm 1985

小伙子抗生 纸板油画 78.5x54.5cm 1977

创作作品

▲ 林岗、庞涛、苏高礼 《周总理是我们的贴心人》 布面油画

《周总理是我们的贴心人》这幅作品最开始是我和林岗合作的,后来他的夫人庞涛老师也参与了进来。当时周总理去世后,我们的心情都很悲痛,就想着画一幅画作纪念。因为我经常到大寨,对那里的人和事都非常熟悉,而周总理对大寨的发展非常关心,所以就特别想创作一幅周总理和大寨人在一起的画,实际上也想体现周总理对老百姓的关心。《周总理是我们的贴心人》这幅作品很典型的表现了周总理与中国老百姓的紧密关系。

▲ 杜键、高亚光、苏高礼 《伟人归来》布面油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