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军:面壁十年图破壁

 木蘭猫不睡 2019-12-05

曹军《看看大海》,壁书,138×70cm,2019年

2019年11月15日,曹军个人书法展“壁书”在北京时间博物馆亮相。展览呈现了艺术家深厚的临仿功底和日渐自由化的书法创新。尽管展期只有短短两周,却是艺术家30年来精进深研作品的系统呈现,是他在书法创作、艺术收藏和社会探索三个领域的纵深式总结。回观展览全程,艺术家和策展人向我们展示了当代书法的另一种探索路径。

师古而不泥古


走进展厅,温暖柔和的灯光并不炫目,精心摆放的文玩清供散发着刻在骨子里的优雅,而那些角落里的陶罐和花艺则与书法相得益彰,雅逸恬淡、禅意浓郁……作为本次展览压轴之作的《破壁书》最为吸睛,它占据了一整面斑驳古墙,颇有以势夺人之感,壁书这一绝迹已久的书写样式也得以焕发新生。

曹军《破壁书》


曹军《破壁书》(局部)

艺术家与时尚芭莎艺术记者的会面就被安排在这个古今交汇的艺术空间中。展览已接近尾声,观展热度却丝毫不减。艺术家曹军平易近人,简单的着装丝毫不掩其文人特有的儒雅气息。

曹军“壁书”展览现场的观众

正值知天命之年的曹军学习书法已有30余年,上世纪80年代初即师从书法家黄惇学习书法。从二王到颜真卿、从米芾到王铎,举凡历代大家,皆成为他临仿的对象。在坚持不懈的师古道路上,曹军慢慢磨就了一把剑,仿若三十年一蹴而就。然其投入之深,近友莫不知。

曹军《从王羲之到王铎》杂书手卷,30×2000cm,2019年

在多年的投入和深研之后,他开始建立系统的书法收藏体系:从明清金石书法到民国文人书法,甚至还包括日本现代书法巨匠。这些名家墨宝不仅推动了曹军取法古人的脚步,也使他意识到真正经典的书法作品不是泥古不化的,而应是吸取各家之精髓、将胸臆化于古法之中的。

曹军认为,书法创新的传统古已有之,书法的生命力就在于求变与极致。所谓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均是书法时代性的总结。寻门而入,破门而出,30多年的研磨使曹军具备了深厚的书法功底,由此创新求变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穿越古今,破壁而书

曹军《壁书历代文人书法家款识》,每幅30×22cm,2019年


怎样理解当代书法?曹军认为,尽管变化性是当代书法尤为关键的标志,但书法创新应恪守“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准则,卓越的当代书法大师从来都是那些日日临池把墨研的苦修之人。

艺术家相当珍视传统法度,兴之所至,曹军毫不掩饰对传统书法的尊崇,“书法是中国最为精妙的艺术形式,原因就在于其仅仅凭借黑白两色就能展现出千变万化的艺术风格。”因此,书法创新从始至终都不能离开传统。对于艺术家而言,最有创造力的作品从来都是亦古亦新的。

曹军《壁书我醉欲眠对联》,每联133×20cm,2019年


正因如此,壁书这一纵观古今的艺术形式就进入了曹军的重点研学领域中。长期以来,他苦寻既能与古人会心相融、又能与现代息息关联的书写样式。在对三千年书法史的认知与感悟中,他终于找到了艺术的归宿——壁书。

作为书写的重要形态,壁书古已有之,从汉代壁画上生动跳跃的款识题壁到五代杨凝式题记遍洛阳的豪迈气概,它贯穿于中国历史几千年的时光里,是最具经典性的书法作品呈现形式。

曹军《破壁书》创作现场视频,北京时间博物馆,2019年


但这一特殊的表现形式已经在书法艺术中隐匿多年,随着墙体建筑的毁损而归于灭亡,只能存在于传说之中。而作为当代壁书的重要实践者,曹军的以古开新使书法展现了再造时空的能力。


曹军《壁书唐诗六尺横披》,70×138cm,2019年


曹军的巨幅书写已不同以往。激情迸发之时,他便进入了一种没有表演意识的忘我状态之中:笔法虽发端于指腕,但气势如此浩大的挥毫需要全身都参与律动,因此这种书写每每都将书者置于自由挥洒的临场境地;同时,垂直破损的墙面带来了书写过程的高度不确定性,他的用笔速度和书写姿态需要随时做出调整和反应,艺术家永远无法预知下一秒的书写感受。在冲浪式的书写体验中,曹军塑造了高度富有变化性的艺术。

曹军《壁书兼善屏风之二》,140×70cm,2019年


他的书写再次验证了传统与当代相接的可能性。如今,壁书已经被继承并产生了新的书写机制,因此这件庞大的艺术装置也同时充满了现代性。对书法当代性的强调不仅来源于曹军面壁十年、临帖三十年的切身感悟,还与艺术家对当代书法现状的体察有关。

曹军《壁书南无阿弥陀佛六尺横批》,35×240cm,2019年

曹军《壁书无尽藏横批》,35×138cm,2019年

在当代艺术世界中,书法未能与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齐头并进,在顶级艺术展览现场也往往难以见到当代书法的身影,这正是艺术家所感知到的书法边缘化危机。正是在这种危机的激励下,曹军才得以深入思考书法艺术的归宿,坚定了亦古亦新的书法之路,并将在未来继续书写和精研下去。

从书斋到展厅

曹军“壁书”展览现场,北京时间博物馆,2019年

曹军介绍,“壁书展”从概念的提出到正式完成整整花费了五年时间。在这期间,他和策展人冰逸在观念上互相磨合、不断破题,最终阐释出书斋和壁书两种书法创作的时空关系,并在当下文化语境中得以实现。


曹军“壁书”展览现场,北京时间博物馆,2019年


“壁书”展览足见其匠心独具之处。最为精妙的是那“嵌书入墙”的呈现方式,它栩栩如生地再现了艺术家题壁挥洒的豪迈气势,让人联想到昔年怀素和张旭解衣般礴的书法笔势。正是在这样的时空穿梭中,观众不经意间领悟了书写者的内省和突破。

曹军“壁书”展览现场,北京时间博物馆,2019年

另一处使观众驻足良久的,正是那面悬空离地的屏风作品。古时墨迹淋漓的书法屏风立于文人书斋中,营造出似隔非隔的宁静空间。而在“壁书”展览现场,屏风悬挂半空,予人以全新的观看体验。屏风的属性,也从传统的中式家具转变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当代艺术装置。

曹军“壁书”展览现场,北京时间博物馆,2019年

“壁书”展使我们以全新视角“触摸”到了曹军的40余件书法作品,也预见到了传统书法创新的更多可能性。可以看到,艺术家依然心怀敬畏地在传统文化宝库中领会经典作品的精髓,同时怀着“书法赤子”之心,将多年磨练的艺术修养融入到作品创作里,这便是当代书写者为当世留下的时光印迹。


曹军“壁书”展览现场,北京时间博物馆,2019年

曹军“壁书”研讨会现场,北京时间博物馆,2019年



[编辑、采访、文/马钰坤][图片提供/北京时间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