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林曦老师的写字日记 快来看

 哈喽小姐的藏书 2019-12-05

今天分享林曦老师的写字日记

7分钟,25个碑帖,2000多年

片子拍得细致

凑到了笔尖尖上,去看细微变化

是写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样子啊

《我的写字日记》书写 林曦


7分钟,两千年,25个碑帖

▲ 林曦老师

在这支视频里,可以看到中国书法史上重要的25个碑帖的书写过程。拍摄的那天,林曦老师写了十个钟头。

从书法的第一笔开始,从中锋练笔到草书《书谱》,沿着中国书法史,从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书体中逐次写过。

我们截取了每个碑帖中好看的一小部分书写过程,把它剪辑成了一个只有7分钟的短片。实际上,这些碑帖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从秦朝到清代,它们出现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中,生长在一个很长的时间轴里。

写字的样子与生活的样子

▲ 图片来自视频《我的写字日记》

有趣的是,除了好看的字迹与笔画,这支视频也还原了写字这件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样子:

写到《智永真书千字文》里的“衣裳”二字时,林曦老师想,“购物车里的衣裳还是买了吧”。

写王羲之的《奉橘帖》的那天,也备了很多好吃的,准备饱暖过冬。

新买了口红,有点高兴,来乘兴写一页。

写到伊秉绶的“半日静坐半日读书”的时候,伴侣正在对面安静读书。

要写好《九成宫醴泉铭》,会叠写字的方格格纸也很重要呢。

《书谱》里说,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是写字的心得,也是生活的启示。

日常的,真切的

▲ 图片来自视频《我的写字日记》

书法的样子,其实是与生活相亲近的。

我们学习它,不是为了学一个正襟危坐的架势,是为了有一天,可以通过笔墨,散自己的怀抱,抒发胸中的丘壑。它的本质,是一种本能的抒发,像呼吸、情感一样自然流动。留下佳作的古人们也是如此,那些被我们赞叹、喜欢、反复观看学习的作品,来自当时书写者们的日常生活:在兰亭的溪水边快意,就挥洒了《兰亭序》,在黄州的春雨绵绵中对生命有所感,便写就了《寒食帖》。它们都生动而实在,长在生活和我们真切的感受里。

所以书法不是一件被供起来的事,它不适合被远观,很适合来亲为。它不需要刻意的郑重和形式,就像视频里,它可以轻巧得自然而然:有时候都不见得非要找出字帖,拿起手机,找到一张图,就可以临写起来。

喜欢写字

写字是一件可以随时开始的事情。

作为日课的书写,不是把写得一手好字当作唯一的追求,而是借由它,学习前人的智慧和体悟,练习心手合一的专注。

它像一个法门,一个开关,令我们可以享有热闹的世界,回身也有安静自得的一隅,可以暂别外界的喧扰,一笔一画,黑白相映间,与自己独处。而每一次的投入、体悟和进步,都记录着点滴与真实的成长。这是我们喜欢它的最重要的原因。

所以它也最适宜作为一种日常来存在,像看见了天空中的千里阵云,吃到了令自己味蕾大开的红油抄手,读书读到心心相印,写好了这一天中的日课练习,都是实在令人开心的事。

你的生活,你的日课,也这样令人喜欢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