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去简历决定你的工作,现在简历决定你的爱情

 昵称535749 2019-12-05

LinkedIn

领英,致力于向全球职场人士提供沟通平台。6小时前

岁末,全网都在玩2017→2019的梗。17年前vs19年后,岁月在我们身上留下了很多痕迹。

500

就在大家感慨万千的时候,发现唯一不变的可能是依旧单身。

昨天有朋友说,今年过年特别早,这也就意味着,过不了多久,就要迎接一波催婚。

年纪一年年增长,父母更着急了。

#90后相亲真的太难了#都上热搜了。

人人以为90后有个性,不会接受相亲,可职业红娘告诉我们:相亲市场火爆,主要玩家集中在92、93年出生的适婚青年。

“27岁现象”在婚恋领域仍有效用,眼看要到“30而立”的年龄,焦虑之中开始渴望稳定。

人只要心急,许多事情就会变质。

今年9月,有父母在杭州的万松书院相亲角,为儿子写下这样的征婚要求:希望未来的儿媳30岁左右,身高160以上。工作有上进心,公司考核3.75优先。

500

 网友以为自己串台了:您老两口是招聘网站派来的卧底吗?

不必惊讶,如果你去公园的相亲角走一圈,会发现,招聘式相亲早已不足为奇。

500

 500

500

短平快时代下的速食爱情

靠简历识人

比起以前的相亲,招聘式相亲具有更直接、更现实、更省时省力的特点。

更多时候,年轻人是迫于无奈让自己接受这种模式。因为工作后,尽管我们进入了社会,但接触的人实则越来越少。

连才女蒋方舟都曾在《我的相亲史》里这样写道:

其实我还是挺喜欢相亲的。我生活圈子狭窄,通过工作和共同兴趣认识的朋友又都觉得有和我讨论文学和公共事件的义务,很难接触到真实状态下的人。

目的一致的两个人,以结婚为前提坦诚相见,效率自然更高,双方都不用花时间在不对的人身上。

何况,这届年轻人实在是太忙了:根本腾不出手谈请说爱。

马薇薇讲过她经纪人“早餐相亲”的故事。因为工作太忙,只能把约会排在一大早。

还不是想象中有“腔调”地吃吃早茶,只是普通上班族的早点配置:油条配鸡蛋,利用早餐的十五分钟,完成一场相亲。

可想而知,这么短的时间内,只能是速配,快速了解双方背景,并迅速做出判断——是进一步了解还是假装从没见过,选爱人竟有了面试的既视感!

说真的,挺考验判断力的,一般人未必能又快又稳又准。

再放眼看看各大卫视热播的节目,《非诚勿扰》之类火了这么多年,可见是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的。

从男嘉宾走上台到牵手成功,甚至不到一顿饭时间。

从自我介绍,到女嘉宾一轮轮灭灯,层层关卡也是像极了大公司选员工的一面到终面。

500

我妈就是《非诚勿扰》的忠实观众,看的过程中她侃侃而谈,以小见大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本事,让我这个面过几十个实习生的人都汗颜。

这人怎么29岁了刚硕士毕业,别是复读了好几年吧?!

这人30了还只敢说是个职员,上进心不强!

这人VCR里工作的事儿一句没提,肯定是工作不好!

在父母这里,“简历识人”这件事再自然不过,你磨叽几个月才能整明白的事儿,他们三下五除二就排完雷了。

 500

一见钟情也就是看脸而已

比看“简历”高级吗?

你很难说招聘式相亲一无是处。

经济学家薛兆丰曾说过:

结婚,就是办家庭企业,签的是终身批发的期货合同。

看似冰冷的解释,却也道出了婚姻的本质。在他看来“相爱是奇迹,没有谁是谁的唯一”。

如果说婚姻就像是两个人合伙的风险投资,那相亲变得越来越像招聘也很好理解。

以前你加了异性微信,看ta朋友圈还不好意思点赞,生怕人家以为你“偷窥”。

现在你无需窥探,像企业招聘那样,把岗位职责和需求一一摆在台面上,经济情况、生活品味、兴趣爱好,像HR面试那样过一遍,判断三观是否相合。

无异于风投中的“尽调”。

我记得知乎上有一个问题。

网友认为,既然罗振宇是通过相亲结的婚,那他适合在情感类辩题中当导师吗?

其中有条答案我印象很深。

罗老师不是接触不到优秀的异性,而是在先看条件的相亲中,先用排除法把那些不适合排除在外,降低试错的概率。

你也许不知道要的是什么,但知道不要什么。

其实说了这么多,只不过是我认为,招聘式相亲这种方式,自然有其生存的土壤。

硬要我给它再找个别的合理性也很简单。

比如,所谓的一见钟情也不过就是看脸而已,就一定比看“简历”更高级吗?

看“简历”现实,看脸就浪漫了?也许只有长得好看的人才敢这么大声说吧。

500

爱情和婚姻

要是真像面试那么容易就好了

当然,相亲只是开始。就好像面试一份工作,即使拿到了offer,你还是有可能通不过试用期的。

前几天#长辈安排的相亲靠谱吗#上了热搜。

500

男方自称在“香港汇丰银行”工作,父母很满意,介绍给了女儿,结果陷入了比特币诈骗,被“准女婿”用花样套路骗走了58万。

这件事提醒我们:既然职场上简历能造假,那么情场中你以为的“好条件”也可能有水分。

印小天的妻子哈琳娜,比他小十岁,身高170厘米,爸爸是厅局级国企老总,北京还有一套房,标配白富美。

印小天是个很传统的男人,在“婚姻大事”上基本按照父母提出的条件找。两人谈了几个月的恋爱,哈琳娜怀孕,两人火速闪婚。

可是,早在婚前,印小天的父母就已经发现了哈琳娜学历造假,家世、家境都是假的。但因为哈琳娜已经怀了孕,便只能作罢。

婚后他们并不幸福,孩子生下没多久就分居了。哈琳娜最后更是到法院起诉离婚,争来了儿子的抚养权,还有印小天需要每月支付的抚养费。

看简历,这是个顶配的好媳妇,可是论人品,只能马后炮地打个大大的问号。

看过一句话:

面试中的优秀表现不等于工作中的任劳任怨,真正了解一个人,需要时间投入,只有在长时间的磨合中,才能了解一个人的本质。

公司选员工的时候也明白,能力大于学历,简历不等于人心,招错的概率肯定有的。

可是婚姻不一样,雇佣关系可以随时终止,离婚却不是儿戏。

一份“简历”只能说明过去,不能保障未来。招聘式相亲只能是一种认识人的途径。

我想跟年轻人说,看完“简历”,走完“面试流程”,还是得走心。

爱情毕竟不可能只是一场面试,因为在未来与伴侣两人、三餐、四季的相守相伴,不是一份工作。

说白了,要是爱情和婚姻真像一场面试那么简单,倒好了。

你觉得看业绩相亲靠不靠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