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解公元230年曹真伐蜀之役

 eln 2019-12-05

在三国历史上,公元230年(曹魏太和四年,蜀汉建兴八年)的曹真伐蜀之役,是一次不起眼却影响深远的战争。在此战中,魏国发动了至少四路大军进攻蜀国,结果被恶劣的天气和艰险的地形所阻碍,又遇到蜀军的顽强阻击,只得原路撤回。此后不久,曹真即病死,给未来的魏国政局埋下了动荡的种子。而在蜀国方面,此战可谓是诸葛亮北伐形势的转折点——在此之前,诸葛亮已发起了三次北伐,但屡屡受挫;此后的第四、第五次北伐中,蜀军却在战场上占据了上风。究其原因,可能正是此战使蜀军尝到了胜利的滋味,从而具备了战胜魏军的信心和勇气。

曹真伐蜀之役虽是一次草草收场的战争,但是从军事地理的角度,还是颇有可探究之处。本文拟综合史料和相关考证资料,对此战做出更加深入的解析。

一、魏国的进攻计划

公元229-230年,魏国的战略进攻方向经历了一次调整,也就是从伐吴转向伐蜀。

此前,在太和二年(公元228年),也就是诸葛亮发起第一、二次北伐的同一年,曹魏与孙吴之间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石亭之战。魏国大司马曹休率领十万精兵深入吴境,在皖城一带与陆逊率领的九万主力军遭遇,结果差点被吴军全部歼灭。最后,魏军损失了一万多人,丢掉了全部辎重物资,狼狈地逃回了合肥后方。关于这次大战的具体经过,在本头条号前面发表的《石亭之战正篇:公元228年魏吴全面战争图景》一文中有详细的介绍。

经此一战,魏国不敢再进攻吴国。与此同时,诸葛亮却又频频北伐,这自然就使魏国的注意力转向了西南方向。

魏国进攻矛头的转移,也是高层人事变更的结果。228年九月,也就是石亭之战结束的当月,曹休即因背痈发作而病死。魏国大司马(最高军职)的职位空缺了两年,到太和四年(公元230年)终由曹真接任。

曹真与曹休同属曹魏宗室的将帅人才,但是两人的任职经历不同。从曹丕时代开始,曹休先后任镇南将军、征东大将军、扬州牧,一直在淮南地区负责对吴国的作战;而曹真曾任镇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长期镇守关中、陇右地区。曹叡继位后,曹真又受命率关中魏军抵御蜀汉北伐,多次与诸葛亮交手。因此,曹真对蜀汉这一对手比较熟悉也更加重视,他担任魏国大司马后即力主伐蜀。

当时,魏国政府内有很多反对伐蜀的意见,最具代表性的是司空陈群。他的理由是蜀道艰险、粮食运输困难、军费开支巨大等等。但是,魏明帝曹叡比较倾向于曹真的主张,他将朝堂上的反对意见交给曹真供参考,同时实际上是默许了曹真的伐蜀行动。曹真出发去前线时,曹叡亲自为他送行。

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帝从其计。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

群以为“太祖昔到阳平攻张鲁,多收豆麦以益军粮,鲁未下而食犹乏。今既无所因,且斜谷阻险,难以进退,转运必见钞截,多留兵守要,则损战士,不可不熟虑也”。帝从群议。真复表从子午道。群又陈其不便,并言军事用度之计。诏以群议下真,真据之遂行。——《三国志·魏书·桓二陈徐卫卢传》

根据史书记载,曹真的伐蜀计划经过了多次调整,最初是从斜谷道进军,后改为走子午道,最后形成的方案是数路大军并进,一起进攻汉中。有明确记载的至少有四路:

第一路由曹真亲自率领,路线是从长安直接向南,走子午道。这一路魏军除了长安本地驻军,还可能包括从洛阳、淮南等地抽调来的部队。夏侯渊之子夏侯霸率部担任前锋,在前面开路。(夏侯霸与曹真及其之子曹爽同为魏国宗室,关系密切,后来魏国政局变动、曹爽被司马懿诛杀后,夏侯霸逃往蜀国避难。)

第二路由司马懿率领,路线是从宛城(今河南南阳)出发,沿汉水上溯。这一路魏军是从魏国荆州军团中抽调出的兵力。在两年前的新城之战中,司马懿平定了孟达之叛,掌握了新城、魏兴二郡,这次进军也正是从二郡的地面经过,向西抵达汉中。

第三路由张郃率领,“出斜谷”即走褒斜道。这一路魏军应是驻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一带的部队(由陈仓向东南可进入褒斜道)。褒斜道的栈道在两年前(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被赵云在撤军时烧毁,此时应尚未完全修复。

第四路魏军只有一条记载:“从武威入”。当时,魏国设有凉州七郡,武威是其中之一。因此,这一路魏军可能是从河西抽调的部队。不过,也可能史书记载有误,是把“武都”或“武都、建威”误记为武威。不论怎样,其进攻路线应是走祁山道,经武都郡抵达汉中。

详解公元230年曹真伐蜀之役

汉中与关陇之间的秦岭古栈道

详解公元230年曹真伐蜀之役

曹真伐蜀多路进军计划图

关于魏军的兵力,史书中没有记载。参考同期的一些战事,可以做一点猜测:四路大军应以曹真、司马懿两路兵力较多,曹真军大约有10万,司马懿军大约3-5万。另外两路兵力较少,大约1-3万。魏军出动的总兵力可能为15-20万。

二、蜀国的防御准备

魏国各路大军的进攻目标都是蜀国的汉中,只有先拿下汉中,进而才能深入蜀国的大后方益州。相应地,蜀国必须集中力量加强汉中的防御。

汉中的防御体系,早在张鲁时代就已经着手建设。刘备夺取汉中后,进一步增加了防御据点,能够应对各个方向的进攻。魏延守汉中时,就在此基础上采取了“错守诸围”的策略,也就是将兵力分散部署在各个前线据点(“诸围”),利用这些据点分别阻塞进入汉中的各条道路,将敌人拒于国门之外。

“黄金谷在县东八十五里……张鲁筑城守之。”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

“汉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于兴势作营。”——《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

当时汉中的外围据点主要有:“兴势围”,位于今陕西洋县东北的兴势山(今汉王山),主要防范傥骆道进攻之敌;“黄金围”(黄金戍),位于今陕西洋县酉水乡城山梁,主要防范子午道进攻之敌;“赤板围”,位于今洋县龙亭镇,可与兴势围、黄金围成犄角之势,相互呼应;褒城,位于今汉中市汉台区褒城镇,主要防范褒斜道进攻之敌;阳平关,位于今汉中市勉县武侯镇,主要防范祁山道、陈仓道进攻之敌;另外,汉中东南设有南乡县(辖今陕西西乡县、镇巴县之地),筑有平西城(又名平阳城、定远城,是东汉班超的封地,在今南乡县城南),是防范东面魏兴郡来犯之敌的前沿。

详解公元230年曹真伐蜀之役

蜀国在汉中地区的主要防御据点

公元229年春,诸葛亮结束第三次北伐返回汉中后,又重点修筑了“汉、乐”二城,作为整个汉中防御的基本依托。汉城在今勉县元山、牟营一带,乐城在今城固县北小河口,分别是汉中西部、东部各据点的防御支撑。

冬,亮徙府营於南山下原上,筑汉、乐二城。——《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蜀时以沔阳为汉城,成固为乐城。”——《华阳国志·汉中志》

关于“汉城”的考古调查表明:遗址位于今天定军山镇的元山村和温泉镇的牟营村一带,整个覆盖了元山一周和上下,这里与定军山高地一线相连,地势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北、南面分别是汉水及其支流漾家河,既有充足的水源,也提供了防御屏障,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1985年,汉城遗址曾出土了一件有“黄初七年(226年)六月一日”铭文的魏国制铜弩机与一件铜支架。)

详解公元230年曹真伐蜀之役

汉中市勉县汉城遗址地理方位图

详解公元230年曹真伐蜀之役

在汉城遗址发现的魏国“黄初七年造”铜弩机

注:上述地名资料参见汉中日报2018年8月8日文章《魏延在汉中“错守诸围”》(作者刘明)和网文《诸葛亮在汉中筑汉、乐二城》(作者为勉县文博史志专家郭清华)。

公元230年,为应对曹真的大举进攻,诸葛亮以刘禅的名义命令江州都督李严率二万人增援汉中。此前,汉中已经集中了数万大军(可能有8-10万),加上此次增援的兵力,蜀军的总兵力应在10万人以上。

此前,蜀国一直在江州留有驻军,用以防范吴国。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蜀国政权承认了这一现实,与吴国正式结盟,约定共分天下。因此,来自吴国的威胁减轻,诸葛亮才可以放心地从江州抽调出大部分兵力。但是,这又涉及一个权力分配的问题,李严与诸葛亮同为刘备死前指定的托孤大臣,此前虽然地位比较边缘化,但毕竟还是独当一面,现在要去汉中接受诸葛亮的指挥,他内心还是不情愿。因此,诸葛亮给李严升迁为骠骑将军、加中都护,并任命其子李丰接替他的江州都督之职,终于说服李严率兵增援汉中。

不过,附带提一句后话,等到曹真撤军之后,诸葛亮以即将西征为由,继续把江州兵留在汉中使用,同时也把李严留下,让他“以中都护署府事”,在诸葛亮外出征伐时管理丞相府事务、负责后勤供应。应该注意到,李严虽然在资历、声望上无法与诸葛亮相比,但是同为托孤大臣,他本具有与诸葛亮大致平起平坐的身份。此前,李严曾提出将益州东部的巴东、巴西、涪陵等五郡合并成巴州,由他担任刺史,还以魏国的陈群、司马懿一并开府为由,想获得和诸葛亮一样开府治事的资格。这说明李严还是很看重并想保持自己的独立政治地位。现在,经过曹真伐蜀之役,李严却变成了诸葛亮的直接下级。同时,还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李严改名为李平。为何改名、改名意味着什么,史载不详。我们从这些事实中,还是可以隐约感受到一些权力较量的意味,这也就为后来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的矛盾爆发埋下了伏笔。

丞相亮军成固,表进江州都督李严骠骑将军,将二万人赴汉中。严初求以五郡为巴州,书告亮,言魏大臣陈群、司马懿并开府,亮乃加严中都护,以严子丰为江州都督。大雨道绝,真等还。丞相亮以当西征,因留严汉中,署留府事。严改名平。——《华阳国志·刘后主志》

三、战争的实际经过

公元230年八月,魏国各路大军出动。九月,“大雨,伊、洛、河、汉水溢”。特大暴雨天气使汉江等河流的水位暴涨,秦岭中的各条栈道被山洪冲垮,各路魏军陷入了艰难的跋涉。

曹真率领的一路魏军,在子午谷中慢慢向前蠕动,前后部队脱节。前锋夏侯霸部队率先抵达了兴势围(可能是绕过了子午道当面的黄金围),在附近的弯曲山谷中扎营。当地人发现了魏军的踪迹,马上报告了蜀军。此时,诸葛亮率领的蜀军大部队就在城固、赤板一带待机,前方的兴势围、黄金围也有蜀军驻守。因此,夏侯霸的部队很快遭到了蜀军的大规模进攻,形势相当危急,夏侯霸一度亲自在鹿角间与蜀兵格斗,幸亏后面的魏军部队陆续赶来,给夏侯霸解了围。

由此可见,尽管天气恶劣、地形艰险、通行困难,曹真一路魏军(至少其先头部队)还是穿越秦岭抵达了汉中边缘。不过,诸葛亮大军严阵以待,魏军无法突破蜀军的防线,双方陷入了僵持。

详解公元230年曹真伐蜀之役

夏侯霸在兴势围附近与蜀军交战的猜想图

八年秋,魏......欲攻汉中。丞相亮待之於城固、赤阪,大雨道绝,真等皆还。——《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秋七月,……诏大司马曹真、大将军司马宣王伐蜀。……九月,大雨,伊、洛、河、汉水溢,诏真等班师。——《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子午之役,霸召为前锋。进至兴势围,安营在曲谷中。蜀人望知其是霸也,指下兵攻之。霸手战鹿角间,赖救至,然后解。——《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司马懿率领的另一路魏军,“斫山开道,水陆并进”,沿着汉水逆流而上。按史书记载,是到了“朐䏰”,打下了“新丰县”,驻军于“丹口”。但是,从地理方位上看,“朐䏰”是蜀国巴东郡的属县,当代考古已证实在今重庆市云阳县旧县坪遗址,发掘出了“汉巴郡朐䏰令景云碑”等大量文物。这里远离汉中,司马懿所取道的魏兴郡(西城、安阳),原本属于汉中(曹操取汉中后才划归荆州),与汉中之间应有较成熟的道路相通,并且也有汉水主河道相连,似乎不应迷路且穿越重重山地到今云阳一带去。因此,也可能是史书记载有误,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可能是到了汉中东南面的南乡县附近,攻克蜀军前哨据点后受阻,之后受命班师。

详解公元230年曹真伐蜀之役

司马懿一路魏军的作战记录可能有误

四年,迁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曹真伐蜀。帝自西城斫山开道,水陆并进,溯沔而上,至于朐䏰,拔其新丰县。军次丹口,遇雨,班师。——《晋书.宣帝纪》

另外两路魏军的情况,史书没有记载。因为褒斜栈道之前已被烧毁,修复困难,张郃一路应难以抵达汉中。而“自武威(或为武都)入”的一路魏军,不仅路途遥远,前面还有阳平关阻挡,也必然是无功而返。就在同一年,蜀国派魏延、吴懿率军西征,在阳溪击败魏将费曜、郭淮,取得一次大胜。这次行动很可能和最后一路魏军的进犯是衔接在一起的,是乘魏军撤退而实施的反击作战。

丞相司马魏延、将军吴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将军费曜、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延迁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封南郑侯。懿左将军、高阳乡侯。——《华阳国志·刘后主志》

总的来讲,魏国各路大军都打到了汉中的外围“大门口”,但是却无法突破蜀军防线。此时,魏国要远途输送粮草,国力消耗巨大,难以长期坚持战争,正好又赶上连续的暴雨天气,给部队的行军、后方的运输都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在陈群、华歆、杨阜、王肃等人的连番劝说下,魏明帝曹叡最终下令让各路魏军班师。

四、胜负原因简评

关于曹真伐蜀的失败原因,通常人们都将注意力放在了恶劣的暴雨天气上。不过,天气因素虽然影响重大,但还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战争结果是由魏蜀两国的国力及动员程度决定的。在诸葛亮的治理下,蜀国内部凝聚力较强,动员程度很高。而魏国对于伐蜀意见不一,没有下定决心做出长期深入的准备,动员程度较低。这也就直接影响了双方在汉中的力量对比。当时蜀国虽然实力较弱,但仍能集中十万大军在汉中以逸待劳,而魏国要克服远程输送的困难,真正能够深入汉中腹地的军队数量其实有限。曹真伐蜀的实际兵力应只有15-20万人(不计入运粮的民夫数量),并不能对汉中蜀军形成数量上的绝对优势。

蜀国在汉中地区已经构筑了完备的防御体系,既有大量的前线据点阻塞各个进入汉中的通道,又有专门修筑的汉城、乐城作为后方的防御依托。魏军穿过狭长通道到达汉中边缘后,前有坚固壁垒阻挡,后面的运输线路又被不断袭击、劫掠,处境十分被动。即使魏军能突破蜀军的前沿据点,进入汉中腹地,也仍将面对重重关城的防御,必然陷入长期持久的战争消耗,而这是魏国所难以承受的。

在上述大前提下,恶劣的暴雨天气、艰难的地形条件都给魏军造成了更大的困难,更进一步地影响了魏国政府的战争决心。因而,曹真伐蜀也就只能以魏军主动撤退而草草收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