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接近尾声,多项有影响力的民间科学奖,如何梁何利奖、求是奖、科学探索奖、树兰医学奖、未来科学大奖等已陆续落下帷幕。 这些奖项也被誉为中国版的“诺贝尔奖”,各大奖项获得者的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毕业院校的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实力。 今天,青塔整理了2019年5大奖项(未来科学大奖、何梁何利奖、树兰医学奖、求是奖、科学探索奖)得主的毕业院校数据,看看都是哪些高校校友获奖。 本科毕业于重点高校和行业名校的居多 清华博士校友数量领跑,境外博士占三成 从获奖者的博士培养单位来看,大部分获奖者博士毕业于本土科研院所,包括各大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等,但境外高校占比也不小,将近三成的获奖者博士学位在国外取得,其中加州大学毕业的博士校友获奖数仅次于清华北大。而且许多本土的博士校友也曾以攻读博士后、访问学者等形式在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学习过,这些留学经历对于提升他们的国际视野大有帮助。 从境内高校来看,清华大学获奖人数共15人,遥遥领先全国其他高校;北京大学共有4位博士校友获奖,位居第二。此外,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山东大学获奖人数均为3人,并列第四。其他博士校友较多的高校还有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 未来科学大奖 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1月17日,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设置有“生命科学奖”和“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单项奖金100万美元。设立至今,共有16人获奖。 何梁何利奖 何梁何利基金奖是1994年由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先生捐赠成立的基金设立的奖项,设有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科学与技术创新奖3大奖项,像钱伟长、叶笃正、王大珩等流芳人类历史的大师巨擘,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身影。 求是奖 “求是奖”,是由香港求是基金会在1994年创立的华人科技大奖。成立至今,共有358位中国科学家获奖,其中“求是终身成就奖”2位,“杰出科学家奖”31位、“杰出青年学者奖”192位、以及 “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133位。 科学探索奖 科学探索奖是2018年由腾讯公司联合诸多科学大家发起,每年遴选出50名,年龄不超过45岁、研究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的中青年科学家的奖项,每位获奖人将获得连续5年、每年60万元的资助。 树兰医学奖 树兰医学奖是由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理事会于2014年设立,设有医学奖、青年奖,每年评选一次,旨在奖励医学领域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中国杰出科技人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