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数三下,1、2、3、再不听话,我就把你……

 梦里蓝天_2014 2019-12-05
上周末我和先生带着孩子在求水山公园玩,出来的时候,在门口就听到一个小男孩在哭喊:

“妈妈,我都没有玩具,我都没有玩具。”

”家里不是有很多玩具吗?”说着妈妈就弯下腰来背他,走出来。

”我要玩具,我要玩具。”小男孩在妈妈的背上一直闹腾。

“我数三下,1、2、3、再不听话,我就把你扔在公园这里。”妈妈一边走一边大声的呵斥。

听完之后,你会发现这种风格就是典型的控制型妈妈。经常会看到父母对孩子说,你必须要……,你立刻……,你绝对不允许……如果不这样,我就怎样怎样……。

不许再乱跑,立刻给我回家去,现在就回去,做作业去,如果你们再继续捣乱,饭后就不准吃冰淇淋,绝对不可能。

这都是很多父母的口头禅,现在孩子还小,可以被控制着,但等孩子再长大点,叛逆也就开始了。

你对他的大喊大叫,反过来,他用同样的方式来回应你,越叫他干啥偏不干啥,顶着和你作对,这是他小小的内心和你做着无声的抵抗。

现在做父母真心不容易,自己小的时候犯错误了,父辈不由分说就是一顿揍打。轮到自己当父母了,有些行为也有上一代的沿袭。

比如:我生养你,你就该听我的话。从日常小事,到事关孩子的各种选择,比如报什么兴趣班、选什么专业、甚至是将来选怎样的工作或伴侣,都由父母一手安排的。

突然想起以前一位女同学的真实故事:

这个同学谈到的恋情,本来应该步入婚姻殿堂的,却因为对方妈妈的干涉而分手。

对方妈妈拿了同学的生辰八字去合算,结果说相冲相克。问她为何不争取?她的回答是“这样的家庭,不嫁也罢。”

在婚姻里,许多女性对“妈宝男”是非常讨厌的,当婆婆介入婚姻关系时,而老公只负责“听妈妈的话”,“妈宝男”就是典型的“受控型孩子”。

比如:我都是为你好。孩子做的好,会说:看,听我的没错吧?孩子做的不好,会说:看,没听我的,后悔了吧?你要是当初听我的......(此处省略)

用控制型的方式对待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怎么样呢?可能会有这么两种情况:

要么他会变得特别懦弱,没有主见,只会唯命是遵,因为他从小被控制,已经丧失了自信。

要么他会变得特别具有控制欲,一个人如果特别有控制欲望的话,这个世界上能够被他控制的事,其实是非常少的,这个人自己内心就会特别的痛苦。

你是控制型的父母吗?如何在孩子面前做自己?

在家庭教育方面,我很欣赏梁启超。在子女面前,他没有丝毫控制欲。他不是父权的象征,而是父爱的代言人。

他为孩子们扮演了三个角色:

一是榜样的角色——他一生不懈探索追求,从人品到学问都为孩子们树立了标杆。

二是老师的角色——他把自己的所思所得教给孩子们,为他们引路照亮,敦促他们“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三是朋友的角色——他与孩子们一起探讨问题、一起幽默嬉戏,关键时候又为孩子们分担忧愁。

曾经在给女儿梁思庄的一封信中,他谈了对选择专业的看法,建议她选择生物学作为主科。

这封信寄出后不久,他左思右想,担心自己干扰到女儿的选择,于是,又急匆匆写下了这样一封信:

“庄庄,听见你二哥说你不大喜欢学生物学,既已如此,为什么不早同我说。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我很怕因为我的话扰乱了你的治学,所以赶紧寄这封信。”

后来,梁思庄在他的鼓励下,改学图书馆学专业,成为著名的图书馆学家。

梁启超是个了不起的父亲。因为他从一开始就不是控制,而是鼓励孩子自主选择、自由生长,他的九个子女个个成才。

身为父母,若你我都向梁启超学学,多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