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鉴赏|淮河中游的防洪工程

 老沈阅览 2019-12-06

建于1953年的王家坝闸在淮河防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图为2004年12月新扩建的王家坝。

佛子岭、梅山、响洪甸、龙河口、磨子潭五大水库和城西湖等蓄洪工程形成了“蓄泄兼筹”的淮河中游防洪工程体系。图为佛子岭水库。

淮河防洪堤和坝闸作为淮河中游防洪体系中的一项关键性控制工程,构成淮河中游多层次防洪体系,通过调蓄洪水、削减洪峰,控制水位和流量确保了淮河沿线保护区的耕地、以及下游重要城镇、能源基地和交通枢纽的安全。它们像一对孪生兄弟,保护淮河水系平安地流淌。

淮南正阳关姜唐湖退水闸控制正阳关水位和流量不超过设计值,使正阳关以下主要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保障耕地以及下游重要城镇、能源基地和交通枢纽的安全。

受黄河夺淮等因素影响,淮河曾给两岸带来数不清的灾难。“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同年成立了治淮委员会,拉开了大规模治淮的序幕,淮河成为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沿淮掀起兴修水利高潮,淮北大堤和主要支流堤防修筑加固,淮河坝闸得以建设,行洪区进行了开辟,“蓄泄兼筹”的淮河中游防洪工程体系初步形成。1991年,国务院确定兴建19项治淮骨干工程,其中涉及安徽的14项。至2009年底,以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为代表的14项治淮骨干工程全部完成,基本形成了淮河中游防洪保安体系。2011年,启动实施进一步治淮工程,涉及安徽的主要有5大类17项工程,已开工建设10项。

花园湖行洪区退洪闸位于淮河干流,对提高淮河干流行洪能力、保护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也称临淮岗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治淮19项骨干工程之一,也是国家“十五”计划的重点项目。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淮河沿岸的农民满怀丰收的喜悦

科学防控使淮河成功应对暴雨、洪涝、干旱、台风等多种灾害,先后战胜1954年、1963年、1991年,特别是近年来又全面战胜2007年淮河大洪水、2010年长江、淮河大洪水,以及2008年、2010年淮北地区大旱和2011年、2013年、2017年严重夏旱等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淮河防洪堤和坝闸,守护淮北平原的安全。

一群白鹅在淮河闸边的水面上畅游。

淮北大堤五河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70年,也是安徽水利事业实现重大跨越的7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淮河治理、生态修复取得骄人的成绩,使得奔流不息、桀骜不驯的淮河岁岁安澜,造福人民。

蚌埠闸建于1958年,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集湿地公园、水利工程观光和公众科普教育于一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