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话,孩子快乐最重要,爱他就给他完全的自由 熊孩子这个词是近几年大热的一个词,一谈到熊孩子,每个人都有满腔的血泪史。那么熊孩子是怎么来的,就是父母在爱他就给他自由的理论指导下惯出来的,很多家长还把这种娇惯美其名曰释放孩子天性。话虽好听,但是我们不能把释放天性给孩子自由,当做孩子粗鲁没教养的借口,这种无原则的自由对孩子没有好处,自由永远是和规则相伴随的,没有规则约束的自由是危险的。在一场工途旅途中,孩子天性活泼,他想享受天性的释放,但是周围人也有权利享受安静,一个把天性凌驾在社会规则上的熊孩子父母,首先该反省自已了。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熊孩子,走上社会后离开父母的身边是要碰很多壁,摔很多跟头的。不知道到那个时候,孩子们对于自已成长过程中父母对自已无底线的释放天性又是什么看法。 第二句话,孩子学习不重要,快乐最重要 最近几年,在初等教育上,一些理论被提了出来,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家庭作业减负,多给孩子自由学习的空间,类似的理论有很多,被很多父母拿来作为在学习上给孩子放水的借口。受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儿,对于孩子来说,自由地玩乐比在学校里受教育里要有意思多了,如果学习真有那么快乐,闻鸡起舞,头悬梁,锥刺股就不会流传千古了。教育是一项需要付出大量艰苦才能获得成果的活动。当然,一味苦学也是不可取的,学习之道在于有张有弛,应该说快乐重要,但是学习更重要,只有在该学习的年纪认真学习了,才有可能在收获的年龄摘取学习的果实。还有很多家长拿我国的教育和国外的教育进行比较,这些家长多半是没有经历过那种学习,只是道听途说的,才会动不动就端出快乐教育来说教。只看到人家快乐,却没考虑过人家背后的教育机制。韩国的高考被本国高考生称为比死刑更残酷。欧美精英们是提前大学课程的。说国外教育轻松的,绝对是没有经过实地调研。 第三句话,不上大学也没关系,成功和学历无关 现在有很多这类的文章,标题是为什么那些学习成绩好的毕业后都成了打工的,学习成绩差的反倒成了老板。这样的文章给了这些持学习无用论的家长有力的理论支撑。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孩子而言,有个大学学历傍身,和没有大学学历的相比,已经凭空多了很多机会。那些没有大学教育而创业成功的毕竟是个案。那些从事着粗重的工作,拿着低收入的人群中很少人是拿着大学学历的。这些以一个小概率事件来告诉孩子不上大学也没关系的家长,对孩子说这些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每个家长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爱不代表没有管束,不代表不让她吃苦,让孩子在该努力的年纪去努力承担这个年纪该有的责任和压力,才会让他们有机会成为优秀的人,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长大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会感谢他们的父母,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但是不管你对孩子的教育是怎样的,我们今天分享的这三句毒鸡汤的理念都是不可取的。家长们在实际对孩子的教育中千万不要再用。 |
|
来自: 昵称67765611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