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连日的降温天气,这两天逐渐散去。在没有风的午后,冬日的暖阳里,一群刚吃完中午饭的老人们,聚集在一起。他们谈论着各种老辈人以农村俗语形式保留下来的经验之谈,言语里透露出他们对当下幸福生活的珍惜与热爱,以及对过去生活的无限怀念之情。比如,这句农村俗语:“二九不上门,三十不讨债”究竟有何讲究?有道理吗? “二九不上门”,在中国历代社会,春节作为传统佳节。对亿万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年中最为盛大的节日。在农村,每个家庭为了全家人能够幸福团聚,春节前很早就开始准备了。一般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便开始张罗了。而到了腊月二十九则被称为小除夕,这一天在农村每家每户自然也是十分地忙碌。因此,腊月二十九这一天就不要到别人家去,主人是没时间接待你的。 “三十不讨债”,大年三十这一天,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一天,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燃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在这个全家人团圆欢聚的时刻,无论年前有多少债务?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就不要去讨要了,全家人欢聚的时刻,去讨要债务会给欠债人造成不愉快的结局。 这句农村俗语:“二九不上门,三十不讨债”,不是说要人们减少来往,减少交际。事实上也是告诫后人,人际交往要把握好时机,做事情要有分寸,不能太绝,要给彼此都留条后路。毕竟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必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