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沽酒居士; 西元2019、11、29;东元4716; 一、夏朝。 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曾派人徒步丈量天下四极,铸九鼎,定九州。 禹贡九州图 九州分别为:雍州、冀州、兖州、豫州、梁州、荆州、扬州、徐州、青州。 战国十国 二、战国七国: 秦国:陕西、宁夏、甘肃东部、四川、重庆 楚国:湖北、湖南、江西、安徽 赵国: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河北北部 魏国:山西南部、河北南部 燕国:北京、辽宁 齐国:山东; 韩国:河南。 大秦三十六郡 三、秦朝 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取消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废诸侯,立郡县,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 四、东汉明帝十三州 汉朝时候,自战国以来流行的九州说趋于发展,形成了十三州,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形成了州—郡——县制度,一州辖大约3个郡左右。和现在的省——市——县制度很像。 凉州:辖甘肃、青海 治陇县,今甘肃张家川; 司隶:辖陕西中部、宁夏、甘肃东南,治洛阳并长安; 豫州:辖河南北部、陕西南部、治谯城(今安徽谯县); 兖州:辖山东西南、治昌邑,今山东金乡; 青州:辖山东东南、江苏,治临淄,今山东临淄; 徐州:治江苏南部、山东南部,治鄢城,今山东都城县; 并州:辖山西,治晋阳,今山西太原; 冀州:辖河北,治邺城,今河北邺县; 幽州:辖北京,辽宁,治蓟县,今北京蓟县; 荆州:湖北、湖南,治襄阳,今湖北襄阳; 扬州:辖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治寿春,今安徽寿县; 益州:辖四川、重庆、云南,治成都,今四川成都; 交州:辖广西、广东、贵州,越南北部,治番禹,今广东广州。 西晋武帝二十一州 五、西晋武帝二十一州 西晋统一三国以后,除了原本的东汉十三州,将洛阳划分为司州,将扬州分出了江州,凉州分出了秦州,益州分出宁、梁两州,幽州分出平州,荆州分出了湘州,交州分出了广州,这个基本上是和后来明朝的省很接近的。 司州:洛阳 江州:安徽、江西 秦州:甘肃东部、宁夏 宁州:重庆、贵州 梁州:陕西南部 平州:北京 湘州:湖南 广州:广东 ![]()
大唐开元十六道 六、大唐开元十六道 自魏晋南北朝战乱以来,天下州府成百上千,一州之地,大者所辖不过三两郡府,小者所辖亦不过区区五六县邑。所以贞观年间唐太宗废郡为州,重置天下为十道,唐高宗分为十三道,武则天复划为太宗十道,玄宗开元年间又分为十六道。除了将长安、洛阳附近增加为道,而且将山南、江南二道分为东西,增加了河西道、黔中道,共为十六道。《旧唐书-地理志一》未载河西道,但《地理志三》载河西道。 ![]() 北宋政和二十四路 七、北宋政和二十四路 宋朝继承唐朝的道政策,宋太祖分全国为十三道,宋太宗为十五路,宋真宗为十七路,神宗为二十三路,徽宗为二十四路。 其行政单位为路、州、县三级,州同军,监,以京东路开封府为东京,河北路大名(大名)府为北京,京西路河南府为西京(洛阳),淮南路应天府(金陵)为南京。 ![]() 大明永乐十三省及四大都司 八、大明永乐十三省及四大都司 大明曾设南七北六十三省,以及都司、卫所来规划疆土,如东北的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西藏的乌斯藏都司,青海的朵甘都司,关西八卫等。 北直隶(北京)、南直隶(江苏)、 山东(山东与辽宁)、陕西(陕西与甘肃)、山西、河南,四川(四川与重庆),江西,湖广(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辽东都司:辽宁、内蒙古东部 奴儿干都司:外蒙东部、吉林、黑龙江、库页岛 朵甘都司:青海 乌斯藏都司:西藏 关西八卫:甘肃西部、新疆东部。 西游记的哈泌国,即是关西八卫的哈密卫,乌斯藏国,不用说也是指西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