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如何看一个人能不能成大事

 微光anly 2019-12-06

很多影视作品中多会有这样的桥段,明明起点相同甚至是孪生姐妹(兄弟)的两个人,最终却是有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一个事业有成走向一个幸福的结局,一个却跌入低谷走向一个悲惨的结局,实际上不单是在影视作品中,现实生活中也会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而造成这样两种全然不同的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曾国藩就曾对弟弟曾国荃说过,对人对事的态度就决定着你的能力,而能力就是一个人这一生走向什么样的道路的关键。

一、对待敌人

对于心胸狭隘的人来说,一旦为敌就只能是针锋相对,剑拔弩张,也只有一争高下才是唯一决策的方式,更甚者恐怕是老死不相往来,这样的人岂会有谋略,因此又能成大事。而且其实敌人和朋友从来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朋友,更没有绝对的敌人。这两者也都是为利益而生,如果能将敌人变成朋友,让你们相互竞争的利益变成合作共赢,这就是一种强大的能力。曾国藩认为,懂得灵活转变关系,化敌为友,不冲动行事才是成大事者应该有的态度和方式。

二、对待失败

失败本为成功之母,世人都知晓这句古话,懂这个道理,但并非所有人都能践行。总会有人因为一次两次的失败而跌入谷底,一蹶不振,失败给他带来的并非反省和纠正,而是一味的怨天尤人,这样的人自然是受不起成功的。而成大事者,总是会懂得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一次次优化失败从而走向成功。失败只会是他们成功道路上的助力而不是阻碍,失败反而会被他们用来作为武器去打败挫折越过障碍,走向成功。世人都只会看你的结果,没有人会在乎在成功的道路上你经历了些什么,因此失败的人就只会是弱者,没有人会究其根本。

三、对待冲突

在对待冲突的时候,争一时之气之人定不是能取得成功的人。心胸狭隘之人往往只会在口舌上沾些便宜,逞一时之快。说话行事不经思考,不计后果,这样的人又怎能担以重任。吴王勾践乃一代君王,在落魄之时对待冲突都能忍辱负重,且也并未从此消沉,而是以尝苦胆来警示自己,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便是如此而已了。所以面对冲突时,于智者而言是能懂得审时度势,将锋芒掩藏,以退为进才是上上之策。然后蓄积力量,为真正的战争时刻做好准备,这才是成大事者该有的态度。

四、对待利益

利益获取的方式、途径很多,鼠目寸光之人只会在乎眼前的既得利益,用最短浅的方式来获取利益,甚至于因利舍弃义,将亲朋出卖来换取微薄之利,这样的利益不仅有愧于良心,更是不能长远的法子,一旦失尽人心便是这条路走到头的日子。而成大事者往往懂得用小利来谋取大利,即用小的利益来笼络人心,以此来获得更为长远、丰厚的利益。薄利多销是很多商人所认为的最明智赚取利益的方式,给了顾客更大的甜头,才会有“回头客”,生意从来不是做一锤子买卖,要哦就是更好的口碑,更好的信用,更大的招牌,将这几样东西做到了,你想要的生意跟利益就会自己找上门来了。曾国藩认为,善加利用小份的利益便能制造更大的利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