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座千年古镇,藏着数不尽的故事……

 youxianlaozhe 2019-12-06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自古以来

徽州的绝美古镇

便是无数人心中向往的圣地

但是一提起徽州古镇

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西递、宏村

其实徽州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古镇

它们大隐于市,远离人烟

却美的不可方物

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领略

其中“歙南第一村”的风采

昌溪大

千灶万丁走天下

位于歙县南部的昌溪古镇,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早在唐代,居有姚、叶、朱、方、王五姓居民在此耕作生息,并形成村落,起村名曰“沧溪”。到了南宋绍兴年间,吴姓迁来昌溪定居,更村名曰“昌溪”。

关于这个名字,后世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合沧山、昌源而得名沧溪,后来被雅化为昌溪;二说昌溪就是村门口那条昌源河的别称。但不管是那种说法,吴姓改沧为昌,倒真的应了繁荣昌盛之意。

村口的昌源河上有一条板凳桥,桥下两根木桩呈八字状岔开,上面盖上木板,人在板上行走,远远就如同一条条板凳串联起来,因此称作板凳桥。

这种板凳桥需要用沉重的铁链拴起来,在徽商鼎盛时期,通常都是荣归故里的徽商捐资兴建的。

在昌溪村东北角有一个沧山源自然村,从远处看村庄就好像一个燕窝,意在教育子孙要效仿燕子垒窝不辞辛苦的精神,所以这里也被称为“燕窝山庄”。

村落的所有径道上都铺有青石板,但唯独进村的路口留着三丈泥地,这也意指着做人要脚踏实地、燕不离泥。

作为徽州著名的历史文化古村,这里也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国子监吴天金、吴鸿元;登仕佐郎吴象嵩;兵部六品吴鸿亮;徽商巨贾吴钧胜;油漆大王周友仲。当年清朝废弃科举制度前的最后一名状元吴承仕也出自这里。足以看出昌溪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昌溪美

玲珑别致藏古刹

除了人才辈出,昌溪还是有名的生态古村。皖南村落的村头几乎都有一株千年老树,仿佛是村子的守护神,昌溪也不例外。来到昌溪水口,映入眼帘的便是两棵相互依偎的古樟树,人称“龙凤樟”。

往前走几步就到了“忠烈庙”,里面供奉着越国公汪华和其第八子汪俊(八老爷)的塑像。

据说当年隋末大乱,汪华为保境安民,起兵统领了歙州、宣州、杭州、饶州、睦洲、婺州等六州,建立吴国。后归顺李唐,被李渊封为越国公。等到汪华逝后,唐太宗赐谥其“忠烈”二字,故汪华也被称为“忠烈王”。

后来徽州百姓感恩汪华当年的庇佑,便在各处建立了忠烈庙来缅怀汪公。而昌溪的忠烈庙能保存至今,也足以体现昌溪人对汪华的敬仰之情。

庙宇前廊由六根黟县青石柱支撑,庙前广场则用各色石英石、云母石铺缀成“鹤鹿同春”、“丹凤朝阳”、“连升三戟”等图案,有希望昌溪人丁兴旺,百业昌盛之意。庙宇右间供奉着关帝及关平、周仓神像,以求昌溪四季平安,德义永驻。

在忠烈庙后的一个土丘上,有一颗千年银杏,苍虬而灿烂,极为壮观。该树与昌溪同龄,还有“八老爷之马鞭”的美誉。

昌溪古

经年积月建老屋

沿着忠烈庙附近弯弯绕绕的巷弄,就来到了吴氏宗祠。吴姓历来就是歙县巨族,歙县曾有俗语云“南吴北许”。许,指的是以许村、唐模这些为主的村落;而吴姓则是以西溪南、北岸和今天所说的昌溪为代表。

传说在南宋时期,吴氏第七十七世祖吴一之坐船北上去临安赋税,途中在古徽州深渡附近的凤凰塔登台远眺,一眼便看到了山水环抱的昌溪,觉得这里瑞气萦绕,是一块风水上佳的宝地,于是吴氏决心定居于此。

因为吴氏祖先发源于江浙地区的太湖流域,故昌溪吴氏也称太湖吴氏,吴氏宗祠也被称为“太湖祠”。

太湖祠正对宽大的照壁,右边是戏台。走进祠堂,堂中上方正悬“叙伦堂”匾额。旁边两根粗大的金丝楠木柱上挂有一联:“惜衣惜食缘非惜财而惜德,求名求利只需求己莫求人”。显示出吴氏后人勤俭节约、勤奋努力、注重修养的思想内涵。

享堂、寝堂内有许多精美的木雕,雕刻了三百余种形态的百余种动物,为全国罕见。其建筑布局、形制、工艺、技术等方面的高超水平,也得到了许多专家的高度赞赏。

大堂的檐底还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面是明太祖朱元璋题的“第一世家”四个大字。

当年朱元璋与元军作战受挫,便率领部队退到昌溪附近休整,受到了吴氏家族的大力支持,为表感谢朱元璋便为吴家亲书“第一世家”四字,后来朱元璋称帝更是下旨御赐匾额以示恩典。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如今的昌溪古镇,粉墙黛瓦隐逸在新式楼台中,让人总有一种寻宝的感觉。在它的身上,不仅看到了散落四处的徽州古村落身影,也见证着古村落数百上千年来的生生不息。

好水好山好文脉,如今的昌溪人,更是继承了祖先们的品德和精神,继续着祖先们的辉煌与梦想,迈着扎实的脚步,不断向前。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