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各地天气可谓是两极分化 北方在高温中“烤”得难耐 南方地区在暴雨中泛滥 好像每年都能看到城市里积水的新闻 虽然大家心态乐观 在雨中玩出各种花样 但是城市内涝带来更多的是不利影响 本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小编删除 路上看到小漩涡要躲开 不然可能会掉下水道里 超级玛丽的现实版 这种“雨季出门看海”的城市内涝的情况,相信给很多人的出行带来了许多不便,这也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了城市的排水能力,导致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很多: 1 在整体地势比较低的地区较容易积水; 2 国内一些城市的排水系统不健全,而且整体开始老化,再加上城市大量的硬质铺装不利于降雨时的雨水下渗,更容易造成路面积水; 3 另外,许多城市里植被稀疏,水塘比较少,没有地方贮存雨水; 4 近年来出现的城市热岛效应也导致暴雨出现的几率增加了不少。 频繁发生的城市内涝现象,也让人们开始意识到要用一种全新的理念来考虑城市规划。 在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中,处处是硬化路面,每次大雨主要是依靠灌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 但是在海绵城市中,城市建设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渗水砖、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理念,既避免了洪涝,又有效地收集了雨水。 在海绵城市中,处理雨水主要分为三个程序,分别是用于收集雨水的“收水措施”,用于含蓄、储存、过滤雨水的“蓄水措施”,及如果有效利用雨水的“用水措施”。 ![]() ![]() 雨水花园 生态滞留区 植草沟 渗透池 绿色屋顶+屋面收水 ![]() 雨水桶 地下水箱 透水箱 ![]() 收集起来并净化好的雨水可以用于很多地方,比如利用雨水做水景的用水、雨水搅拌混凝土、雨水洗车、雨水灌溉等等。 ![]() 海绵城市案例 ![]() ![]() ![]() ![]() ![]() ![]() 相信,在海绵城市的思维真正落实到方方面面的将来,马路上划船、游泳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再有了~ |
|